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复制技术的巨大革新——卡尔森发明静电复印术

Posted 静电

篇首语: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复制技术的巨大革新——卡尔森发明静电复印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复制技术的巨大革新——卡尔森发明静电复印术

复制技术的巨大革新——卡尔森发明静电复印术

1938年10月22日,美国物理学家卡尔森取得了世界上第一张成功的静电复制品,从而发明了静电复印术。

在静电复印术发明之前,复制主要是依靠照相或摄影装置,然而这些方法却受到许多限制:要使用湿的化学剂;能够使用的原版的种类有限;还需要相当熟练的操作者。正是这些限制使在美国纽约的一个专利公司工作的物理学家切斯特·卡尔森得出这样的结论:真正的解决办法是把静电学和光电导性原理结合起来。

从事专利工作的卡尔森,早在1934年就开始寻求以快速方便的方法复制线条图和文本。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研制出一台现代复印机的最初式样。

起初,当卡尔森向别人推荐这种复印机时,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这一革新的巨大意义。在此后的时间里,卡尔森仍然默默无闻地刻苦钻研,结果,他发明了一种电子照相术。其原理是:采用一种光导体(一种具有光敏感性的半导体),受光照射时,光导体带电,曝光物形成图像。然后通过放电,与吸附在残余电荷遗留处的尘埃接触,使这些尘埃转移到相纸上,经过加热或其他方式固定图像。这一突破,使卡尔森成了一名真正的发明狂,他不由自主地将整个生命献给了发明事业。

1937年,卡尔森第一次向专利局申报这项专利。但是他没附送复印图样,因为他当时根本不曾获得清晰的复印图像,只是在一张普通蜡纸上影印出模糊不清的图像。遗憾的是,当时无人重视这一潜能无穷的事实。好在卡尔森本人坚信不疑,反复改进工艺,并于1938年10月22日用静电印刷术复制了“10-22-38Astoria”的字样,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复制,他取得了第一张成功的静电复制品。1939年4月4日,卡尔森提出第一项专利申请,并于1940年11月16日,获得了关于自动复印机的另一项专利。

在此后的岁月里卡尔森在为他的专利技术寻找赞助人时遇到了麻烦。他先后被20多家大公司拒绝,没有人对此存在幻想,这些大公司的兴趣已转向柯达照相术或化学复制法,都不愿意冒风险投资开发静电复印术。值得庆幸的是,纽约罗彻斯特一个非常关键的小厂商哈洛伊德公司(即现在的施乐公司),加入了这一行业。1946年,富有远见的哈洛伊德公司领导人威尔逊和德塞奥尔来到巴特莱研究所,洽谈技术转让事宜,同意每年拨款2.5万美元开发卡尔森发明的静电复印术。从那以后,威尔逊引导公司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克服了财政和技术上的重重困难,于1948年10月22日(首次进行静电印刷复制后的10年)举行的美国光学会的年会上,对静电印刷术进行了首次公开的演示。

1960年,第一件施乐复制品问世。随后,经过不断改进,已形成系列化的施乐静电复印机产品。

相关参考

知识百科 复印机面前的憾事

复印机面前的憾事许多科技史文献都记载着,1937年美国发明家切斯特·卡尔森(J.F.Carlson)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干式静电复印机——静电技术的又一重要应用。也有不少科技史文献记载着,美国赫洛伊德公

从 ”还原焰”的使用说起,谈谈我国古代治金术发明与制陶术的关系

冶金和制陶都是一种高温物理化学过程,在人类早期生产技术中,这两项技术间的关系是较为密切的,古人也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我国古籍中所谓「”陶铸”、「”陶冶”之说,便是这一认识的一种反映。如《墨子・耕柱》:

知识百科 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纺织方面在纺织和化纤制品中添加纳米微粒,可以除味杀菌。化纤布非常结实,但有烦人的静电现象,加入少量金属纳米微粒就可消除静电现象。由于真丝和羊毛在不改变其性能的情况下能防水和防污,而且能够使衣服

现代技术无法复制

经常说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且说这句话的时候总是底气十足,的确是这样,作为一个中国人小编曾无数次为我们厚重的文化底蕴而自豪,这些自豪感都来源于我们独一无二的文明。​古人很多技术都值得我们佩服,即使在

历史人物 保罗萨缪尔森三大发明 经济学保罗萨缪尔森 萨缪尔森经济学读后感

中文名:保罗·萨缪尔森外文名:PaulASamuelson别名:保罗·萨缪尔逊国籍:美国出生地:印第安纳州盖瑞市出生日期:1915年5月15日逝世日期:2009年12月13日www.cha138.co

历史百科 雕版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很早就有了印章和拓石等复制文字和图画的方法。这些方法的融合,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技术条件。雕版印刷术的工艺大致是:先在尺寸相等的木板上抹上一层浆糊或胶质,然后把有

二战后的英国航母技术革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开始裁减了大批舰艇。皇家海军渐渐从具有全球部署能力的远洋海军,转型为一支承担区域防务的二流舰队。但装备数量的裁减,并不意味着海军思想和技术革新的落后。恰恰相反,英国在军事思想

历史秘闻 二战后的英国航母技术革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开始裁减了大批舰艇。皇家海军渐渐从具有全球部署能力的远洋海军,转型为一支承担区域防务的二流舰队。但装备数量的裁减,并不意味着海军思想和技术革新的落后。恰恰相反,英国在军事思想

世界历史 巨大的伤亡促进了军事革新

长期的堑壕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主要的军事特点。战争爆发后不久便从机动战转入阵地战,西线形成了400多英里长的筑垒堑壕系统。整个战争期间,每一次交战都是一场可怕的屠杀和巨大的消耗,每一次正面突破防线的企

知名人物 余贤廷人物简介

·余贤廷余贤廷,染整工程技术专家。刻苦自学,通晓六国外语。长期从事染整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对提高凡拉明蓝布的品质、研发防静电剂和防静电整理、羊毛针织绒双氧水快速漂白、分散/阳离子染料同浴连续染色助剂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