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1934年6月《东方洛迦诺公约》草案
Posted 条约
篇首语:常识是本能,有足够的常识便是天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1934年6月《东方洛迦诺公约》草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1934年6月《东方洛迦诺公约》草案
1934年6月《东方洛迦诺公约》草案
《东方洛迦诺公约》,简称《东方公约》。该公约为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芬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准备签署的一项旨在反对德国侵略的互助条约草案。1933年,苏联与法国等国家为共同抵御业已崛起的希特勒法西斯德国的扩张和侵略,力主欧洲有关国家签署一项集体防卫和反击侵略的区域性多边互助条约,作为1925年《洛迦诺公约》的补充。该条约草案的主要内容是:在缔约国中的任何一方受到攻击时,其他缔约国家应对该国进行武装支援。法国不直接参加该公约,但将保证履行这项公约。1934年6月,苏联和法国拟定了《东方洛迦诺公约》的草案,提出签署两项相互联成一个体系的互助协定,即苏、德、波、捷、芬、爱、立、拉互助公约和法苏互助公约。但是,德国对此草案表示反对,波兰亦不愿参加。故缔结地区性多边互助条约难以实现。此后,1935年3月29日,苏联向法国建议苏法单独签署互助公约。在获得法国赞同之后,苏法两国于同年5月2日正式签署了《苏法互助条约》。5月16日,苏联又与捷克斯洛伐克正式签署了《苏捷互助条约》。
相关参考
和平仍是一纸空文——《洛迦诺公约》签订参加洛迦诺会议者1925年10月的欧洲一片欢腾。饱受战争之苦的欧洲各国人民奔走相告:“《洛迦诺公约》签订了,和平终于到来了!”1925年10月5—16日,欧洲主要
1934年6月巴都草案巴都草案,1934年6月法国外交部长巴都所提出的一项条约方案,旨在缓和由纳粹德国所造成的日益增长的危险。巴都企图通过谈判签署一项建立在集休安全原则基础上的东方公约。1934年6月
1925年10月5日洛迦诺会议召开洛迦诺会议,20年代中期的重要国际会议,对欧洲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25年10月5日召开于瑞士小城洛迦诺,出席的国家包括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和意大利。美国
洛迦诺会议1925年10月5~16日,欧洲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在瑞士的洛迦诺举行会议,讨论调整相互关系问题。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英国外交大臣奥斯丁·张伯伦、法国外长白里安、德国总理路德和外长斯特莱斯曼,以及
历史百科 1934年5月-1935年5月《东方公约》计划的失败
1934年5月-1935年5月《东方公约》计划的失败1934年2月就任法国外长的巴都主张联合苏联、东欧对抗德国。1934年5月29日,巴都向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建议,订立包括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
1936年3月14日国际联盟行政院伦敦会议召开1936年3月7日,德国军队3.5万名官兵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德军进驻莱因兰非军事区极大地震动了欧洲,是德国破坏《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的严重事件。
1934年2月9日《巴尔干协商公约》签署《巴尔干协商公约》系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希腊和土耳其于1934年2月9日缔结的一项地区性多边国际公约。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后,保加利亚割让了一部分领土给罗
历史百科 1971年12月16日联大通过《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1971年12月16日联大通过《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其全称为《禁止细菌(生物)及毒素武器的发展、生产及储存以及销毁这类武器的公约》。美国、英国和苏联等12个北约和华约国家提出公约草案,
历史百科 1945年3月6日《查普特佩克公约》与《美洲国家经济宪章》签署
1945年3月6日《查普特佩克公约》与《美洲国家经济宪章》签署1945年3月6日,在墨西哥城附近的查普特佩克城堡举行的泛美会议通过了《查普特佩克公约》。公约重申了自1890年以来美洲国家间关系的某些基
1922年2月6日《九国公约》签署1921年底至1922年初,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了华盛顿会议。此会的倡议者是美国。中国问题是此会的重要议题之一。经过长时间的争论,出席会议的9个国家(美、英、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