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驱赶德军的国境线作战计划
Posted 战役
篇首语: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驱赶德军的国境线作战计划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驱赶德军的国境线作战计划
驱赶德军的国境线作战计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转折时期,苏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了把德军全部彻底赶出苏联领土,苏军从1944年1月开始,在大约4500公里的战线上,连续对德军及其仆从军发起十大战役,对侵略军实施著名的十次打击。
第一次打击是苏军发动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目标是彻底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歼灭苏德战场北翼的德军集团。这次战役,苏军投入列宁格勒方面军、沃尔霍夫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的第2方而军的8个集团军,约125万人。与之相对峙的是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2个集团军,约74万人。经过一个多月的酷战,全歼德军3个师,击溃23个师,苏军向西推进220至280公里,彻底解除了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围困。
第二次打击是苏军发动的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战役,目标是解放马克兰这一重要经济区和战略区。苏军投入乌克兰第1、2、3、4方面军,约220万人。固守这一地区的德军是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约180万人。战役在1300多公里宽的正面和500公里的纵深内展开,从1941年1月24日开始,到3月6日止。共歼灭德军66个师,解放了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在400公里宽的正面战线上,使德军败退到国境线边上,实施了卫国战争以来第一次重大的战略突破。
第三次打击是苏军发动的敖德萨战役,目标是彻底解除德军对苏军南翼的威胁。德军是A集团军群所属的6个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苏军是乌克兰方面军。战役从3月26日开始,到4月14日止,共歼敌37000人,战线向前推进了180公里,解放了尼古拉耶夫州和敖德萨州。
与此同时,苏军还发动了克里木战役。苏军以乌克兰第4方面军和独立海滨集团军为主,黑海舰队和亚速海区舰队进行支援,共47万人。固守的敌人是德军第17集团军下辖5个德国师和7个罗马尼亚师,共195000人。从4月8日到5月12日,歼敌14万多人,全部解放了克里木半岛。
第四次打击是苏军发动的卡累利河战役,目标是迫使芬兰退出苏德战争。卡累利河是苏芬1940年确定的边界线,沿卡累利河地峡,苏芬边界线约1000多公里。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芬兰政府参加了德国侵略集团,德、芬军队越过卡累利河,进到1939年苏芬旧的边界线,对苏军北翼构成严重威胁。
这次战役从1944年6月10日开始到8月9日结束,苏军集中了45万人,1万门大炮、800多辆坦克和1500多架飞机,对芬兰军队施行猛烈突击,连续突破敌人的防线。7月底,苏军推进到苏芬国境线,9月初,芬兰退出苏德战争。这一战役进一步改变了苏德战场北翼的战略态势,为尔后苏军在波罗的海沿岸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五次打击是苏军发动的白俄罗斯战役,目标是歼灭白俄罗斯境内的德国军队。这次战役的代号为“巴格拉季昂”。固守德军120万人,各种大炮95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900辆(门)、飞机1350架。苏军的总兵力240万人,各种大炮364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5200辆(门)、飞机5300架。整个战役从6月23日至8月29日结束,共歼灭德军54万多人,给予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以毁灭性的打击,战线向西推进了500至600公里,解放了白俄罗斯全部领土及波兰东部地区,逼进了波兰首都华沙。
