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公孙瓒易京之战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Posted 公孙
篇首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袁绍公孙瓒易京之战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历史军事 易京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易京之战采用了什么攻略
袁绍公孙瓒易京之战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 易京之战 > 中国东汉末年,割据冀州等地的率军于汉献帝建安二年至四年(197—199)攻灭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公孙瓒军的作战。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袁绍率兵攻公孙瓒。公孙瓒只守不攻,袁绍遂设下伏兵。公孙瓒中伏后,心知必败,逃回城中自杀。> >历史背景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袁绍在界桥之战中击败公孙瓒。公孙瓒败走勃海还蓟(今北京西南)后,虽有反击幽州牧刘虞的胜利,被朝廷封为易侯,但受袁绍及刘虞旧将的合击,屡战屡败,公元195年(兴平二年)退至易,屯田稍得自支。一年之后,击破袁将麴义。 > 易地南临易水,公孙瓒令挖壕沟十道环绕,堆积山丘(称“京”)高各五六丈,上筑营驻兵。中心山丘高达十丈,其上建楼,公孙瓒自居,置铁门,呈送文书系绳引上。城内储谷300万斛。公孙瓒欲长期固守再相机出击。袁绍致书劝和,公孙瓒置之不理。袁绍又遣将进攻,连年不能克。 > 就写信给公孙瓒,想与他解开过去的仇怨,互相联合。公孙瓒不予理睬,反而增强防备,他对长史、太原人关靖说:“如今 四方龙争虎斗,显然没有人能连年坐在我的城下相守,袁绍能对我怎么样!”袁绍于是大举增兵,向公孙瓒进攻。在此之前,公孙瓒据守各地的将领中,有人被敌军 围困,公孙瓒不肯救援,他说:“如果救了这一个人,会使其他将领以后依赖救援,不肯努力奋战。”>战役过程
长驱直入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袁绍倾力进攻。公孙瓒派到南境营寨防守的将领,自知坚守不住,又知必定不会有人援救,于 是有的投降,有的溃散。袁绍大军长驱直入,到达易京城门。公孙瓒派儿子公孙续向黑山军的将领们求援,并准备自己率领精锐骑兵出城,奔往西山,带领黑山军反 攻冀州,切断袁绍的退路。关靖劝阻公孙瓒说:“如今将军部下将士无不怀着离散之心,所以还能坚守,只是因为顾念全家老少都在这里,而且依赖将军在此主持大 局。继续坚守,拖延时日,或许能使袁绍知难自退。如果将军舍弃他们,率兵出城,后方无人作主,易京的陷落,便指日可待。”公孙瓒于是放弃出城打算。袁绍大 军逐渐进逼,公孙瓒部众日益窘迫。 攻破易京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春天,黑山军首领张燕与公孙续率兵十万,分三路援救公孙瓒,张燕的援军还未到,公孙瓒秘密 派使者送信给公孙续,让他率五千铁骑到北方低洼地区埋伏,点火作为信号,公孙瓒打算自己出城夹击袁绍围城部队。袁绍的巡逻兵得到这封书信,袁绍就按期举 火,公孙瓒以为援军已到,就率军出战。袁绍的伏兵发动进攻,公孙瓒大败,回城继续坚守。袁绍围城部队挖掘地道,挖到公孙瓒部队固守的城楼下,用木柱撑住, 估计已挖到城楼的一半,便纵火烧毁木柱,城楼就倒塌了。袁绍用这种方法逐渐攻到公孙瓒所住的中京。 斩杀公孙 公孙瓒自料必定不能幸免,就绞死自己的姊妹、妻子儿女,然后放火自焚。袁绍催促士兵登上高台,斩公孙瓒。田楷战死。 关靖叹息说:“以前,如果不是我阻止将军自己出城,未必没有希望。我听说君子使别人陷入危难时,自己一定与他分担患难,怎么能自己独自逃生呢!”就骑马冲 入袁绍军中而死。公孙续被匈奴屠各部杀死。 > > 袁绍拥有冀、青、并州及幽州大部,成为当时中国北方最强的割据势力,并开始了大举南进的准备。 >结果 袁绍于此战中成功统一河北,再无后顾之忧,并兼并公孙瓒的军队和获得公孙瓒在易京囤积的三百万斛军粮,实力大增,意欲南向以争天下。 >战役评价
