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节公”邓世昌简介 邓世昌是怎么死的?
Posted
篇首语:人生就像爬坡,要一步一步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壮节公”邓世昌简介 邓世昌是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壮节公”邓世昌简介 邓世昌是怎么死的?
相信每一个学过历史的人,对于邓世昌这个人绝对不陌生。因为我们的历史老师,在讲到甲午海战的时候,对于邓世昌此人会多次提到,对于他为国壮烈殉节的爱国情怀也极力赞扬。
邓世昌公元1849年出生于广东番禺,祖籍广东东莞怀德乡人。他是近代著名的海军将领,是清朝光绪帝和威海百姓推崇的民族英雄。
邓世昌,原名永昌,字正卿, 是富贵人家出生。等市场的父亲邓焕庄,专营茶叶生意,尝于广州及津、沪、汉、香港、秦皇岛等地开设祥发源茶庄,并始建邓氏家祠。邓世昌从很小的时候就跟随自己的父亲移居上海,在此期间从下方学习了算术和英语。
长大后,邓世昌考入了福州船政学堂。那个时候的船政学堂,分前学堂和后学堂。前学堂专攻制造,因为法国在制造方面领先他国,因此在前学堂以法文教学。后学堂专攻船舰驾驶,那个时候英国海军在驾驶方面颇有成就,因此后学堂实行英文教学。邓世昌因为小的时候就学过英语,于是便与叶富、吕瀚、李和、张成、李田、黎家本、林国祥、梁梓芳、卓关略等十余基础较好的学生,一起被招进了学堂。邓世昌英语基础较好,在学习过程中能很快地领悟,再加上他少年时就聪颖好学,”有干略“,因此在学堂学习期间取得优异成绩。
当邓世昌作为福州船政学堂第一批学生毕业后,于1871年被派到”建威“练船,随船巡历南洋各岛。1874年被任命为”琛海“兵船大副,以后历任”海东云舰“、”振威舰“、”飞霆舰“等兵船管带。
公元1879年,感念朝廷在海上兵力薄弱,对于国家安全不利的情况下,李鸿章上奏朝廷请求建立中国人自己的新式海军。这一请求,很快便得到了朝廷的同意。而邓世昌也在李鸿章筹办北洋海军的时候,被调入北洋海军中,任”镇南“炮船的管带。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和”扬威舰“、”致远“舰管带。
公元1894年,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当时邓世昌作为舰长的”致远号“是舰队领头战舰,因此一直与日军战舰鏖战。到了后来,战舰受损严重,枪弹火炮已经打空,在这样的情况下,邓世昌下令调转船头全速开向日军战舰”吉野号“。那个时候,舰中兵士还有些慌乱,邓世昌鼓励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什么样的将,带什么样的兵,有了这么一个气节高尚的将领在,致远号战舰的其他船员也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服从军官命令,以全速冲向日军战舰。
日军战舰见残破的”致远号“,悍不畏死的冲向己方战舰,内心大惊。集中全部火力,轰向致远号。致远号若能够拼死吉野号,那绝对是大功一件,但最后还是因为被日军鱼类击中沉入海底。
虽然没有拼死日军战舰,但致远号官兵的功绩却永垂不朽。全舰官兵全部壮烈殉国,而邓世昌更是在已经被士兵救起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杀殉国,和自己的士兵,和自己的战舰一起沉入海底。他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对于邓世昌的表现,光绪帝大赞其:”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鸿章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没者也“。
邓世昌的死,对于当时积弊的清朝,绝对是一记响钟。他用自己的死,证明了中国海军的气节,激励了越发的爱国人士。在他死后,威海百姓,自发下海打捞殉国士兵尸体,并自发为其修建祠堂。
相关参考
邓世昌血染黄海邓世昌血染黄海邓世昌(1849—1894),原名永昌,字正卿。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在黄海与日寇海战中为国捐躯。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自古以来,牺牲在战场上,一直是爱国军人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籍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广州市海珠区),清末北洋水师将领、中国民族英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籍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广州市海珠区),清末北洋水师将领、中国民族英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
历史人物 邓世昌简介 邓世昌怎么死的 邓世昌血战黄海 邓世昌的英雄事迹
中文名:邓世昌 别名:原名永昌,字正卿 国籍:清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番禺 出生日期:1849年(己酉年)10月4日 逝世日期:1894年(甲午年)9月17日 职业:海军将领w
知名人物 邓世昌人物简介及英雄事迹?评价邓世昌?邓世昌是怎么死的?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勇哉壮节首捐躯,无愧同袍夸胆识。郑观应写的这首《忆大东沟战事感作》的诗歌,生动地描述了甲午海战扣人心弦的悲壮情景,歌颂了“致远”号管带(
知名人物 徐世昌生平故事简介,徐世昌历史评价,徐世昌怎么死的?
徐世昌,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原籍天津。1855年10月23日(清咸丰五年九月十三日)生于河南汲县。他的祖父做过河南中河通判,父亲为候选县主簿。他两岁时随家迁到开封,六岁入私塾读书。次年丧父,家境
徐世昌,清朝末年重要大臣,袁世凯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中华民国大总统。公元1855年,徐世昌在河南卫辉府出生,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东海、涛斋,晚号水竹村人,石门山人,东海居士,祖籍浙江宁波,祖
邓世昌简介: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原籍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广州市海珠区),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
徐世昌,清朝末年重要大臣,袁世凯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中华民国大总统。公元1855年,徐世昌在河南卫辉府出生,字卜五,号菊人,又号斋、东海、涛斋,晚号水竹村人,石门山人,东海居士,祖籍浙江宁波,祖辈
邓世昌是近代中国著名海军将领,他在中日海战中的英勇表现,至今还受人推崇。而他勇敢与日本敌军激战,最后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选择用致远号撞沉日军战舰的作法,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爱国主义情怀。虽然致远号最后被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