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问“三礼”、“三传”注家之事迹

Posted 太守

篇首语:树怕烂根,人怕无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问“三礼”、“三传”注家之事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问“三礼”、“三传”注家之事迹

问“三礼”、“三传”注家之事迹

“三礼”皆汉郑玄注。玄字康成,后汉高密人。少为乡啬夫,意不乐弃去,往事扶风马融,三年辞归。融喟然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既归,客耕东莱,门徒千数百人。建宁初,杜门修业。孔融为北海相,深敬之。所著凡百余万言,今存者有《毛诗笺》、《周礼、仪礼、礼记注》。经学家称郑众为“先郑”,玄为“后郑”。

“三传”:《春秋左传》为晋杜预集解。预字元凯,晋杜陵人。博学多闻,泰始中为河南尹,拜度支尚书,在内七年,损益万机,不可胜数,朝野号曰“杜武库”。当在襄阳时,修召信臣遗迹,用蚩淯诸水浸原田万余顷,众庶赖之,号曰“杜父”。功成之后,耽思经籍,为《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又参考众家谱第,谓之《释例》;又作《盟会图》、《春秋长历》,备成一家之学。《春秋公羊传》为汉何休解诂。休字邵公,后汉樊人。精研六艺,善历算,尤好《公羊春秋》,为太傅陈蕃所辟。蕃败,坐废锢,乃作《春秋公羊解诂》,覃思不窥门者十七年,世传为何氏学。又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肓》、《榖梁废疾》等书。

《春秋榖梁传》为晋范宁集解。宁字武子,晋南阳顺阳人。少笃学,多所通览。初为余杭令,兴学校,养生徒,风化大行,迁临淮太守,封阳遂侯。征拜中书侍郎,补豫章太守,后以王凝言免官。以《春秋榖梁》未有善释,沉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问《论语》、《孝经》注家之事迹

问《论语》、《孝经》注家之事迹《论语》为魏何晏等集解。晏字平叔,三国魏宛人。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美姿仪而绝白。明帝疑其傅粉,夏日与热汤饼,既啖,大汗随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尚魏公主,

历史百科 问《易》、《书》、《诗》注家之事迹

问《易》、《书》、《诗》注家之事迹《周易》为魏王弼等注。王弼,字辅嗣,三国魏山阳人。少知名,好论儒道,辞才逸辨,注《易》及《老子》,为尚书郎,年二十余卒。《尚书》为汉孔安国传。孔安国,字子国,受《诗》

历史百科 问近代诗家之著者

问近代诗家之著者学中晚唐者,则有樊增祥、易顺鼎等;学宋诗者,则有陈三立、陈衍等;有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者,则有黄遵宪、梁启超等。

历史百科 问方、刘、姚之事迹

问方、刘、姚之事迹方苞,字灵皋,号望溪,清桐城人,寄籍上元。康熙进士,累官礼部侍郎,以事落职者再。论学以宋儒为宗,其说经皆推衍程朱之学,尤致力于《春秋》、“三礼”。文学韩欧,严于义法,非阐道翼教、有关

什么是三礼

——人伦有序,天下化成  “三礼”之名始于东汉郑玄,指《周礼》、《仪礼》和《礼记》。皮锡瑞在其《经学通论》中有论述:“三礼之名,起于汉末,在汉初但曰礼而已,汉所谓礼,即今十七篇之仪礼,而汉不名仪礼,专

历史百科 《春秋》“三传”为何

《春秋》“三传”为何《春秋》“三传”者:《左氏传》、《公羊传》及《榖梁传》是也。

历史百科 何谓“三礼”,出于何人所作

何谓“三礼”,出于何人所作三礼者:《周礼》、《仪礼》、《礼记》是也。昔人谓:《周礼》、《仪礼》,均系周公所作;《礼记》则系汉戴德(人称大戴)、戴圣叔侄所删记也。按:汉何休疑《周礼》作于六国之时,宋儒亦

历史百科 《春秋》“三传”评

《春秋》“三传”评范宁《春秋榖梁集解序》曰:“《左氏》艳而富,其失也诬;《榖梁》婉而清,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何休曰:“《公羊》墨守,《左氏》膏肓,《榖梁》废疾。”要之,《左氏》为记载

历史百科 “三礼”各有若干篇

“三礼”各有若干篇《周礼》凡六篇,秦焚书后,皆已散佚。汉河间献王始得之于李氏,惟失《冬官》一篇。后有人征集旧典,录三十工以为《考工记》而补之,即今之《冬官考工记》也。又《仪礼》凡十七篇;《礼记》凡四十

历史百科 问以上各家之事迹

问以上各家之事迹王士祯事迹,见集部401题。陈维崧事迹,见集部379题。朱彝尊事迹,见集部401题。吴伟业,字骏公,一字梅村,清太仓人。崇祯进士,官至少参事,与马士英、阮大铖不合,假归。康熙时有司力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