> 从军事角度讲,公孙瓒“筑京屯田”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办法,形式也有所创新,但公孙瓒不能主动出击,僵板固守是战略上 错误,对被困士卒不欲援助,造成外围阵地丢失,削弱了战斗力。在反击袁军地道进攻战中乏术,袁绍则采用挖地道至楼底,再放火烧木造成楼坍塌,其法之妙是攻 防战中的成功之处。 > 对于袁绍在此战中的出色指挥,公孙瓒在给张燕的求救信中曾说:“袁氏之攻,似若神鬼,鼓角鸣于地中,梯冲舞吾楼上。日穷月蹴,无所聊赖。” > 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作《武军赋》赞颂袁绍攻灭公孙瓒的功业,辞曰:“其攻也。则飞梯临云,行阁虚沟,上通紫电,下过 三垆。蕴隆既备,越有神钩。排雷冲则高雉,烈炬然则顿名楼。冲钩竞进,熊虎争先。堕垣百叠,敝楼数千。炎燧四举,元戎齐登。若乃清道整烈,按节徐行,龙姿 凤峙,灼有遗英。南辕反旆,爰整其旅。胡马骈足,戎车齐轨。” > 清朝学者黄山将公孙瓒的易京之败与的下邳之败并提:“瓒、布垂败,,守且不能,尚安能战耶?况瓒非绍 敌,布尤非操敌,弃城出战,败或可逃死于一时,欲恃苟且之谋,以缴行险之幸,则瓒出将士必送款于绍,以求全其老小,易京立危,直如关靖所料耳。布出而操以 兵缀布,与之战仍决水以灌城,又岂能支乎?” > 小说家蔡东藩在《后汉演义》里评价易京之战说:“公孙瓒之致死,其失与袁术相同。术死于侈,瓒亦未尝不由侈而 死。观其建筑层楼,重门固守,妇女传宣,将士解散,彼且诩诩然自夸得计。一则曰吾有积谷三百万斛,食尽此谷,再觇时变。再则曰当今四方虎争,无一能坐吾城 下。谁知绍兵骤至,全城被围,鼓角鸣于地中,柱火焚于楼下,有欲免一死而不可得者,较诸袁术之结局,其惨尤甚!”历史军事 易京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易京之战采用了什么攻略
这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东汉未期,稍有实力的地方人物都起兵以期一分天下,天下一时之间群雄逐鹿,著名的易京之战发生在汉献帝在位的建安二年到四年,也就公元197年—公元199年,共三年的时间。
公元192年开始,当时的北方强权人物袁绍在界桥打败了另一个地方群雄之一的公孙瓒,后来袁绍和公孙瓒军队之间的战争总是公孙瓒在不断地战败,公元195年,公孙瓒退到易这个地方,并加强防守,多种粮食,来迎接袁绍的挑战。
易一面临水,公孙瓒在易的中心堆得很高为京,他把易京修得非常结实,高大的城楼加上坚固的城门,外面挖了十道壕沟,也设十道防线,易京里有大量的粮食储备,自己坚守在易京之中,来往的书信都用绳子传递。
公元197年,袁绍开始攻打易京,总是攻它不下,袁绍写信给公孙瓒,无论是劝和还想联合,公孙瓒依靠自己固若金汤的防守对袁绍爱理不理。公元198年,袁绍就倾所有的兵士去进攻易京,易京前面的将领知道自己坚持不住,而公孙瓒也不会来救他,无心恋战,易京前面防线一步步溃败。公元199年春天,袁绍还设计诱出公孙瓒,败了的公孙瓒又缩回易京城里。到了易京,袁绍的军队开始了地道战,从下面向易京里挖地道,挖到城楼下面,用火攻烧毁了城楼,一直攻到公孙瓒住处,公孙瓒自杀身亡,袁绍成为了北方群雄中的老大。
东汉后期,汉王朝的统治十分薄弱,大小武装之间还在不断抢夺地盘,著名的易京之战正发生这个时期,易京之战的两个主角是袁绍和公孙瓒。易这个地方南面靠着易水,公孙瓒在易的周围挖了十道挖壕,设立了防守关卡,一层一层包围着中心,把中心堆得很高,称之为京。
公孙瓒住在京里,上面建了城楼,装上了坚硬的铁门,城里储存了很多的粮食,文件的传递用绳子上下传送。公孙瓒就坐在这个固若金汤的易京中,防守着公孙瓒的进攻。并且公孙瓒守地将领中,有被敌人包围的,公孙瓒怕手下将领不努力奋战,他不会出手相救,让将领独立抗敌。
