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从战争走向和平——波黑签署和平协议
Posted 战争
篇首语: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从战争走向和平——波黑签署和平协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从战争走向和平——波黑签署和平协议
从战争走向和平——波黑签署和平协议
波黑和平协议在巴黎正式签署
1995年12月14日,巴黎气温很低,寒风刺骨,但富丽堂皇的爱丽舍宫却鲜花绽放,春意盎然。在法国总统希拉克、美国总统克林顿、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等人的陪同下,波黑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和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在这里隆重举行《波黑和平协议》正式签字仪式。签字后,三位总统互相握手,脸上露出了笑容。华丽的节日厅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在签字仪式上,作为东道主的法国总统希拉克致辞说,由于国际社会和前南冲突各方的共同努力,今天实现了“和解”,给医治“发生在欧洲心脏地区的创伤带来了希望”。他呼吁冲突各方结束“战争和仇恨”的历史,书写和平的新篇章。签字的三位总统也发表了讲话,表达了尊重这一协议、致力维护和平和睦邻关系的共同愿望。伊泽特贝戈维奇说,在这场冲突中,“没有胜者,亦没有败者”,他希望保持一个“统一的波黑”;图季曼说,签订协议是一个“历史事件”,克罗地亚将尽力落实;米洛舍维奇说,战争造成极大的破坏,抹去心灵上的伤痕还需时日。但他相信,波黑人民将会迎来和平、安定的生活。
历史不会忘记12月14日这个日子。饱受多年战争之苦的波黑人民,终于摆脱了战争的阴霾,迎来了和平的曙光。自1992年内战爆发以来,波黑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共有20万人死亡,近200万人流离失所,35%的道路被毁,40%的桥梁被炸,1/2的学校被破坏,2/3的住房不能居住,波黑的工业产值比战前减少了95%。
为结束波黑战争,国际社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推动冲突各方达成过数十个停火协议,提出过各种各样的和平方案。然而,和平进程极为艰难。究其原因,从波黑内部看,历史上这一地区的各种矛盾本来就错综复杂。随着冷战的结束,长期以来被掩盖着的民族、领土和宗教纠纷日益表面化,多年内战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些矛盾。从外部看,一些大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利益各不相同,有的甚至直接插手其间,在推动波黑走向和平的过程中,彼此立场很难协调,有时甚至相互拆台。有的大国居然还把自己的利益置于波黑和平之上。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国际调停不断,但冲突各方长期达不成协议。波黑一直是打打谈谈,谈谈打打,战乱不已。
进入1995年,波黑持续多年的僵持局面逐渐被打破。一是克罗地亚共和国收复西斯拉沃尼亚、克宁等塞控区后,参与解决前南危机的影响力上升,从而确立了前南地区克、塞、穆三足鼎立之势。二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外交斡旋,一步步取得突破性进展。前南三国外长先是9月8日在日内瓦,后于9月26日在纽约,就解决波黑冲突和未来波黑宪法达成了原则性协议。接着,波黑穆克联邦和波黑塞族又在10月5日达成了为期60天的停火协议。11月1日,南联盟、克罗地亚、波黑三方首脑谈判终于如期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举行。11月21日,前南三方终于达成并草签了结束波黑战争和实现全面和平的协议。
波黑和平协议规定:(1)波黑仍作为主权国家保持统一,由占51%领土的穆克联邦和占49%领土的塞尔维亚共和国两个实体组成。(2)建立中央执行主席团,由穆克联邦推选2人和塞尔维亚共和国推选1人组成,3人轮流主持主席团工作;成立两院制的波黑议会;设立中央政府、宪法法院和中央银行。(3)萨拉热窝作为首都保持统一和完整,目前的各族控制区统一归穆克联邦管辖。(4)穆斯林飞地戈拉日代通往萨拉热窝的走廊由目前的3.5公里拓宽至5公里;波黑东北部联结东部和西部塞族控制区的通道维持现状,位于通道上的布尔奇科市的地位一年之内由国际仲裁决定;沿萨瓦河的波萨维纳走廊的大部分地区和重要城镇仍归塞族控制,穆克联邦控制区由1个增至2个,波黑穆斯林拥有萨瓦河的使用权;现为波黑克族占领的姆尔科尼奇格勒镇及其周围山区划归塞族。(5)两个实体均可保留自己的军队。双方军队一个月内撤至停火线己方一侧,重武器120天内撤回军营。两个实体边界线两侧各设立2公里宽的隔离区。(6)难民有返回家园和在波黑全境自由迁徙的权利,并有权参加选举。(7)部署由北约指挥的6万名维和部队。从中可以看到,代顿协议还只是个框架性文件,在关系到波黑未来的一些根本问题上缺乏明确的规定,还留有隐患。波黑塞族和克族对协议中的某些条款,至今尚未接受。妥善安置难民和重建波黑,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因此,执行和落实协议不会一帆风顺,波黑和平目前还是脆弱的。
