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礼法互补
Posted 历史
篇首语:有学问和有知识的人是不同的。记忆造成了前者,哲学造成了后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礼法互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礼法互补
礼法互补
这是始于周朝的一种古代法律制度,即礼与刑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它们之间有非常紧密的关系。联系表现在:一方面,礼是刑的基础和渊源。礼最先是以祭祀等形式出现的,一直到西周,经过先前的不断发展,就成为西周习惯法的基础。“律出于礼”(《唐律疏议·附录·重刻〈故唐律疏议〉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从广义上讲,礼是广义上的法,周礼是由国家制定,是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的,这就让礼具有了严肃性和强制性。所以,礼是与法并用的,也具有规范的性质,可以视为法。但是,礼与法又是有区别的,首先,礼的规范重在预防,“礼禁未然之前”(《史记·太史公自序》),而刑主要是事后惩治,“法施已然之后”(同上),“出礼则入刑”。礼需要刑的保证才能得以实施,刑贯彻的就是礼的精神,先礼后刑,德主刑辅。所以古人又说:“治国有二机,刑德是也。王者尚其德而布其刑,霸者刑德并凑,强国先其刑而后其德。夫刑德者,化之所由兴也。德者,养善而进阙者也;刑者,惩恶而禁后果也。”(《说苑》)其次,由于“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原则,所以礼和刑的适用对象是不同的。总之,在奴隶制时期,礼和刑在法律意义上是结合应用的,因此也可以称为“礼法结合”。
(沈诤 杨琴)
相关参考
竹林七贤不拘礼法曹魏末年,是最不和平的时期。为争夺政权,司马懿父子三人与魏室宗亲曹爽的政治集团进行了残酷的斗争,致使朝政荒废,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一些饱学之士除报国无门外,还有性命之忧。所以,他们
阮氏一族是音乐世家,阮咸尤通音律。颜延之有诗云:“达音何用深,识微在金奏。”用以形容阮咸高超的音乐技艺。他不但音律造诣高超,而且爱创新——造出风筝和气球。藐视礼法,放浪形骸,是“竹林七贤”的共同点,阮
阮氏一族是音乐世家,阮咸尤通音律。颜延之有诗云:“达音何用深,识微在金奏。”用以形容阮咸高超的音乐技艺。他不但音律造诣高超,而且爱创新——造出风筝和气球。藐视礼法,放浪形骸,是“竹林七贤”的共同点,阮
礼法合治与中国古代的秩序观念在如何建构社会秩序方面,儒家有其独特的思考,主张德治、仁政。孔子在《论语·为政》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推崇的是那种基于道
晋朝历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治――礼法合流,立法活动频繁
两晋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立法指导思想有很大变化,立法活动频繁。>> 就法律内容而言,这一时期的法律以“礼法合流”为主要特点,确定了一系列反映伦理精神的法律原则和制度,从而基本完成了我国传统法律儒
汉惠帝刘盈住在未央宫,而他的亲娘吕雉则住在长乐宫。两宫之间过了武库,隔着好长一段路呢。汉惠帝是个孝顺孩子,平常没什么大事时,他就跑去长乐宫看看老妈聊聊天。但是令他苦恼的是,他不是平常人家的阿三阿四,他
汉惠帝刘盈住在未央宫,而他的亲娘吕雉则住在长乐宫。两宫之间过了武库,隔着好长一段路呢。汉惠帝是个孝顺孩子,平常没什么大事时,他就跑去长乐宫看看老妈聊聊天。但是令他苦恼的是,他不是平常人家的阿三阿四,他
“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在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三从”一词最早见于周、汉儒家经典
...因。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既然当皇帝的都不讲究礼法道德,朝野上下不拘礼法、不重贞节之风便油然而生,并渐成气候。当皇帝的如此丑态百出――夺弟媳、淫庶母、霸儿媳……就难免上行下效,致使唐代的礼教束缚松...
古代为什么要“闹洞房”?怎么“闹洞房”? 古代儒家思想始终处于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儒家的礼法规定是十分被古人看重执行的。结婚作为人生的大事,十分重要。因此结婚的程序礼法十分繁琐,在其中有着让新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