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高度现实主义”的交易——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Posted 斯大林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高度现实主义”的交易——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高度现实主义”的交易——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高度现实主义”的交易——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为了各自的安全目的,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30年代后期,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相继登台,走上了对外扩张的战争道路。1936年11月,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这个协定,于是形成“柏林—罗马—东京三角同盟”。在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之后,日本法西斯于1937年7月7日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1月德国又同日本开始进行缔结军事同盟的谈判,意大利于次年1月也参加了谈判。“山雨欲来风满楼”,新的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面对当时紧张的国际形势,苏联力图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英法当权者顽固推行绥靖主义政策,苏联的努力遭到挫折。1939年春,新的世界大战迫在眉睫,英法政府在国内和国际舆论的压力下,考虑到自身利益,只好在外交政策上有所改变,表现出愿意与苏联结盟制止侵略的姿态。于是,1939年4月中旬到8月下旬,英法苏三国进行了关于缔结互助条约的谈判。在谈判过程中,英法对苏提出要求:当英法两国提供安全保证的国家即波兰、罗马尼亚、希腊、土耳其、比利时、荷兰和瑞士受到侵略的时候,苏应向它们提供军事援助。苏联提出三国应订立苏英法互助条约,即三国有任何一国遭到德国进攻时,彼此必须立即提供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各种援助。苏联的建议被英法拒绝,谈判陷入僵局。1939年7月9日,苏联为打破僵局,提出在政治谈判达成协议之前进行军事谈判,英法表示同意,但英法派出一些没有实权的次要人物且又不带签约证明,慢悠悠地用了6天时间从伦敦到达列宁格勒,于8月11日到达莫斯科。由于英法政府缺乏谈判诚意,军事谈判归于破裂。

斯大林与德国谈判代表在一起

莫洛托夫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在苏英法三国公开谈判期间,苏联与德国,英国与德国都在秘密进行着谈判。由于苏英法三国谈判破裂,在紧急形势下苏联被迫作出最后抉择,由争取集体安全转向一国自保,准备与德国作某种妥协。因此,8月20日当希特勒直接打电报给斯大林,要求苏联接待外长里宾特洛甫访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斯大林于次日便复电希特勒同意里宾特洛甫访苏。8月22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带着希特勒亲笔签发的全权证书飞抵莫斯科,和斯大林及苏外长莫洛托夫会谈。8月23日,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保证决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动或者任何攻击;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缔约的另一方将不给予该第三国任何支持;双方应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国间的一切争端,双方就彼此有关问题保持接触,互相咨询,交换情报;条约有效期为10年。

这样,1939年欧洲谈判桌上的你争我斗、折冲樽俎,以英法苏谈判失败,苏德修好而告结束。《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对双方都有利可图。对德国来说,这个条约可以使它稳住苏联,以便大举进攻波兰;对苏联来说,由于得不到英法当权者的信任和合作,同德国签约也是一种自保。英国首相丘吉尔后来认为,苏联此举是“高度现实主义的”。但从历史客观角度看,这个条约的签订事实上有利于德国集中力量发动侵略波兰的战争。

相关参考

苏联 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1939年初,欧洲局势日趋紧张,苏联为防止世界大战的爆发,自3月起与英国和法国进行外交接触,就建立反法西斯同盟,制止德国侵略的问题进行商谈。4月15日,三国

历史百科 幕后外交的“杰作”——苏德签订《拉巴诺条约》

幕后外交的“杰作”——苏德签订《拉巴诺条约》1922年4月10日开幕并历时月余的热那亚会议虽无成果,但会外签订的苏德《拉巴诺条约》却是令人瞩目的,它堪称幕后外交的杰作。早在热那亚会议召开之前,列宁就已

世界历史 毕竟因何苏德签订此条约

"革命妥协」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打破帝国主义包围,粉碎帝国主义阴谋的革命妥协」,「它与列宁主义的外交原则:既考虑苏联的国家利益又考虑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利益是不相违背的」(

日本 1939年8月底日本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反应

1939年8月底日本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反应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由于德国在同苏联签约前没有同轴心国其他国家协商,从而加深了轴心国集团内部的矛盾,

历史百科 一个不可思议的条约——日苏签订《中立条约》

一个不可思议的条约——日苏签订《中立条约》1941年4月13日,日本与苏联在莫斯科签订《日苏中立条约》。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怪条约,因为日本和苏联在苏德战争后分属对立的两大阵营,而敌对阵营怎么会相互签

世界条约 中俄伊宁条约①的影响、签订过程和主要内容

1851.8.6伊犁大清国总统伊犁等处将军、参赞大臣;②俄罗斯国使臣;③各遵旨在伊犁地方,公同会议伊犁、塔尔巴哈台两处通商各章程,开列于后:一、两国议定,通商之后各谕属下人等,安静交易,以敦和好。一、

历史百科 卡廷惨案留下的问号——波兰卡廷事件始末

卡廷惨案留下的问号——波兰卡廷事件始末卡廷事件实际是一次卡廷惨案。它在1941年被发现后,世界为之震惊。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德国于9月1日突袭波兰。为了实施《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双方

高中历史 浅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东方战线”的利弊得失

浅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东方战线”的利弊得失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三章曾提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东方战线”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但叙述较

高中历史 浅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东方战线”的利弊得失

浅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东方战线”的利弊得失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三章曾提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东方战线”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但叙述较

苏联 1939年8月19日《苏德贷款协定》签订

1939年8月19日《苏德贷款协定》签订自1938年初,苏联接受德国建议,开始举行苏德两国缔结贸易信贷协定的谈判。1939年夏,鉴于欧洲局势日益紧张,苏英法三国谈判由于英法缺少诚意而陷入僵局,苏联为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