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壮节择主而适 联刘拒曹继瑜为帅
Posted 太守
篇首语:存储阳光,必有远芳;心中有暖,又何惧人生荒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少有壮节择主而适 联刘拒曹继瑜为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刘伯温50岁才出山辅佐朱元璋,之前的那么多年,他究竟在干什么
少有壮节择主而适 联刘拒曹继瑜为帅
> 鲁肃(172~217),时吴国名将。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人。他不但治军有方,名闻遐迩,而且虑深思远,见解超人。他是吴国的重要谋土,兼有将帅与政治家之风度。> > 一、少有壮节择主而适> > 鲁肃自幼丧父,和母亲、祖母共同生活。家巾财货丰饶,珠宝珍奇应有尽有,但他并不满足于做一个富豪。他形貌魁伟奇特,从小便有雄心壮志,且颇富谋略。他不但不治家事,不求田问舍,还大量施舍钱财,出卖土地,以周济困穷,结交贤者。为此,深受乡民拥戴。> > 天下已乱,鲁肃很想有所作为,便认真学习击剑。他常常招聚年轻人,供给他们衣食用度,带他们到南山中射猎,暗地约束训练他们,和他们讲习武艺,习练军事。乡邻父老们都说:“鲁家世世代代皆弱,没想到会生此狂妄之儿!”> > 任居巢(治今安徽桐城南)长,闻鲁肃之名,带数百人来拜访,请他资助一些粮食。当时,鲁肃家里有两个圆形大粮仓,每仓装有3000斛米。周瑜刚说出借粮之意,鲁肃毫不犹豫,立即手指其中一仓,赠给了他。周瑜见鲁肃如此仗义疏财,深受感动,便与鲁肃结下生死之交。> > 袁术听说鲁肃贤能,请他出任东城长。但鲁肃发现袁术部下法度废弛,估计难成大事,便率众南迁到居巢投奔周瑜。不久,周瑜东渡长江,投奔孙策,并把鲁肃引见于孙策。数年后,周瑜又向继任的吴主推荐鲁肃。孙权立即约见鲁肃,两人共坐一席,欢饮畅谈。当孙权谈及自己很想有所作为时,鲁肃建议趁在北方的麻烦颇多、无暇南顾之时,剿除黄祖,进攻刘表,把全部长江流域据为己有,然后建尊号,称帝王,争夺天下,如同汉高祖创立基业一般。孙权听后,正中下怀。> > 张昭认为鲁肃不够谦虚,多次非议诋毁他,说他年少才疏,不可重用。孙权却对鲁肃另眼相看,非常器重。> > 二、联刘拒曹继瑜为帅> > 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命甘宁西攻江夏(治所在今湖北云梦),斩太守黄祖,然后准备夺取荆州。曹操本无暇南顾,如今见孙权攻取江夏,唯恐其攻取荆州,养成羽翼,于是在七月份开始南征,集结大军于南阳。> > 这年八月,荆州之主刘表病死。鲁肃向孙权进言,主张谋取荆州,并提出联合共拒曹操的策略。于是,孙权就派鲁肃渡江去见刘备。当时刘备已败退当阳长坂(今属湖北),鲁肃赶到那里,对刘备详细述说孙权的情况和江东的实力,劝刘备与孙权联合,共拒曹操。刘备听了鲁肃的分析,觉得中肯、实际,于是决定并力抗曹。刘备率部进驻夏口,并派随鲁肃去见孙权。> > 孙权见曹操准备渡江东侵,召集众位将领商议,将领们大都劝孙权降曹。只有鲁肃不发一言。孙权起身入厕,鲁肃跟了出来,对孙权说:“众人之议,贻误国家,万不可听。