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民族大融合
Posted 都督
篇首语: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民族大融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民族大融合
唐代是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北方有突厥、铁勒各族,东北有靺鞨等民族,西南有吐蕃白蛮、乌蛮等民族,都曾在边疆地区建立过地方政权,在历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西突厥所控制的西域地区,有许多以城郭为中心的小国,唐朝时也已经进入封建社会。曾经在今新疆天山南路立国的高昌(吐鲁番)、焉耆、龟兹 (库车)、于阗 (和田)、疏勒 (喀什噶尔),是当时较著名的几个地方政权。唐朝在北部边境先后设置过都护府和都督府,对边疆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唐朝和边疆各族统治者之间,虽然发生过多次战争,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还是经常的和主要的关系。唐朝前期,朝廷在统一各边疆地区之后,即在各族首领所管辖地域的基础上设置羁縻府、州、县 (大的为都督府,其次为州,小的为县),并任各自首领为都督、刺史,让他们的子孙世袭。这种府、州、县统称为羁縻州,在本辖境内享有自主权,对唐朝有朝贡及出兵助战的义务,并受唐朝边境各道的都督府及都护府统率。唐朝兴盛时期,羁縻州多达856个。羁縻州占地广阔,居民种族繁多,就经济文化来说,多数是较落后的游牧部落。羁縻州的建立,加强了中原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了汉族与边疆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各民族进一步融合。
边疆各族人民在艰苦的条件下勤恳劳作,开发了边疆,使唐朝的疆域也空前广大。各族人民都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关参考
中华民族在患难中融合,源于公元前2700年至前2200年的大洪水,炎黄时代,中国各部族进入大发展时期,不断交流与融合,但因为生产力相对落后,尚未真正形成统一的民族,到前2200年前后,在不断迁移、与洪
探究三国时期的分裂 把握民族融合大趋势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统的重要时期。事实上,我国历史在分裂的过程中,就孕育着统一的因素,随着三国之间政治
探究三国时期的分裂 把握民族融合大趋势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统的重要时期。事实上,我国历史在分裂的过程中,就孕育着统一的因素,随着三国之间政治
后人在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中,孝文帝在推行改革中,最重要的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措施便是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这是由于这两项政策,才得以促进民族融合,为后来民族统一奠定了坚实、
后人在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中,孝文帝在推行改革中,最重要的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措施便是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这是由于这两项政策,才得以促进民族融合,为后来民族统一奠定了坚实、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的非汉族政权,形成与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
黄河流域或者说黄河南北两岸的中原,是汉族生息的中心地区。由于大战乱的推动,一方面,汉族从中心地区出发,向边远落后地区流亡,在那里扩展了汉文化的面积,也给落后族以汉文化的影响;另方面,落后族得到汉文化的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为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4岁,公元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
黄河流域或者说黄河南北两岸的中原,是汉族生息的中心地区。由于大战乱的推动,一方面,汉族从中心地区出发,向边远落后地区流亡,在那里扩展了汉文化的面积,也给落后族以汉文化的影响;另方面,落后族得到汉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