第六次打击是苏军发动的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目标是解放西乌克兰和波兰东部,在维斯瓦河西岸建立巨大的登陆场,为尔后进攻华沙和伯林创造条件。这次战役,苏军调集了82个步兵师和骑兵师、10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4个独立坦克旅和机械化旅,共120万人,德军是北乌克兰集团军共90万人。战役从7月13日至8月末,苏军共击溃23个德国师,全歼13个师,在维斯瓦河西岸建立了一个宽75公里、纵深55公里的桑多梅日登陆场,取得了重大胜利。
第七次打击是苏军发动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目标是解放摩尔达维亚,迫使罗马尼亚退出苏德战争。这是苏联和罗马尼亚边境的一次大战役。苏联的总兵力为125万人,德军90万人。从8月20日至29日,苏军共歼灭德军22个师,俘虏22.8万人,导致德军南翼防御的崩溃。罗马尼亚政府也退出了法西斯联盟,并于8月24日向德国宣战。
第八次打击是苏军发动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战役,目标是解放波罗的海沿岸各加盟共和国。苏军有90万人,德军73万人。从9月14日至11月24日,苏军共击溃德军29个兵团,解放了波罗的海沿岸大部地区。
第九次打击是苏军发动的攻占南、匈、罗、捷部分地区的战役,目标是解放南斯拉夫、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部分土地,从东南方面缩小对德国的包围圈。苏军投入战斗的是乌克兰第1、3、4方面军、罗马尼亚第1、4集团军、南斯拉夫第3集团军、保加利亚第3集团军。德军是A集团军群所属的20个师、南方集团军群所属的36个师、F集团军群的26个师,共82个师。战役从1944年9月28日至1945年2月13日止,共歼灭敌人35个师。先后解放了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及其他大部领土。匈牙利各民主团体组成了临时政府,并于1944年12月28日对德宣战。
第十次打击是苏军发动的佩特萨莫——莫尔克内斯战役,目标是把德军从苏联的北极地区全部赶出去。苏军参战的是卡累利河方面军第14集团军和北方舰队,德军固守部队是山地第20集团军所属山地步兵第19军。战役从1944年10月7日开始,到10月底,共歼敌军3万多人,击沉敌舰156艘,战线向前推进了150多公里,解放了挪威。
相关参考
1944年秋,盟军第15集团军群突破哥特防线后,因人员、弹药不足和天气恶劣被迫于同年12月转入防御,与德军“C”集团军群在科马基奥湖、韦尔加托、维亚雷焦一线对峙。德军“C”集团军群(辖第10、第14集
进抵奥得河奥得河处于波兰境内,是德军东线的最后一道防线,突破这道防线,就可以直接向德国首都柏林挺进。为防守这道防线,德军修筑了坚固的工事,由A集团军群56万人驻守。苏军的反攻部队越过波兰国境线后,由朱
1914年4月“霞飞作战计划”受挫因其为法国军队总司令霞飞制定,故名。又因其为法国为进行战争所制定的第17个作战计划,又称“第17号计划”。该计划预计战争爆发后俄军会在东线进攻,西线德军最多不超过68
1940年5月10日“皇家海军”作战计划英法两国于1939年11月制定的用漂浮水雷投入莱茵河,让水雷顺流而下,破坏敌军的桥梁和船舶的作战计划。1940年5月10日,自德军西线进攻起,“皇家海军”作战计
1941年5月20日至6月1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巴尔干战役中,德军为夺取克里特岛而于实施的战役。战役代号“水星”。德军统帅部在占领希腊后决定攻占克里特岛,因该岛对夺取地中海东部和爱琴海的制海权具有重
史里芬计划的破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攻击重点是法国和俄国。德军的战略计划,是早在1905年德军参谋总长阿尔弗雷德·史里芬制订的。这便是著名的“史里芬计划”,在战时由史里芬的弟子和继任者“小毛奇”
解放军七次出境作战:没占领别国一寸领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主权,先后7次跨出国境线作战。 7次出境作战,人民解放军完成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主
解放军七次出境作战:没占领别国一寸领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主权,先后7次跨出国境线作战。 7次出境作战,人民解放军完成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主
1984年12月26日美日联合作战计划方案为进一步加强美日之间的军事合作,增强在太平洋地区联合作战的能力,1984年12月26日,日本自卫队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渡边敬太郎和驻日美军司令爱德华·蒂西埃在日
德军“黄色方案”1940年2月24日,德军正式确定了进攻西欧的“黄色方案”,亦称“镰割计划”。主要内容是:德军以部分兵力向比利时进攻,吸引英法盟军进入比利时境内;以部分兵力向马奇诺防线佯攻,钳制住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