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睦邻政策”难掩帝国本性——美国干涉古巴内政
Posted 政策
篇首语: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睦邻政策”难掩帝国本性——美国干涉古巴内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睦邻政策”难掩帝国本性——美国干涉古巴内政
“睦邻政策”难掩帝国本性——美国干涉古巴内政
30年代初期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拉丁美洲各国极其严重的打击,工农业濒于崩溃边缘,商业停顿,各国失业人数的比例高达50%—75%。原来就处于半饥饿状态的工农群众,更陷入朝不保夕的悲惨境地。这时,一向把拉丁美洲视为自己“后院”的美国,在其刚上台的第三十二届总统罗斯福主政下,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对拉美地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渗透,改变了威尔逊、哈定、柯立芝、胡佛历届总统对拉美国家实行粗暴的、公开干涉的大棒政策,宣布对拉美各国实行“睦邻政策”,企图改善美国同拉美的关系,以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但美国在推行“睦邻政策”的时候,也不是绝对不用大棒政策,它对古巴内政的干涉就是一个例证。
古巴是拉美小国,面积仅11万多平方公里。它北距美国的佛罗里达州仅180公里。1901年,古巴宪法会议把美国议员普拉特提出的修正案纳入古巴宪法,其中公开规定美国有出兵干涉古巴内政的权利。1902年5月,古巴宣布为共和国,但其政治、经济仍都依附美国。政治上执政的是亲美的独裁者马查多,经济是典型的殖民地经济。全国甘蔗种植面积占可耕面积的56%,蔗糖出口占输出总额的80%以上。其中2/3的出口输往美国,进口的3/4来自美国,古巴实际上是“美国甘蔗国”。
30年代初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使古巴制糖业遭到沉重的打击,制糖业濒于崩溃,工人失业,饥民遍野。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满腔的怒火指向亲美马查多政权,自1931年至1933年,人民的反抗运动蓬勃开展起来。1933年夏,斗争达到高潮。8月1日,劳动群众在哈瓦那举行了示威游行,马查多下令开枪射击示威群众,于是全国开始总罢工。8月12日,首都卫戍部队军官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马查多独裁政权。美国又马上通过其驻古巴大使,将它新的走卒曼努埃尔·塞斯皮蒂斯扶上台。但人民群众要求经济改革的斗争并未停息。9月5日,身为军人的民族主义者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再次发动政变,推翻塞斯皮蒂斯政权。9月10日,政变的领导人之一格劳·圣马丁教授被推举为总统,组成民主政府。新政府颁布了民主纲领,把主要斗争矛头指向美帝国主义,宣布“古巴是古巴人的古巴”,废除美国强加给古巴的1901年宪法(即列入普拉特修正案的宪法),没收奥连特省的美国糖业公司的财产,停止向美国银行支付债务,同时解散了支持独裁者马查多的政党,并颁布实行8小时工作制的法令等等。
圣马丁民主政府的改革措施触犯了美国垄断资本家的利益。美国政府不顾自己在宣布“睦邻政策”时许下的诺言,不仅拒绝承认圣马丁政府,而且决定进行武装干涉,并收买巴蒂斯塔来取代圣马丁。美国的干涉行径遭到古巴人民的反对。9月14日,古巴共产党组织群众在哈瓦那集会,高呼“不准美国佬干涉!”美国派遣了30艘军舰满载海军陆战队驶入古巴领海,进行军事威胁。1934年1月20日,圣马丁民主政府被推翻,巴蒂斯塔派被扶持起来,由大糖业主卡洛斯·门迪埃塔就任总统,实际上,巴蒂斯塔成了古巴的独裁者。5月29日,门迪埃塔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协议,“废除”圣马丁政府已宣布废除的“普拉特修正案”。从表面上看,美国对古巴主权的限制取消了,事实上,巴蒂斯塔已成了美国控制古巴的工具。
相关参考
1906年9月29日美国武装干涉古巴1906年8月,古巴自由派发动起义反对保守派总统埃斯特拉达·帕尔马连选连任。美国政府利用这一机会,以维护秩序为借口,公然派兵武装干涉古巴内政,1906年9月18日,
1933年3月4日睦邻政策的宣布睦邻政策是美国罗斯福政府所奉行的拉丁美洲政策的俗称。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发表总统就职演说时宣称。“在对外政策方面,应该奉行睦邻政策”1936年9月14日,罗斯福
1933年3月美国在拉美推行“睦邻政策”“睦邻政策”,系美国总统罗斯福在“新政”时期对拉丁美洲国家所推行的一项外交政策。1933年正式提出。1933年3月,罗斯福在其总统就职演说中指出,美国在国际政治
1933年3月4日“睦邻政策”提出1933年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刻,刚刚当选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33年3月4日的就职演说时提出了新的拉美外交政策,他指出:“在世界政治领域里,我将使本国遵循睦
1963年4月3日美国和中美洲内政部长会议召开1963年4月3日,在尼加拉瓜首都马那瓜举行美国与中美洲内政部长第一次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制定和立即执行限制各国国民进出古巴的措施,制止来自共产党国家的
美国牌的绥靖政策——美国通过《中立法》1935年8月31日,美国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通过了《中立法》,这是美国牌绥靖政策的产物。3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在拉丁美洲推行“睦邻政策”;在远东继
1959年1月古巴取得革命胜利,建立了临时政府。2月16日卡斯特罗被任命为总理。古巴政府执行反帝的民族主义政策,没收帝国主义在古巴的非法资产,接管了美国在古巴的电话公司和征收了美国在古巴的全部企业。政
1979年3月28、29日,美国国会众参两院分别正式通过,4月10日由美国总统卡特签署生效的美国与台湾关系的立法议案。此法的内容严重违背了中美建交协议和国际法基本原则,露骨地干涉中国内政。列有“保证台
1936—1939年不干涉政策“不干涉政策”,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法国、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以“不干涉”或者“中立”为名,牺牲中小国家利益,纵容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并从中渔利的政策。1936
1955年《福摩萨决议案》美国国会在1955年通过的进一步强化美国对中国领土台湾的军事占领和干涉中国内政的决议案。1954年美国和台湾蒋介石政权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之后,1955年1月24日,美国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