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军火商——伊热夫斯克兵工厂

Posted 步枪

篇首语: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老牌军火商——伊热夫斯克兵工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老牌军火商——伊热夫斯克兵工厂

伊热夫斯克兵工厂是苏俄最古老的军工企业之一,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伊热夫斯克兵工厂是苏军最大的武器供应商之一。战后,该兵工厂还生产了大名鼎鼎的AK-47突击步枪。 1760年,伊热夫斯克建立了以生产轻武器和大炮配件为主的铁器厂,在1763年工厂由俄国政府接管并开始生产武器。后来由于拿破仑准备入侵俄国,而出于战略上的考虑,俄国政府需要找一个新的厂址生产武器,最后在1804年决定利用基础良好的伊热夫斯克五金工厂。1807年6月10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下令建厂。从此,作为俄国政府兵工厂的伊热夫斯克兵工厂以生产轻武器为中心,正式成为设施完善的兵工厂。到1825年时,伊热夫斯克已经成为俄国最现代化和最有效率的武器生产地。从1900年开始伊热夫斯克兵工厂进行了大力的扩充,从法国、英国和瑞士进口了大量现代化的生产机器,工人人数也急剧增加。200多年来,该厂制造过几乎所有类型的射击武器,其产品外销全球15个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伊热夫斯克兵工厂的惊人生产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从1941年开始到战争结束,伊热夫斯克兵工厂生产了约1.3亿支步枪和卡宾枪,比德国所有军工厂的产量还高。这些枪支不断地被运往前线,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除此之外,伊热夫斯克兵工厂还曾大规模生产反坦克枪、航空机枪、航空机关炮和手枪等武器。 1947年,伊热夫斯克兵工厂迎来了AK-47突击步枪的发明者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开始生产AK-47突击步枪。在其后的数十年间,卡拉什尼科夫一直在伊热夫斯克军工厂工作,为前苏联贡献了上百个轻武器设计方案,直到20世纪90年代退休。AK-47的诞生也让这个兵工厂名声大增,AK-47不用多介绍了,大家都知道这把突击步枪从诞生到现在一直都是世界主流步枪,只要是有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地方,就有它的身影。

相关参考

李鸿章一口气买325门克虏伯大炮,抗战时这些炮还能用

德国的克虏伯兵工厂在世界近代史上给人的影响极为深刻,作为二战以前著名的军火公司,他所生产的大炮带给世界的震撼,即便是到了今天也依然存在,可惜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公司,也早就在1967年宣布改组,后来克虏

近代中国最大的军工企业——江南制造局 其主要负责人是谁

江南制造局(今上海江南造船集团公司)建于1865年(同治四年)。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军工企业,也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早期厂房,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厂之一。为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军火工厂。同治

红警天启坦克的原型

大名鼎鼎的即时战略游戏《红色警戒》中,「”天启坦克”、「”基洛夫”可以说成了苏联阵营的「”代名词”。作为阿尔汉格尔斯克工厂诞生的「”怪物”,重甲披身的它,还装配有两门125毫米「”龙式”加农炮。不仅如

德国军火大盗

德国汉堡的一座军火库被盗,4个警卫军火库的被杀,仓库里被盗走一支最新式的带有红外线瞄准器的冲锋枪,和两千发子弹。这个案子引起了德国警方和军方的高度重视。根据现场情况分析,估计是恐怖集团所为。一听到现场

从俄罗斯历年军火库爆炸分析军火库爆炸的几大原因

二战时期苏联曾经遭遇过一个尴尬的局面:有大量使用武器装备的军人,但武器装备却在德国的闪电战中损失殆尽,很多开上战场的部队却没有足够的武器来使用。当然了,对于苏联来说,损失的主要是重武器,对于枪械这些基

库尔斯克会战简介库尔斯克会战伤亡多少

【库尔斯克会战简介】库尔斯克会战伤亡多少  库尔斯克会战(BattleofKursk),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东线战场中,德国与苏联于库尔斯克爆发的一场会

小泉家族靠军火起家

   鸠山家族是日本世袭政治中的典型一例,而在目前,除了鸠山家族之外,仍然活跃在日本政坛的还有小泉家族、安倍家族、麻生家族和福田家族,并称日本政坛“五大家族”。  小

军火库被盗

  这个案子引起了德国警方和军方的高度重视。根据现场情况分析,估计是恐怖集团所为。  一听到现场调查专家这么说,哈特差点笑出了声,那位专家立即用严肃的目光扫了他一眼。哈特赶紧收敛笑容,板起了正儿八经的

苏联为买军火曾贿赂罗斯福

苏联为买军火曾贿赂罗斯福  上世纪30年代,为利用美国技术建造新型军舰,苏联领导人特批从国库划拨50万美元的“行政经费”(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供一家苏联外贸公司使用,以便

以色列和美国抢军火生意,还成功了

(⊙_⊙)>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地球知识局>NO.833-以色列军火生意>作者:镁野>制图:孙绿/校稿:猫斯图/编辑:棉花>2018年5月16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