说实话,我迎降曹操,当个州郡级官员应该没大问题。您迎降曹操,会有什么下场呢?希望您早定抗敌大计,不要听他们议论了。”孙权听完,颇有感触,叹息道:“刚才那些人的主张,使我大失所望。只有您的话,跟我的想法相同。”> > 当时周瑜正在外地,鲁肃劝孙权将他召回。周瑜归来,更坚定了孙权的抗曹决心。孙权授权周瑜,让他主持战事,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帮助周瑜运谋划策,终于在赤壁大败曹兵。> > 战斗结束,鲁肃先行归来。孙权聚集众将,大张旗鼓地迎接他。鲁肃进殿拜见孙权,孙权起身向他示敬,并对他说:“子敬!我亲自扶鞍拉马迎接你,足以显示你的尊贵了吧?”鲁肃趋前几步,摇头说:“还不够!”旁边的人听了,感到很惊诧。鲁肃就座后,才徐徐举起马鞭说:“等到您威德加于四海,统一九州,建成帝业,那时以迎接贤者的安车蒲轮征召我鲁肃,我才真够得上尊贵显赫呢!”孙权听后,开怀大笑。此后愈加倚重鲁肃,把他称作自己的。> > 赤壁战后,刘备乘机占据荆州,孙权、周瑜对此当然不能甘心,多次派鲁肃去向刘备索要荆州,但鲁肃从全局考虑,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以便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曹操。孙权同意了鲁肃的主张。据说,曹操听到孙权借荆州给刘备的消息时,正在写信,震惊之下,笔都掉在了地上。> > 后来,周瑜病危,写信给孙权,推荐鲁肃代替自己。孙权当即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接替周瑜统领部队。周瑜私属部队四千多人,以及原来的奉邑四县,全都转归鲁肃所有。鲁肃开始时驻守江陵,后来又移兵下驻陆口(今湖北嘉鱼西南)。威望恩义,大行于众,部属增加一万多人,被任命为汉昌太守、偏将军。建安十九年(214),随孙权攻破皖城(治今安徽潜山),改任横江将军。> > 建安二十二年(217),鲁肃病逝,享年46岁。刘伯温50岁才出山辅佐朱元璋,之前的那么多年,他究竟在干什么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每逢乱世的时候,就会涌现出一些智谋超群的谋士,他们辅佐明主征战天下。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对于一些牛人来说,如果遇不到心中的明主,宁愿选择隐居一生,也不会随便找个人投奔,这也是他们做人的原则,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有的谋臣成名较早,二十多岁就闻名天下,比如三国大牛诸葛亮,他在二十七岁时就开始跟着刘备混,之前一直在南阳的卧龙岗种地;西周的功臣姜子牙,虽然具有过人的才华,但一直得不到施展,直到八十多岁才受到周文王姬昌的赏识,之前开过酒馆,买过牛肉。
根据史书记载,明朝的开国谋臣刘伯温,于公元1360年来到应天,从此成为朱元璋最器重的谋士,辅佐朱元璋开创了大明王朝。而刘伯温出生于公元1311年,也就是说,他出山的时候已经50岁了,按照当时的平均年龄,刘伯温已经比较老了。很多人都有疑问,刘伯温出山之前,他究竟在做什么呢?
