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探究三国时期的分裂 把握民族融合大趋势

Posted 民族

篇首语: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初中历史 探究三国时期的分裂 把握民族融合大趋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初中历史 探究三国时期的分裂 把握民族融合大趋势

 探究三国时期的分裂 把握民族融合大趋势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统的重要时期。事实上,我国历史在分裂的过程中,就孕育着统一的因素,随着三国之间政治、经济等发展的不平衡,国家统一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东汉以来各地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展,导致了政治分裂倾向日益加剧;随着南方的开发,孙、刘的经济实力日趋雄厚,而北方生产又遭到严重破坏,这样在全国形成了三个经济实力相对平衡的独立的经济区域,为三国鼎立提供了物质基础;而魏、蜀、吴之间也形成了军事实力的某种平衡,彼此都无力消灭对方。特别是赤壁之战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促成了三分天下格局初步形成,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

  三国形成后,人民生活相对稳定,符合人民渴望安定的要求;由于三国统治者都比较注意各统治地区内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比起东汉末年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象,比起东汉腐朽残暴的统治要好得多。三国鼎立的局部统一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首先,三国鼎立是局部统一,它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其次,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三国统治者为扩大实力兼并对方,都重视生产,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第三,随着边境少数民族的内迁,汉族与这些少数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民族战争连年不断。但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逐渐融合,边疆地区的开发,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他们经济政治的进步和发展,随着各地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在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统一的因素逐渐增强,从而实现了更大的统一。到北朝时,基本上已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其融合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由于长期战乱,促成了各民族大迁徙,各民族相互影响,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过程。

  2。由于北方统治者的奢侈腐化,政治腐败,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各族人民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往往进行联合斗争,从而推动了民族融合的斗争。

  3。内迁各少数民族政权中的一些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先后进行的一些改革,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4。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相处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加速了民族融合趋势的发展。

  总之,从民族关系上看,民族大融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深入人心。我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民族之间平等互助,团结合作。从社会进程看,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融合,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显然,了解民族融合的方式,能帮助我们认清当前海峡两岸的关系,坚信国家的统一必将早日实现。树立民族意识,增进民族情感,从而理解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履行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历史知识的目标所在。

 

  作者简介:曾祥明,贵州省黎平二中历史教师。在九省一特区(香港)及国家级网站(人教网)发表文章1300多篇,《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获省首届论文评选二等奖,课件《隋唐文化》获省级二等奖。论文《探究民族民间文化 激发学习历史知识》在2012年被贵州省教育科学院评为一等奖。《辛亥革命在黎平的社会氛围》一文被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样的

社会制度的大变革,生产关系的大转变,文化上的大发展大繁荣,民族关系上的第一次大融合。总的趋势是由分裂到走向统一。春秋战国历史发展的三种趋势一是从分裂走向统一,二是各民族相互融合,三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

初中历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知识线索】  三国和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大分裂,民族融合迅速发展,江南地区迅速开发为本单元的突出特点,也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士族的形成与发展,宗教盛行也是本

初中历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知识线索】  三国和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大分裂,民族融合迅速发展,江南地区迅速开发为本单元的突出特点,也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士族的形成与发展,宗教盛行也是本

初中历史 民族融合的点睛之笔──北魏孝文帝的姓氏改革

 民族融合的点睛之笔──北魏孝文帝的姓氏改革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其汉化措施则是胡汉融合的浓墨重彩之作,而姓氏改革却是鲜卑汉化的点睛之笔。为全面实现鲜卑汉化,孝文帝下诏,

初中历史 民族融合的点睛之笔──北魏孝文帝的姓氏改革

 民族融合的点睛之笔──北魏孝文帝的姓氏改革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其汉化措施则是胡汉融合的浓墨重彩之作,而姓氏改革却是鲜卑汉化的点睛之笔。为全面实现鲜卑汉化,孝文帝下诏,

高中历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的主要原因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时期为什么长期处在分裂割据状态,教材具体阐述不多,高考试题也仅略有反映。如何认识分裂之源很有必要,因为这一时期历史变化发展有利于隋唐统一的完成,又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还推动了江南

高中历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的主要原因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时期为什么长期处在分裂割据状态,教材具体阐述不多,高考试题也仅略有反映。如何认识分裂之源很有必要,因为这一时期历史变化发展有利于隋唐统一的完成,又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还推动了江南

三国时期的五胡乱华事件真的是民族大融合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的非汉族政权,形成与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树

1.初一历史知识树↑东晋西晋←两晋↗↑吴↗魏←三国↘↑蜀三国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东汉↑↑汉←秦西汉↖封建社会初步发展↗商鞅变法↑↗春秋五霸封建社会的兴起→战国时期→秦汉时期↖↑春秋时期←奴隶社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民族大融合 五胡十六国

公元304年至公元439年(西晋永兴元年至北魏统一),南至今淮河,北至阴山,西至葱岭,东至海,东北至鸭绿江下游以北,西南至澜沧江以东,相继建立了十六个分裂割据政权。即西晋永兴年建立的成(巴氐)、汉(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