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Posted 斯大林
篇首语:在学习上做一眼勤、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3月10日,斯大林在联共(布)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中,认真分析了国际形势。斯大林对英、法的绥靖政策进行了无情的抨击,而对法西斯国家的批评却很少,并表示苏联将把“保持谨慎态度,不让那些善于从中渔利的战争挑拨者把我国卷入冲突中去”作为今后主要的对外政策之一。这表明苏联已开始把谋求自保作为外交的重点。

1939年8月,苏德在莫斯科签定《互不侵犯条约》,图为斯大林(右二)与德国外长冯·里宾特洛甫(右三)在条约签定仪式上。
1939年初,苏联开始与德国进行接触,这种接触在1939年4月~8月的英、法、苏三国谈判期间也没有停止。三国谈判前期,由于英、法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因而在谈判中采取了消极应付的做法,并拒绝了苏联提出的制止战争所必需的一些条件,这使苏联失去了对三国谈判的信心。到1939年8月,尽管英、法在战争日益逼近的形势下开始尽量满足苏联的要求,但苏、德的接触这时已有了很大进展。德国为了摆脱两线作战的处境,几乎对苏联提出的一切要求都予以满足。德国不仅答应让苏联置身于未来的战争之外,而且同意了苏联划分东欧势力范围的要求,并许诺发挥自己的影响来改善苏联与日本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抛弃了安全不可分的原则,把苏、德之间的谅解放在其外交决策的首位。8月21日,斯大林同意了希特勒提出的德国外长访苏的要求,并于8月23日在莫斯科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正文主要有以下几点:双方保证彼此间不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任何攻击;通过和平方法解决两国间的纠纷;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将不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缔约任何一方将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条约有效期为1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双方又公布了该条约附加秘密协定书,主要内容为划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英、法、苏三国谈判宣告破裂,而德国则得以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敢于放手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的第九天,德国就发动了入侵波兰的战争,欧洲的全面战争爆发。
苏联不仅在欧洲对德外交中采取了绥靖政策,而且在亚洲对日外交中也奉行绥靖政策。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为苏联赢得一个短暂和平时期进行反侵略战争准备,然而它使德国避免两线作战的危险,为发动世界大战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条约也暴露了苏联大国主义的倾向。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宣布对中日冲突奉行“严格的不干涉政策”。1932年初,苏联答应了日本关东军使用中东铁路的要求,而且只收一半的运费。当国际联盟邀请苏联协助“李顿调查团”解决东北事变时,苏联不仅不主持正义,还拒绝调查团取道苏联直达中国东北。1935年3月,苏联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根据日本的意见,把中东铁路低价卖给了日本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苏联的这些做法,纵容了日本法西斯对中国的侵略行径,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1935年5月开始,日本在中蒙边境不断向苏联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挑衅。苏联为了自保,加强了对华援助。但是,为避免与日本的正面冲突,这种援助都是在秘密状态下和日本势力所不能及的地方进行的。1941年4月13日,苏联为了避免把自己推到与日本法西斯斗争的第一线,在与日本进行了9个月的讨价还价之后,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这样,苏联就在法律上正式承认了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的傀儡政权。苏联又一次拿别国的领土和主权作交易,换取了自己的和平。《苏日中立条约》把苏联的对日绥靖推到顶峰,使日本敢于放手发动对东南亚的进攻。
相关参考
浅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东方战线”的利弊得失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三章曾提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东方战线”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但叙述较
浅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东方战线”的利弊得失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三章曾提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东方战线”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但叙述较
“高度现实主义”的交易——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为了各自的安全目的,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30年代后期,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相继登台,走上了对外扩张的战争道路。1936
1939年8月底日本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反应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由于德国在同苏联签约前没有同轴心国其他国家协商,从而加深了轴心国集团内部的矛盾,
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1939年初,欧洲局势日趋紧张,苏联为防止世界大战的爆发,自3月起与英国和法国进行外交接触,就建立反法西斯同盟,制止德国侵略的问题进行商谈。4月15日,三国
"革命妥协」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打破帝国主义包围,粉碎帝国主义阴谋的革命妥协」,「它与列宁主义的外交原则:既考虑苏联的国家利益又考虑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利益是不相违背的」(
幕后外交的“杰作”——苏德签订《拉巴诺条约》1922年4月10日开幕并历时月余的热那亚会议虽无成果,但会外签订的苏德《拉巴诺条约》却是令人瞩目的,它堪称幕后外交的杰作。早在热那亚会议召开之前,列宁就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德国纳粹公然违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发动“巴巴罗萨”计划为契机,苏德战争正式爆发。苏德战争是苏联人民为保卫自己的国家而坚持作战的卫国战争。即使是在作战初期,被打得措手不及的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德国纳粹公然违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发动“巴巴罗萨”计划为契机,苏德战争正式爆发。苏德战争是苏联人民为保卫自己的国家而坚持作战的卫国战争。即使是在作战初期,被打得措手不及的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