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战止战,以兵弭兵” 郭沫若曾为兵工厂写歌
Posted 郭沫若
篇首语: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以战止战,以兵弭兵” 郭沫若曾为兵工厂写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以战止战,以兵弭兵” 郭沫若曾为兵工厂写歌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9年,迫于战事情况紧急,中国最大的汉阳(又叫宁厂)兵工厂冒着日军飞机不断的轰炸西迁,几经周折之后,最后落户到了重庆江北岸的一片破旧的平房中。为了支援抗日前线,兵工厂在中将厂长李承干的努力下,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仅仅用了十天就完成了搬迁任务,更以三个月的安装、调试,并开始组织生产出了第一批抗日的枪支,创造了惊人的奇迹。
但是,日本的飞机也炸到了当时的陪都重庆。抗战前线急需枪支,而又不时要面对日机的轰炸,这位中将厂长李承干,对兵工厂的职工提出了24小时不停机器,厂房被炸了机器被毁坏了随时准备修复生产,以保证战时需要。
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三厅负责人的郭沫若,与中国现代兵工改革第一人的李承干,是在20世纪初叶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时的同窗同学,战时也到了重庆。为更好地激励职工,李厂长便邀请郭沫若到厂里看看热火朝天的军工生产场面。
郭沫若深知同窗邀请之重要。他第一时间便到了兵工厂深入生产现场,不仅亲眼看到了中国最大的兵工厂,在遭遇日军的多次轰炸下生产组织得井井有条,还目睹到了中国兵工人空前的团结、热情。郭沫若被兵工人那高涨的爱国民族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他为此挥笔写下这样的歌词:
以战止战,以兵弭兵,正义的剑是为保卫和平,创造犀利的武器,争取国防的安宁。光荣的历史,肇自金陵,勤俭求知,廉洁公正,迎头赶上,尽我智能,工作是不断的竞争。
我们有骨肉般的友谊,我们有金石般的至诚,我们有熔炉般的热烈,我们有钢铁般的坚韧。量欲其富,质欲其精。同志们!猛进!猛进!同志们!猛进!猛进!
这歌词共分上下两段,写好了,他想请谁来为其谱成曲传唱呢?郭沫若心里已经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正是以创作了抗日歌曲《游击队歌》闻名全国,他的好朋友贺绿汀。
欣然接过歌词的作曲家贺绿汀,受到了抗日情绪感染,当天就将郭沫若的歌词谱成了曲子。这就是那首著名的《21兵工厂厂歌》,它应该是中国现代兵工史上的第一首企业歌曲吧。于是,歌曲很快在中国最大的21兵工厂里传唱起来,在抗日的大后方和面对日军飞机的不断轰炸的日子里,为多造枪、快造枪、造好枪支援抗日前方,起到了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她被国人称为汉奸,但张学友为她写歌,周星驰为她传唱
小时候看星爷的《国产零零漆》就对其中阿漆唱歌的那个场景印象深刻,到后来才知道那是张学友的一首歌,粤语版叫《李香兰》,国语版叫《秋意浓》。可为什么在电影里要说李香兰是汉奸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真
·徐名材徐名材,化工专家,教育家。他曾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化工人才。抗战期间领导重庆动力油料厂开展科研,发展植物油裂炼生产汽油、柴油和润滑油,卓有功绩。40年代后期着手筹办中央化工厂,对上海化工厂、南
历史人物 社会上对六龄童章宗义的评价如何 有关于他主要的作品是什么样的
主要作品>代表作有《孙悟空大破平顶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火焰山》《孙悟空大闹乾坤》等。其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剧最为著名,1961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观看后给予高度赞扬,毛泽东和郭沫若曾为其撰写
伊热夫斯克兵工厂是苏俄最古老的军工企业之一,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伊热夫斯克兵工厂是苏军最大的武器供应商之一。战后,该兵工厂还生产了大名鼎鼎的AK-47突击步枪。1760年,伊
最早的兵工厂南京金陵制造局制造的线膛铜炮,炮上铭文为“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直隶总督部堂一等肃毅伯李督同三品衔江苏候补道刘佐禹三品顶戴道衔马格里监造”。1862年12月,清朝大臣、洋务运动的发起人李鸿章授
朱德彭德怀选址,被誉“掌上明珠”,黄崖洞兵工厂如何立“奇功”
山西省黎城县城北45公里处,有一特别的峡谷,周边山崖伟岸,峭壁皆为黄色,被称为黄崖山。这里是八路军总部兵工厂旧址,也是著名的黄崖洞保卫战战场遗址。黄崖洞兵工厂旧址修建在海拔1600多米高、纵深40米的
《八路军》里面说实话描写的很详尽,尤其是关于黄崖洞兵工厂的那段。看的我眼泪都快下来了。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八路军早期的军工实力。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东渡黄河奔赴抗战前线,开展起了轰轰烈烈的人民游击战争。
(本文约3600字,配图36幅,原创不易,感谢您的耐心阅读。)现代战争,尤其是大规模长期战争,比拼的不仅是参战国的兵力规模、武器装备水平、指挥艺术和决策智慧,更是工业实力、制造能力和资源储备的较量,最
廖政国少将从当团长时开始,身边就有个小兵工厂——小型兵器修械所,只有三个人徐琨、丁逸和张震。老丁是一等一级锻工,徐琨和张震是一等一级钳工。老丁会打铁锻钢,老徐会修枪,张震当过子弹厂、榴弹厂装药车间长。
提起二战爆发,有两起事件是无论如何绕不开的,一个是《慕尼黑协定》,英法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另一个是《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德苏约定共同瓜分东欧。两起事件是英法苏三国绥靖政策的直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