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国境线向西推进——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Posted 政府
篇首语: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国境线向西推进——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国境线向西推进——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国境线向西推进——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斯大林当时曾判断战争不会这么早爆发
从1939年9月—1940年8月,苏联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被称为“东方战线”的新西部边界线。
1939年9月29日,苏联政府与爱沙尼亚签订互助条约;同年10月5日,与拉脱维亚签订互助条约;10月10日,又与立陶宛签订互助条约。苏联与上述三个国家所签订的互助条约,内容基本相同,即条约规定苏联在三国境内有驻军的权力,并割让这三国的部分领土以供苏联修筑海、空军基地之用。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摆脱德统治而取得独立权的。1920年,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曾一度承认三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于1926年、1932年和1933年分别与三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但是到了1940年6月,正是西线法国败亡之时,苏联政府分别照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要求改组三国政府并提出这三国的领土应让苏军自由通行。由于苏军早在1939年10月以后已在三国占有军事基地,故三国政府这次也只得同意苏联政府的要求。这样,苏军事实上占领了三国。
此后,三国政府和议会根据苏联的意向进行改组。1940年7月14日,三国议会又同时举行议会选举,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并“要求”加入苏联。同年8月初,苏联最高苏维埃“同意”三国加入苏联的“要求”,从此,这三国便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波罗的海东岸进入了苏联版图。
与此同时,1940年6月26日,苏联照会罗马尼亚政府,要求将比萨拉比亚“归还”苏联,并将罗马尼亚的北布科维纳“移交”给苏联政府。
比萨拉比亚于1812年曾被沙俄吞并,北布科维纳也曾被奥匈帝国占领。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罗马尼亚政府已经收回了这两块土地。这次罗马尼亚政府接到苏联照会,当即婉言拒绝苏联这一要求。但是,尔后罗马尼亚政府经受不住苏联政府对它的压力,又得不到德政府的支持,所以最后只得“同意”。
1940年6月28日,苏军开入罗马尼亚这两个总面积达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达350万的地区。同年8月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和政府将比萨拉比亚并入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同时将罗马尼亚的北布科维纳并入苏联的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如此,苏联在一年时间里将它的西部国境线向西推进了二三百公里。
相关参考
浅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东方战线”的利弊得失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三章曾提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东方战线”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但叙述较
浅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东方战线”的利弊得失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三章曾提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东方战线”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但叙述较
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位于欧洲的东半部和亚洲的北部、中部,领土面积2240万平方公里,其中1/4的领土在东欧,3/4的领土在北亚,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境线总长6万公里,其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作者:毅品文团队凯风,无授权禁转二战欧洲战场上以苏联与西方盟国会师德国境内并将其一分为二告终。苏联与美英各自主导建立了分属东西方阵营的东德、西德两个国家。在各种宣传资料中,苏联与
将战争推出国境去——苏军“十次突击”1944年1月中旬开始,在北起巴伦支海南到黑海大约4500公里的战线上,苏军对德军连续实施了十次歼灭性打击。这就是苏联卫国战争中著名的“十次突击”。1943年,苏联
驱赶德军的国境线作战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转折时期,苏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了把德军全部彻底赶出苏联领土,苏军从1944年1月开始,在大约4500公里的战线上,连续对德军及其仆从军发起十大战役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高举着伊斯兰的旗帜开始征服北非,642年他们征服埃及,然后向西推进,647年征服的黎波里,结束了第一次征服。20年后,阿拉伯人在将领奥克巴率领下再一次征服北非,这次他们一直推进到摩
说起“131”这个名称,颇有一番来历。早在60年代的珍宝岛战争以后,当时的苏联在边境线上陈兵百万,对我国虎视眈眈。为反对侵略战争,中国最高当局决定在华中腹地修建一座防核战争地下指挥部,以备战时急需
说起“131”这个名称,颇有一番来历。早在60年代的珍宝岛战争以后,当时的苏联在边境线上陈兵百万,对我国虎视眈眈。为反对侵略战争,中国最高当局决定在华中腹地修建一座防核战争地下指挥部,以备战时急需
1990年3月14日苏联建立总统制1990年2月,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首次公开提出建立总统制的问题。2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会议一致“赞同在苏联建立民主总统制政权”。2月27日,苏联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