袁绍久攻不下,写书信给公孙瓒劝和或联合,公孙瓒都不理会他。对于公孙瓒,袁绍开始全力去进攻,公孙瓒外围的将领坚守不住,又无援兵,或逃或降。公孙瓒让人去请援兵,不想书信落入袁绍手中,袁绍设计诱出公孙瓒,公孙瓒吃了个大败仗,逃回城中继续坚守。袁绍在城下的部队上面攻不下来,就开始挖掘地道,挖着挖着,找到了到公孙瓒的城楼,用木头柱子顶住,再向上挖,大概挖到城楼的一半时,就用火烧毁木柱,火光冲天,城楼烧塌了。袁绍在下面不停挖地道,攻到了公孙瓒的住所,最后公孙瓒自杀身亡。袁绍的势力范围大大扩大了,他野心勃勃地准备继续向南扩张。
相关参考
2017年4月1日,《人民日报》以"办好建设雄安新区这件大事"为题评论党中央、国务院设立雄安新区的决定。一日之间,雄县、安新、容城这三个河北县城名声大振,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说起来,雄县、安新、容城三
这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东汉未期,稍有实力的地方人物都起兵以期一分天下,天下一时之间群雄逐鹿,著名的易京之战发生在汉献帝在位的建安二年到四年,也就公元197年—公元199年,共三年的时间。公元192年
>合肥之战>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时期,孙军与曹军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合肥是命刘馥建设的一座东南方重要、繁荣的城市(后再增筑,命为合肥新城),而其主要作用是抵抗敌人的寨垒,所以守备能力对曹军极为重要;
>垂沙之战是公元前301年(周赧王十四年),齐将章子(匡章)率齐、韩、魏联军于垂沙(今河南唐河西南)大败楚军的夜间奔袭作战。>>战争简介>垂沙之战发生于公元前301年,齐国、韩国、魏国联军攻打楚国的一
>鸡父之战>鸡父之战,是公元前519年(周敬王元年)夏季,吴楚争霸战争中,吴国为夺取淮河流域的战略要地州来(今安徽省凤台县),大败楚、顿、胡、沈、蔡、陈、许七国联军于鸡父(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南)的作战。
>鸡父之战>鸡父之战,是公元前519年(周敬王元年)夏季,吴楚争霸战争中,吴国为夺取淮河流域的战略要地州来(今安徽省凤台县),大败楚、顿、胡、沈、蔡、陈、许七国联军于鸡父(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南)的作战。
>齐灭宋之战>齐灭宋之战发生於前286年,战国时代齐国攻灭宋国的一场战争。>>齐灭宋之战简介战国时期,宋拥有工商业大城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引起齐、秦等国的觊觎之心。而宋王偃在杀其君易成自立后,对外灭
>阏与之战>阏与之战,是指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击败秦军的一次奔袭作战。>>基本介绍>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秦昭襄王以赵不履行交换城邑的协议
>枋头之战>公元369年晋大司马桓温,率步骑共五万大军,从姑孰(今安徽当涂县)出发,开始了人生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一路,打到距前燕都城仅几十里的枋头,桓温屯兵枋头,遭遇前燕殊死抵抗,又因粮道断绝
> 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崩溃,的侄子-路易·波拿巴成为法国皇帝。1853年,美国人培理率军舰首先打开日本大门;同年,印度第一条铁路和电报线路建成。1854年,俄、奥、英、法围绕土耳其“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