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周易》
Posted 儒家
篇首语:常识是人类的守护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周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周易》
《周易》
综合刘大均、林忠军等易学名家的说法:《周易》本来是一本占卜的书,但经过儒家的改造,成为一部重要的思想经典,并被称为“群经之首”。
古代对“周易”一词的解释,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周易》是周代占筮之书;一种认为《周易》是讲变化的书。英文中Thebookof change的译文就是取此意。
按现代学者刘大钧在其《周易概论》中认为,具体地说,“周”字有二意:其一指周普、普遍,即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其二指代号,即周朝。古代常称周朝的书为周书,如《周礼》《周语》等。
“易”字也有二意。其一指变化,从文字学看,有说“易”字的构成是“日”、“月”。“易”上为“日”,下为“月”,象征日月阴阳变化。有说“易”的甲骨文为象征将一器皿水(或酒)倒入另一器皿之中,以示变换、交易。从《周易》内容看,包含着变化的思想:如卦爻辞中,《乾》卦从初爻到上爻,“龙”由“潜”、“见”、“飞”、“亢”的变化;《泰》卦中大小、往来、平陂、往复的变化;行筮时运算而显示出数的变化,等等。《周易》中这种变化被注释《周易》的《易传》深刻明确地阐述出来。《易传》所谓的阴阳交感、天地变化的思想成为中国先秦辩证哲学中的精粹。故“易”有变化之意。在《易经·系辞上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可以提供佐证:“是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它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道理以及商业和数学等知识。其二指古代卜筮之书的代名词。按照古书记载,有《连山》《归藏》《周易》三部筮书称为“三易”,故“易”是筮书专有名词。
我们说的《易经》是由《经》和《传》构成的,所以说《周易》是一部逐步形成的著作。春秋时,就有《周易》提法,在《春秋左传》这部史书当中,多次提到“周易”,但从当时人们运用的《周易》看,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画(符号)卦爻辞。
战国时,以解释《周易》为宗旨的《易传》成书。《周易》《易传》并称为《易》,如《庄子》所谓“易以道阴阳”、《荀子》所谓“善为易者不占”之“易”,包含了《易传》。
西汉以降,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采纳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孔子儒家的著作称为“经”。《周易》和《易传》被称为《易经》,或直接称为《易》。自此以后,《周易》《易经》《易》混合使用,有称《周易》,有称《易经》,有称《易》,其实含义一致,均指六十四卦及《易传》,一直沿用到今天,仍然没有严格区分。有的学者为了区分《周易》经传之不同,称六十四卦及卦爻辞为《周易古经》,称孔子儒家注释《周易古经》的10篇著作为《周易大传》。
(潘宁 赵前苗)
相关参考
《周易参同契》(汉语拼音:ZhouyiCantongqi),中国东汉魏伯阳关于炼丹理论的著作。简称《参同契》。公元2世纪成书,是现存中国炼丹史方面最古的著作。参,三也;同,通也;契,书契。《周易参
历史秘闻 《周易》中隐藏着商周之际重大史实。学者:顾颉刚错了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周易》是四书五经之一,我国古代重要文化典籍。据说,《周易》是文王姬昌被商纣王囚禁时总结出来的卜辞,后世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之说。《周易》泰卦第五爻卦辞曰:「”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周易》本经形成《周易》是一部有关古人卜筮的书籍,也称《易》,汉代人通称为《易经》,是中国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易字,一说为简易之义;另一说为变易之义;而周字,有人说是指周代人的筮法,但又有人说是指周遍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姬昌囚禁演周易的故事。 商朝诸侯崇侯虎在自己的封地(陕西户县)得到报告,说西面岐山下的周文王在大行仁义之道,势力扩张极快。崇侯虎不敢怠慢,急急忙忙赶到朝歌向封王
《周易》的作者是谁,因时代久远,已无法考证。传统的说法是伏羲画卦,周文王把八卦推成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一说爻辞乃周公旦所作〕,孔子作十翼。此所谓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这种传统说法,虽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上回說到,《周易》的作者既知道先天八卦,也知道後天八卦。最明顯的證據,就是作者將《歸妹》一卦放在全書的第五十四卦(有關這一卦,還有很多需要展開的地方,擬另撰文討論。)《歸妹》卦象中,含有震離兌坎四個卦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全榜网网中华上下五千年姬昌囚禁演周易的故事。 商朝诸侯崇侯虎在自己的封地(陕西户县)得到报告,说西面岐山下的周文王在大行仁义之道,势力扩张极快。崇侯虎不敢怠慢,急急忙忙赶到朝歌向封
《周易》是我国集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于一身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它对我国古代的文化、哲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可以说,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思想方面多数重要成就,如道家、儒家
洪,训为大;范,训为法。洪范即大法。公元前1066年武王克商后,从牢里放出了被纣王囚禁的箕子。事后两年,武王特地访问箕子,询问殷商为什么会灭亡。作为纣王叔父和殷商遗臣的箕子不忍说自己国家的恶政,于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