但是,在代顿达成而在巴黎正式签署的波黑全面和平协议,毕竟是波黑从战争走向和平的一个重要契机,对整个前南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产生积极影响。一位波黑记者说:“我们珍惜今天,因为它来之不易;我们更加热爱未来,我们将加倍努力重建家园。”他道出了波黑400多万人民的心声。诚然,在执行和平协议的道路上,一定还有坎坎坷坷,但“战争与仇恨”的一页毕竟翻过去了。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北爱尔兰和平初显曙光——英国、爱尔兰政府与北爱签署和平协议
北爱尔兰和平初显曙光——英国、爱尔兰政府与北爱签署和平协议1998年4月10日,历时22个月的北爱和谈终于取得重大突破,一项结束北爱长达30年流血冲突的历史性的和平协议在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签署。这
中东和平进程出现新希望——巴以签署怀伊协议克林顿、阿拉法特、内塔尼亚胡与侯赛因在签字仪式上握手互相祝贺1998年,巴以和谈几经曲折和协商,终于在10月间达成了怀伊协议(又译怀河协议)。这一协议进一步确
墨西哥 墨西哥·1992年1月16日萨尔瓦多政府与反政府武装在墨西哥城签署和平协议
1992年1月16日萨尔瓦多政府与反政府武装在墨西哥城签署和平协议1992年1月16日,萨尔瓦多政府与游击队组织法拉本多·马蒂民族解放阵线在墨西哥城查普尔特佩克公园的城堡中签署了历史性的和平协议,从而
和平总比战争好——柬埔寨签署和平协定西哈努克返回金边受到欢迎1991年10月,经过国际社会和柬埔寨各方的共同努力,旷日持久的柬埔寨问题终于在全面政治解决的道路上克服重重障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进展。
历史百科 1988的12月13日《布拉柴维尔协议议定书》签署
1988的12月13日《布拉柴维尔协议议定书》签署为解决安哥拉和平及纳米比亚独立问题,在美国出面调解下,安哥拉、古巴、南非和美国四方从1988年5月起共举行了10轮谈判。在此基础上,1988年12月1
兄弟失和兵戎相见——波黑爆发内战萨拉热窝一群要求和平的示威者遭枪击后四处躲藏1992年是南斯拉夫联邦战火不断、走向彻底解体的一年。1991年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两个共和国因宣布独立而引发的内战又在波斯
两敌手“化剑为犁”——埃以签署和平条约1979年3月26日,埃及和以色列之间长达30多年的战争状态终告结束。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在白宫正式签署了《埃及—以色列和平条约》。美国总统卡特也在和约
历史百科 1987年11月29日拉美8国集团签署阿卡普尔科协议
1987年11月29日拉美8国集团签署阿卡普尔科协议全名为《为争取和平、发展与民主的阿卡普尔科协议》,由墨西哥、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巴拿马、厄瓜多尔、玻利维亚、智利等8国于1987年11月29日
日本 日本·1978年8月21日日本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1978年8月21日日本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指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以来双方缔结的和平友好条约。早在中日恢复邦交之前,周恩来总理就提出,为使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单纯宣布战争状态的结束是不够的
1958年1月20日《日本-印度尼西亚和平条约》签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日本与印度尼西亚外交关系中断。1951年《旧金山和约》签订后,日着手恢复与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战争赔偿问题是日-印尼关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