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问《论语》、《孝经》注家之事迹

Posted 历史

篇首语:浪再高,也在船底;山再高,也在脚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问《论语》、《孝经》注家之事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问《论语》、《孝经》注家之事迹

问《论语》、《孝经》注家之事迹

《论语》为魏何晏等集解。晏字平叔,三国魏宛人。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美姿仪而绝白。明帝疑其傅粉,夏日与热汤饼,既啖,大汗随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尚魏公主,累官侍中尚书,爵列侯。与夏侯玄等竞为清谈,士大夫效之,遂成一时之风气。后与曹爽等阴谋反逆,为司马懿所诛。尝作《道德论》及诸文赋数十篇。传于世者,有《论语集解》。《孝经》为唐玄宗御注。玄宗名隆基,睿宗第三子,封临淄王,英武有才略。值韦氏之乱,密谋匡复,起兵诛韦氏,奉父睿宗即位。旋受禅,以姚崇、宋璟为相,开元之治,比于贞观。天宝后,宠贵妃杨氏,用李林甫、杨国忠,致安禄山之乱,避难奔蜀。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问《尔雅》、《孟子》注家之事迹

问《尔雅》、《孟子》注家之事迹《尔雅》为晋郭璞注。璞字景纯,晋闻喜人。博学高才,词赋为东晋之冠。尝从郭公受青囊书,由是洞知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所占多奇验。避地过江,元帝重之,以为著作佐郎,迁尚书郎,

历史百科 问《易》、《书》、《诗》注家之事迹

问《易》、《书》、《诗》注家之事迹《周易》为魏王弼等注。王弼,字辅嗣,三国魏山阳人。少知名,好论儒道,辞才逸辨,注《易》及《老子》,为尚书郎,年二十余卒。《尚书》为汉孔安国传。孔安国,字子国,受《诗》

历史百科 问近代诗家之著者

问近代诗家之著者学中晚唐者,则有樊增祥、易顺鼎等;学宋诗者,则有陈三立、陈衍等;有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者,则有黄遵宪、梁启超等。

历史百科 《孝经》为何人所作

《孝经》为何人所作司马迁谓《孝经》为孔子自著,孔安国则以为曾子作,司马光、胡寅又以为孔子或曾子门人所记,未知孰是。王应麟《困学纪闻》云:“曾子问孝于仲尼,退而与门弟子言之,门弟子类而成书。”今从此说。

历史人物 南朝梁儒家学者,经学家皇侃简介,撰有论语义疏十卷

皇侃是青州刺史皇象的九世孙。曾任国子助教、员外散骑侍郎。皇侃少好学,师事时之名儒会稽贺塌。精通儒家经学,尤明"《三礼》学"和《孝经》、《论语》。撰有《论语义疏》十卷,略于传统的章句训诂和名物制度,而多

历史百科 十三经

十三经十三经即汇集儒家经典之丛书。主要有《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13部书。经,为书籍之通称,先秦时已有

历史百科 何谓“七经”、“九经”

何谓“七经”、“九经”《后汉书·赵典传》注称:“典,学孔子七经。”是“五经”之外,加以《论语》、《孝经》。唐时以三《礼》、三《传》、《诗》、《书》、《易》九书试士,故名“九经”。褚遂良称谷那律为“九经

历史百科 何谓“十经”、“十二经”

何谓“十经”、“十二经”《南史·周续之传》:续之通五经、五纬,号曰“十经”。《经典释》文谓:六经、六纬为“十二经”。又唐及后蜀《石经》,并于“九经”外,刻《孝经》、《论语》、《尔雅》,亦名“十二经”。

这个大师有脾气

郭忠恕生于五代之初,《宋史》上说他七岁就能读书作文,不到十岁考上了童子举。童子举,也叫童子科,是科举考试中为儿童特设的考试科目,凡十岁以下能背诵任意一种经书,外加《孝经》和《论语》的儿童,都有资格参加

历史百科 何谓科斗文

何谓科斗文汉武帝时,鲁共王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又晋太康元年,汲郡民盗发魏安簷王冢,得竹书漆字科斗之文。王隐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