历史百科 两敌手“化剑为犁”——埃以签署和平条约

Posted 条约

篇首语: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两敌手“化剑为犁”——埃以签署和平条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两敌手“化剑为犁”——埃以签署和平条约

两敌手“化剑为犁”——埃以签署和平条约

1979年3月26日,埃及和以色列之间长达30多年的战争状态终告结束。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在白宫正式签署了《埃及—以色列和平条约》。美国总统卡特也在和约上签了字。长期以来,唇枪舌剑、争吵不休的三位领导人此刻显得轻松、随意,他们甚至在摄像机面前开始说笑、拥抱。签约之时,萨达特引用大预言家以赛亚的话说:“让我们携手工作,直到化剑为犁、折矛作镰的那一天到来吧!”

自1978年9月《戴维营协议》签订以来,埃以美三方开始就缔结埃以和约问题进行谈判,但长期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美国曾在埃以之间进行了一系列调停活动,结果均以失败告终。到1979年2月底,埃以缔约谈判仍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争执不休。此时,中东局势的发展对美国十分不利。伊朗伊斯兰革命的胜利和巴列维王朝的垮台,使美国失去了在中东的一个重要战略支柱,苏联则利用一些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分歧插手中东事务,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造成了威胁。面对这种形势,美国急于促成埃以和约,以便遏制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

为了打破僵局,美国总统卡特从3月8日起亲自出访埃及和以色列。这位上任两年的美国总统,外交手腕已日趋圆滑老练。《戴维营协议》和中美建交两件大事的成功,更使他对这次调停充满信心。针对阿拉伯国家关于一旦埃以缔结和约就将对埃实行经济制裁的警告,卡特向萨达特表示:“美国准备分担由于缔结和平条约而带来的负担。”在同贝京的会谈中,卡特一面重申美国将保证以色列的安全,答应增加军事和经济援助,一面又迫使贝京表现出“灵活性”。在卡特的亲自斡旋下,3月26日,埃以两国首脑终于共同走进白宫,签署了和平条约。

埃以和约以戴维营协议为基础,在埃以关系上双方都作了重要让步。以色列承诺将西奈半岛归还埃及,埃及则同意和以色列建交。条约一开始就指出:“深信迫切需要根据安全理事会242号和338号决议,在中东建立公正、全面和持久的和平”,强调“深信缔结埃及和以色列的和平条约是谋求这个地区全面和平和谋求阿拉伯—以色列冲突的一切方面得到解决的一个重要步骤”。

条约的附件具体规定了以色列撤军的时间和地点,指出:“以色列将从交换该条约的批准书之日起不超过3年的时间,完成它的全部武装部队和文职人员撤出西奈的工作。”在领海问题上,双方都承认对方的船只有遵照国际法的条约安全地通过其领海的权利,埃及允许以色列的船只自由通过苏伊士运河和蒂朗海峡国际水道。同时,双方还就外交、领事、经济、贸易、移民自由等事项达成协议。但是,这个条约并未真正解决阿以冲突的核心——巴勒斯坦问题。

4月1日和4月10日,以色列议会和埃及人民议会分别批准了埃以和约。1980年2月15日,埃及宣布同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至此,埃以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基本完成了。

埃以和约的签订,使美国在军事、外交、经济上进一步卷入中东战争。西欧国家对埃以和约表示欢迎,认为这为中东历史打开了新的一页。

但是,埃及为这一和平的到来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反对埃以单独媾和,埃以和约的签订在阿拉伯世界引起了分裂,许多阿拉伯国家与埃及断交,对埃及进行政治、经济制裁,阿拉伯联盟总部也从开罗迁到了突尼斯。一时间,埃及在阿拉伯世界陷入了孤立的境地。

相关参考

苏联 1971年8月9日《苏印和平友好合作条约》签署

1971年8月9日《苏印和平友好合作条约》签署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印度共和国和平友好合作条约》,1971年8月9日苏联外长葛罗米柯访问印度时同印度政府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签署,8月18日生效

日本 日本·1978年8月21日日本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1978年8月21日日本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指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以来双方缔结的和平友好条约。早在中日恢复邦交之前,周恩来总理就提出,为使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单纯宣布战争状态的结束是不够的

印度 印度·1971年8月9日印度签署《印苏和平友好条约》

1971年8月9日印度签署《印苏和平友好条约》1971年8月9日印度外交部长辛格与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在新德里签订条约,旨在把印苏双方早已存在的政治、经济、军事关系用条约形式固定下来。60年代末,英·

苏联 1976年5月28日《苏美和平利用地下核爆炸条约》签署

1976年5月28日《苏美和平利用地下核爆炸条约》签署1976年5月28日,由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和美国总统福特分别在两国首都莫斯科和华盛顿签署,有效期5年,并可顺延5年。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苏美双方

日本 1958年1月20日《日本-印度尼西亚和平条约》签署

1958年1月20日《日本-印度尼西亚和平条约》签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日本与印度尼西亚外交关系中断。1951年《旧金山和约》签订后,日着手恢复与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战争赔偿问题是日-印尼关系中

历史百科 1987年8月7日《中美洲五国和平条约》签署

1987年8月7日《中美洲五国和平条约》签署中美洲五国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首脑会议在历经坎坷、几度延期后于1987年8月7日在危地马拉城召开。通过秘密会谈,五国首脑最后就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1958年1月20日印尼与日本签署和平条约

1958年1月20日印尼与日本签署和平条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占领了印尼。战后初期,日本与印尼的关系尚未实现正常化,最主要的障碍是战争赔偿问题。双方代表经过艰难的谈判,1958年1月20日,日本全

俄罗斯为何非要同日本签订和平条约,不签有什么后果

世界上两个国家开始交往以前往往会先签署一些和平条约,通过和平条约明确双方的关系以及存在的分歧,这样就可以保障双方在此后交往过程中双方的利益。但是世界上有两个大国至今仍未签署和平条约,那就是俄罗斯和日本

历史百科 两大国破天荒裁减核武器——美苏签署中导条约

两大国破天荒裁减核武器——美苏签署中导条约1987年12月8日,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签署了消除中程导弹的条约,就像弹子球台上一颗圆滑的小球接连撞击着其他小球,引起一连串的反应。将要消除的导弹,虽只

历史百科 1921年3月18日《里加条约》签署

1921年3月18日《里加条约》签署《里加条约》,全称为《波兰与俄罗斯和乌克兰和平条约》,1921年3月18日正式签署。1919年年底,巴黎和会波兰事务委员会依据“寇松线”负责划定了波兰东部边界。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