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地质学的一次革命——地球板块构造学说问世
Posted 板块
篇首语: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地质学的一次革命——地球板块构造学说问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地质学的一次革命——地球板块构造学说问世
地质学的一次革命——地球板块构造学说问世
今天的地球外表,是由7大洲4大洋组成的。那么这样的地球外貌是怎样形成的呢?这长期来一直是地球物理学家感兴趣的问题。人们提出各种假说和理论,但直到1967年地球板块构造学说问世,才比较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地球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12年,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最先提出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来只有一个大陆,后来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的引潮力的作用,大陆破碎并开始漂移,形成现在的地球外貌。大陆漂移说,从地图上看很像是这么回事,但是它没有从地球的内部构造来解释地表的形成原因。只讲外因,不讲内因,而内因却是事物变化的根源,因此,大陆漂移说还不能令人信服。1961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等人提出了海底扩张说。它从地壳下面的地幔软流圈对流运动的角度解释了海底地貌的成因。海底扩张说,找到了地球外表形成的内因,这是它的一大贡献。但是它只是解释了海底地貌的成因,而没有说明包括大陆在内的整个地球地貌的成因。不过,这离地球板块构造学说已经很接近了。
1965年,加拿大地球物理学家威尔逊提出了含义为“板块”的概念。1967年,法国地球物理学家勒皮雄和美国的摩根、英国的麦肯齐,运用这个概念,正式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这一新学说,7月7日首次在美国《纽约时报》上披露出来,8月6日正式在权威的《自然》杂志上公诸于世。
板块构造说,在确立和划分地球的板块时,受大陆漂移说影响,在解释这些板块是怎样运动形成地球外貌的原因时,也吸收了海底扩张说的成果。板块构造说认为,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圈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分为若干个板块,根据有影响的勒皮雄的观点,分为6大板块,即: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南极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在这些板块底下存在着地幔层软流圈的热对流运动,这些热对流运动带动了漂浮在上面的各个板块的运动,促使板块之间拉开、碰撞或水平错动。在底下的热对流上升处,上面的板块之间就会拉开,形成世界裂谷;在热对流下降的地方,板块之间就会碰撞,结果或者是板块双方互不相让而隆起形成山脉,或者是一方投降,败倒在另一方的脚下;形成深海沟、岛弧、大陆边缘山谷,或内陆弧形山脉与很深的山前凹陷等;在两股热对流沿着不同的方向运动的地方,板块之间就会水平错动,发生破裂和漂移。可见,板块构造学说相对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而言,能够更好地解释地球外貌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为了证实板块构造说的科学性,地质学家们进行了实地勘察和统计分析。从1967年起,英国一些研究者运用复杂的激光系统测量了冰岛的地表移动情况,发现在几年之内,他们在冰岛树立的各个标杆之间相互移动了5—8厘米。在对1970年的地震数据统计分析中,发现阿留神海沟每年要移动6.7厘米,千岛海沟达13厘米,汤加海沟为5.3厘米,智利海沟是6.1厘米。这些考察和分析,充分证明了板块构造说的科学性。
加拿大的威尔逊教授高度评价了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意义,认为板块构造说在地质学上犹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是“地质学的一次革命”。
板块构造说也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它为地震预测、矿产探测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相关参考
按板块构造学说,雅鲁藏布江谷地正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相碰撞的缝合线位置,这里又由于处在地球上最年轻的剧烈隆起区,所以构造活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此外,谷地除了东西向的断裂外,还有南北向的断裂,为岩浆和
地质:泛指地球的性质和特征。主要是指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发育历史等,包括地球的圈层分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岩石性质、矿物成分、岩层和岩体的产出状态、接触关系,地球的构造发育史、生物进化史、气
·郭令智郭令智,地质学家、地貌学家、大地构造学家、地质教育家。早年对四川、南沙、山西等地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研究作过贡献,尤其对南沙群岛珊瑚礁成因研究有开创性意义。长期从事大地构造学、特别是板块构造的
·张文佑张文佑,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地学哲学家,地质教育家,他创立“断块构造学说”,被地质界公认为“中国五大地质构造学派之一”的代表人物,他主编的《中国大地构造图》和《中国及邻区海陆构造图》享誉海
什么是地质历史地质历史就是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的历史。一般把地质历史分为:太古代(地球诞生—距今25亿年)元古代(距今25亿年—距今5.4亿年)古生代(距今5
·马杏垣马杏垣,构造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他在构造地质学、前寒武纪地质、变质岩构造解析、岩石圈动力学和地震地质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在构造地质学领域,从小构造、区域构造到大地构造都有深入研究和著述,
·陈国达陈国达,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1956年他创建大地构造新理论——地洼学说,提出了大陆地壳第三构造单元活化区(地洼区)概念和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以及地壳演化——运动综合构造单元壳体概念和地幔
黄汲清,仁寿县人,生于晚清时期,为近代著名大地构造学家、石油地质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九三学社第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届常务委员。黄汲清被誉为地质学界的一
第一次地震发生在上午11:58,来自东京以南30英里的佐贺米湾海底6英里处的地震断层。菲律宾洋板块的一个60×60英里的部分破裂,向欧亚大陆板块冲去,释放出巨大的构造能量。在日本最大的港口横滨(Yok
历史上的一场泳装革命——比基尼泳衣问世比基尼原是岛名。该岛是位于中太平洋马绍尔群岛中拉利克链环礁西端的珊瑚岛,原属美国托管。1946—1958年间,美国将比基尼岛作为核试验基地,先后进行了空中、水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