刘伯温出生在浙江青田县,家境还算不错,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商人,家中还有不少田地。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亲自教他读书写字,据说他有一目十行的本领,八九岁就能熟读四书五经,甚至达到了出口成章的地步。十一岁的时候,他参加了童试,轻而易举地考中秀才。
看到儿子如此有能力,刘伯温的父亲非常高兴,安排他到府学读书,并对他说道:“伯温啊,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中进士,这样就可以做官了,光宗耀祖的重任就交给你了。”后来,刘伯温无意间接触到了《周易》、《六甲天书》等书籍,并痴迷于此,自学了占卜、算卦等知识。
平时没事的时候,刘伯温喜欢给朋友算上一卦,基本没有失算过,因此被人称为孔明在世。刘伯温对两个人非常崇拜,一个是张良,另一个就是诸葛亮,他重金购买了诸葛亮的一幅画像,挂在自己的床头,睡觉前都会祭拜一番。公元1333年,22岁的刘伯温考中了进士,但由于当时天下已经出现了战乱,他并没有获得官职。
几年后,朝廷下旨任命刘伯温为江西高安县丞,在他做官期间,不畏权贵,铲除了不少贪官污吏和地主豪强,深得百姓的爱戴,但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最终被迫辞官回家。从此之后,刘伯温就效仿偶像诸葛亮,过着隐居的生活,结识了不少隐士,并研究了《孙子兵法》、《太公兵法》等兵书。
朱元璋听闻刘伯温的大名后,立马派人将他请到应天,但有担心他只是徒有虚名,决定亲自测试一下他的才华。刘伯温先是分析了当时天下大势,又把敌军的优劣势说给朱元璋听。随后,朱元璋出了一个上联:“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刘伯温对出了下联:“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朱元璋称赞道:“吾之子房也。”
相关参考
甘宁(生卒不详),时吴国将领。字兴霸。巴郡临江(今四川忠县)人。他以作战悍猛著称,深受爱惜;但性情精猛好杀,实非良将所为。>> 一、择主而从全交重义>> 甘宁年轻时勇武有力,喜欢交游行侠。他常常聚
刘伯温50岁才出山辅佐朱元璋,之前的那么多年,他究竟在干什么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每逢乱世的时候,就会涌现出一些智谋超群的谋士,他们辅佐明主征战天下。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对于一些牛人来说,如果遇不到心中的明主,宁愿选择隐居一生,也不会随便找个人投奔,这
历史秘闻 刘伯温50岁才出山辅佐朱元璋,之前的那么多年,他究竟在干什么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每逢乱世的时候,就会涌现出一些智谋超群的谋士,他们辅佐明主征战天下。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对于一些牛人来说,如果遇不到心中的明主,宁愿选择隐居一生,也不会随便找个人投奔,这
艾森豪威尔是一个资历较浅的统帅,到1942年7月7日他才晋升为中衔,而且是临时性的。如果他没有担任驻欧盟军统帅,就将回归自己的正式军衔——上校。但是,由他指挥的许多部属的军衔,却高过他。比如,北非战区
艾森豪威尔是一个资历较浅的统帅,到1942年7月7日他才晋升为中衔,而且是临时性的。如果他没有担任驻欧盟军统帅,就将回归自己的正式军衔——上校。但是,由他指挥的许多部属的军衔,却高过他。比如,北非战区
历史人物 三国联刘抗曹是谁提出来的?东吴最先提出联刘抗曹的人谁?
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我们都知道赤壁之战在其中的影响,在这一场战役之后,孙曹刘三方鼎足的局势就形成了,因此,赤壁之战是奠定三足鼎立的一场战役。不过在这之前,刘备孙权两方的结盟,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而是
相信每一个学过历史的人,对于邓世昌这个人绝对不陌生。因为我们的历史老师,在讲到甲午海战的时候,对于邓世昌此人会多次提到,对于他为国壮烈殉节的爱国情怀也极力赞扬。 邓世昌公元1849年出生于广东番
孙权为何从联刘抗曹倒向反刘降曹孙权从联刘抗曹到反刘降曹公元200年,孙权继其兄孙策成为江东之主时,年方一十九岁。这时,曹操正与袁绍展开官渡之战,逐鹿中原;刘备尚未成为割据称雄的一方势力,正依附袁绍,袁
相信每一个学过历史的人,对于邓世昌这个人绝对不陌生。因为我们的历史老师,在讲到甲午海战的时候,对于邓世昌此人会多次提到,对于他为国壮烈殉节的爱国情怀也极力赞扬。 邓世昌公元1849年出生于广东番
熟读三国历史,赤壁战役前夕,曹操南征荆襄九郡,刘备手下兵力联合刘琦也不过1.5万兵马屯驻江夏,这个时候的孙权明明有机会可以干掉刘备,为什么还要联刘抗曹?关于这个问题,刘备的代言人诸葛亮出使东吴充分地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