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中华民族大融合的三个时期

Posted 民族

篇首语: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中华民族大融合的三个时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中华民族大融合的三个时期

民族大融合的三个时期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几千年来生活在祖国境内各族人民大融合的历史,自黄帝以后,我国古代民族融合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

从夏朝到秦汉。夏、商、周三代,随着国家的出现,各地区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的扩大,居住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各部落群体之间,不仅扩大了接触,而且互通婚姻,有时还因某种需要结成联盟,这就打破了原来氏族部落的传统界线,促进了各部落群体间相互渗透融合。到春秋时,已形成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地区,尊奉周礼,文化较先进的华夏族。它是汉族的前身,包括鲁、齐、晋、卫、燕等诸侯国。与他们毗邻或错杂居住的,则有被称为戎、狄、蛮、夷等文化较落后的部落或小国,他们的生活方式以至语言、礼俗大都和华夏人不同。经过春秋战国几百年长期的兼并战争,大多数居住在中原或靠近中原地区的戎、狄、蛮、夷被华夏诸国所吞并,并接受了华夏文化。到秦汉时,他们大都融合发展成为早期的汉族; 一部分则融合成东北的东胡、北方的匈奴、西部的羌和南方的越等族。秦汉统一局面的形成,条件之一便是在此之前一千多年间民族的大融合。

从三国到隋唐。从三国到南北朝这三、四百年间,迁入到中原地区,与汉人杂居的匈奴、鲜卑、羯、氏、羌等少数民族,开始都保持着自己的部落组织、语言和习惯,以后在汉族的影响下,逐渐向定居的农业生活或半农业生活过渡,并迅速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当时,在黄河流域的一些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了更好地统治奴役广大汉人,在实行民族压迫政策的同时,也注意笼络汉族的封建贵族,实行汉化政策,如设学校传授儒学,采用汉人选官制度和封建剥削的赋税制度,任用汉人做官等。这些政策措施,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在南方,由于北方大批汉人避战乱南迁,与江南地区的东瓯、百越、苗等族杂居,也大大地加速了南方各族人民融合的步伐。这样,经过三、四百年民族斗争和交往,到隋唐时,进入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和长江流域部分少数民族,基本上与汉族融为一体了; 周边的一些少数民族,则分别融合为突厥、回纥、党项、吐蕃、南绍、契丹、女真等民族。这种民族的大融合和经济联系的加强,为隋唐时期的统一和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从五代到明清。从五代到元统一中国前,我国北方长期处于几个民族政权并存和对峙的局面。除了战争时期外,汉人与边境各族的贸易和往来一直没断过。而夏、辽和金等政权,在其统治区域内都有大量的汉人和其他边境各族。经过几个世纪民族间的交往、斗争,到元统一时,进入中原地区的党项人、契丹人、女真人等,都已基本汉化,有的甚至连本族语也不会讲了。故元朝将黄河流域这一带的人统称为汉人。党项、契丹等民族以后亦不再见于史籍,实际上是已与汉族融为一体。自唐宋以来,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来到我国定居,被称为“回回人”。他们长期同汉、蒙、维吾尔等族杂居相处,互通婚姻,到元朝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边境的突厥、吐蕃、回纥、契丹、党项、女真等族,除了一部分融入蒙古族外,有的融合发展为维吾尔族,有的融合为藏族,有的融入后来的满族。到明清时,部分蒙古人、满人加入了汉族行列,而形成更为庞大的新汉族。同时,在我国境内还有着蒙古、维吾尔、藏、满、回、壮、苗、瑶、彝、朝鲜等众多的少数民族。

相关参考

初中历史 探究三国时期的分裂 把握民族融合大趋势

 探究三国时期的分裂 把握民族融合大趋势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统的重要时期。事实上,我国历史在分裂的过程中,就孕育着统一的因素,随着三国之间政治

初中历史 探究三国时期的分裂 把握民族融合大趋势

 探究三国时期的分裂 把握民族融合大趋势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统的重要时期。事实上,我国历史在分裂的过程中,就孕育着统一的因素,随着三国之间政治

三国时期的五胡乱华事件真的是民族大融合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的非汉族政权,形成与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

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的各民族大融合

黄河流域或者说黄河南北两岸的中原,是汉族生息的中心地区。由于大战乱的推动,一方面,汉族从中心地区出发,向边远落后地区流亡,在那里扩展了汉文化的面积,也给落后族以汉文化的影响;另方面,落后族得到汉文化的

历史百科 民族大融合

唐代是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北方有突厥、铁勒各族,东北有靺鞨等民族,西南有吐蕃白蛮、乌蛮等民族,都曾在边疆地区建立过地方政权,在历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西突厥所控制的西域地区,有许多

南北朝历史 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的各民族大融合

黄河流域或者说黄河南北两岸的中原,是汉族生息的中心地区。由于大战乱的推动,一方面,汉族从中心地区出发,向边远落后地区流亡,在那里扩展了汉文化的面积,也给落后族以汉文化的影响;另方面,落后族得到汉文化的

中国华夏各民族是怎样大融合的 中国古历史简介

中华民族在患难中融合,源于公元前2700年至前2200年的大洪水,炎黄时代,中国各部族进入大发展时期,不断交流与融合,但因为生产力相对落后,尚未真正形成统一的民族,到前2200年前后,在不断迁移、与洪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南,其经济为何能一直向前发展

南下大开荒魏晋南北朝的特点是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就跟春秋战国似的,诸侯割据战争和民族融合,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民族融合的高潮,因为越乱的时候越容易融合。第一点,六朝的时候,江南农业的迅速开发。六朝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中华民族大融合有何联系

后人在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中,孝文帝在推行改革中,最重要的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措施便是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这是由于这两项政策,才得以促进民族融合,为后来民族统一奠定了坚实、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中华民族大融合有何联系

后人在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中,孝文帝在推行改革中,最重要的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措施便是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这是由于这两项政策,才得以促进民族融合,为后来民族统一奠定了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