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马钧勤于钻研
Posted 织机
篇首语: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马钧勤于钻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马钧勤于钻研
马钧勤于钻研
马钧,字德衡,扶风(今陕西兴平)人,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
三国时杰出的机械制造家马钧,从小口吃,不善言谈,但他却善于动脑,喜欢思索,尤其是勤于动手。
青年时代,看到人们用的织绫机十分笨重,操作起来极不方便.工作效率又低,工人花几十天时间才能织一匹绫,他就想:是不是可以改造一下呢?有了这个想法以后,他就一头扎进去了,整天围着机器这里看看,那里摸摸。他发现这种织机之所以笨重,是因为它的蹑太多,如果减少蹑数,织机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变笨重为灵巧。经过反复试验研究,他将织机由原来的五十蹑改成十二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事给马钧很大启发,激起了他对革新创造的探求热情。
从此以后,他时刻注意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一天,他见离自家不远的地方有一片荒地,可以辟作菜园,就决定开垦,可观察一下四周,发现这里地势高于其他地方,若是种菜,水是个难题。为了解决灌溉问题,他尝试着设计了一种新的灌溉机械翻车。
说起翻车,马钧还是受前代的提水工具桔槔和辘轳的启发而研制的。因为这两种工具都只能间歇式地提水,不能连续运动,马钧便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造,使它成为连续运转的提水工具。
有一次,马钧在衙门里和部分官员闲聊时谈到了指南车。当时有人对古代已发明了指南车持怀疑态度,认为书上的记载是不可信的。可是马钧认为:古代很可能造过指南车,只是我们没有深入研究罢了。并说:“其实,造指南车也并不是多么深奥的事。”在场的有些人见马钧口出“狂言”,便冷嘲热讽地说:“先生名钧,字德衡。‘钧’是指器物的模型。‘衡’可以定物的轻重。可你说话连个轻重都不分,难道可以作为模型吗?”马钧见这般人如此尖酸苛薄,就开口答道:“空口争论有什么用,不如试验试验,方可见分晓。”打这以后,马钧在工匠的协助下,开始了艰苦的设计、制作工作。终于有一天,指南车诞生了。马钧用自己的创造实践,赢得了人们广泛的尊敬。
马钧制成指南车不久,有人给魏明帝进献了一种叫作百戏的木偶玩具,设计精巧,造型优美,可惜的是不会动。魏明帝问马钧:“你能使这些木偶人动作起来吗?”马钧自信地点点头。魏明帝就让马钧改制。
马钧用木材做了一个大轮子,平放在地面上,用水利使木轮转动,同时,轮子上设置的木人都一起动起来,有的击鼓吹箫,有的唱歌跳舞,有的跳丸(古代的一种杂技)掷剑,有的爬绳倒立,还有的舂米磨面,斗鸡杂耍,栩栩如生,变化无穷,成为壮观多姿的“水转百戏”。人们称赞他是“天下之名巧”。
马钧的发明创造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几千年来,他的功绩和美名一直被劳动人民所传颂。
◆马钧的“巧”绝不是由于天赋,而是他善于汲取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经验,勤于思索,刻苦钻研,注重实践的结果。
相关参考
中国古代史·历史人物·马钧三国时魏国杰出的机械制造家、发明家。字德衡,扶风(今陕西兴平县)人。曾任博士、给事中。他出身贫苦,善于钻研,勇于实践。他创造提水机具,即翻车,又名龙骨水车。翻车结构巧妙,比原
>马钧> 马钧(生卒年不详),时机械制造家。字德衡,魏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人。曾任博士、给事中。>> 马钧从小有点口吃,不太爱说话,但是他很喜欢思索,善于动脑,同时注重实践,勤于动手,尤其喜欢钻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期魏国人,他是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当中不多见的机械制造家,人们称他为“天下之名巧”。 马钧出生在一个贫穷的乡下家庭,再加上他自幼就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他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期魏国人,他是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当中不多见的机械制造家,人们称他为“天下之名巧”。 马钧出生在一个贫穷的乡下家庭,再加上他自幼就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他平常很少开口说话,只是安
马钧是三国时期最负盛名的机械制造家,诸葛亮可能都比不过他! 马钧家境贫寒,他从小口吃,因此不常说话,而是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动脑动手上面。一开始马钧自己也没有发现自己还有这项特长,他只是善于观察而已
马钧是三国时期最负盛名的机械制造家,诸葛亮可能都比不过他! 马钧家境贫寒,他从小口吃,因此不常说话,而是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动脑动手上面。一开始马钧自己也没有发现自己还有这项特长,他只是善于观察而已
三国人物中文名:马钧别号:马德衡国籍:曹魏民族:汉族出生地:扶风(今陕西兴平)职业:发现家、仕宦重要成就:古代科技史上有名机器发现家之一再现指南车制作翻水车研制“水转百戏图”革新织绫机时代:汉末魏初(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任虎。>提起丝织品,大多数人都会首先想到“绫罗绸缎”,而“绫”既然排在第一位,自然有其独特的价值。“绫”有“素绫”和“花绫”
梅文鼎勤于书卷梅文鼎,字定九,号勿庵,宣城(今属安徽)人。清初著名的天文、数学家,为清代“历算第一名家”和“开山之祖”。梅文鼎是清代著名天文数学家,一生孜孜以求,著书立说,取得了卓越成就。康熙帝赐他“
原标题:毛泽东为何不得不改变文风去钻研韩愈的文章?导语从青年到老年,>毛泽东除研读韩愈的诗文之外,>他还在自己的诗词作品中,>都点化或引用过韩愈的>不少诗文。>毛泽东一生喜欢读书,他对唐代文学家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