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史里芬计划的破灭
Posted 列日
篇首语: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史里芬计划的破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史里芬计划的破灭
史里芬计划的破灭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攻击重点是法国和俄国。德军的战略计划,是早在1905年德军参谋总长阿尔弗雷德·史里芬制订的。这便是著名的“史里芬计划”,在战时由史里芬的弟子和继任者“小毛奇”(约翰内斯·毛奇,系“老毛奇”——卡尔·毛奇之侄)作了部分修改。
史里芬计划的战略思想是,采取“速决战”方针。假设德军同时在东西两线对俄法作战时,德军先在东、西两线左翼(南段)固守;集中优势兵力,在4~6周内假途比利时迂回至法军后方将其击溃,然后回师东指,与俄军交锋,在三四个月内获胜并结束战争;力求避免在两线同时作战。
制订这个战略计划的主要依据是:法国早就在法德边境构筑了众多而坚固的堡垒,正面进攻很难突破,而作为中立国的比利时其边境防卫力量和设施极其薄弱;加之比法边境并不设防,因此绕道比利时,可以轻而易举地突破德比边界,然后长驱直入法境。
大战开始时,德军70多个师由小毛奇将军指挥。1914年8月4日,德国先头部队——第一、二集团军由埃米希统率突破比利时边境,直扑列日要塞,企图打通进军法国的道路。
德方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力量,根本没把比利时放在眼里。埃米希以为比军会不战而降,所以便派出使者打着白旗去要塞,盛气凌人地要求守卫列日要塞的比军开关投降,让德军通过。使者傲慢地对比军指挥官勒芒将军代表说:“如果贵军不予抵抗,打开要塞大门让我军通过,我们将保护你们的‘军人荣誉’;假如你们拒绝这个要求,我军不得不对你们的要塞和城镇进行炮轰和空袭!”
勒芒将军的代表义正辞严地谴责了德方公然违反了1907年《海牙公约》关于“中立国的领土不可侵犯”的国际公法的行径。毫无惧色地答复德军使者说;“按照国王陛下旨意,我军将坚守要塞,决不投降!”
蛮横无理的要求被拒绝后,德军将领们恼羞成怒,立刻下令用大炮猛轰要塞炮台和列日镇,并派飞机投弹轰炸。随后德军便潮涌般地冲向炮台,一次接着一次,但都被比军的猛烈火力所击退。德军伤亡惨重,东西两炮台前尸体枕藉。血肉模糊。这个结果,是德军指挥者始料不及的。原来,比利时王国,虽然仅有16万军队,但列日要塞却有4万精兵据守。要塞四周矗立着12座高大的钢筋混凝土炮台,装备着装甲炮塔,塔上配备8英寸口径的大炮和重机枪,共400余件。每个炮台掘筑深达30英尺的防护壕沟。夜间探照灯不停地四下搜索,而且重炮和灯具在必要时都可降至地下,真可谓固若金汤。
由于一个炮台也没有拿下,德军改变了战术。次日深夜,德军第二集团军副参谋长鲁登道夫,亲自带领一个步兵旅,采用穿插渗透战术偷袭列日镇。他们从东西两炮台间的空虚处展开攻势逐步深入,于8月7日占领列日镇。然而列日四周的12个炮台仍在顽强抵抗,使德军无法前进。直到10日,德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夺取了两个炮台。
为了尽快排除障碍,德军调来了16.5英寸的巨型攻城榴弹炮,用以轰击尚在比军手中的10个炮台。这种榴弹炮为当时德军所独有,炮弹重达1吨,射程达9英里。炮弹不仅大,而且是装有定时信管的穿甲弹,穿透射击靶物后定时爆炸,所以杀伤力甚强,威力巨大。巨炮连续轰击数日,终于摧毁了所有的炮台。8月16日德军占领列日要塞,勒芒将军受伤被俘。
德军攻克列日要塞后,旋即西指,直扑比京布鲁塞尔,并于8月20日攻陷该城。德军按“史里芬计划”分五路向法国北部挺进。
法军总司令霞飞·约瑟夫·雅克·塞泽尔将军得悉德军自北线侵入法境的消息后,竟然喜出望外。原来他想乘此机会从东北方向攻入并收回在普法战争中被普鲁士夺去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根据他掌握的情报,大部分德军经比入法,而该地区仅剩下两个集团军了。于是霞飞便挥军攻入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进展很顺利,因而喜不自胜。霞飞压根没有料到,原来这是德军的一个计策,他们佯败后退,目的是诱敌深入,然后围而歼之。果然正当法军得意地向前推进时,突然遭到德军的伏击。由于德军势大,法军全线溃退。随后便是接二连三的失利:驰援蒙斯的英国远征军遭到德第一集团军的猛烈阻击,英军寡不敌众,业已溃退;法第三、四集团军与德第三、四集团军遭遇,血战3天,法军败退并南撤;德军前部进展顺利,近逼巴黎(距巴黎仅有15公里)……
德法开战不到10天,德军5个集团军长驱直入法国心脏地区,巴黎形势岌岌可危。法国人心惶惶,朝野惊恐万状。9月3日法国政府被迫迁往西南部的波尔多城。从8月4日至24日德法双方共投入350万兵力,伤亡者数以万计。
德军参谋总长小毛奇被胜利冲昏头脑,有些得意忘形了。他以为“史里芬计划”很快即可实现。他急于事功,分兵几路对法军展开全面进攻。然而,俄国人抓住了“史里芬计划”的弱点,于8月17日乘虚攻入德国东部,牵制了西线德军,并以优势兵力迫使德军后撤。德军被歼近万人。小毛奇不得不抽出两个军的兵力增援东线。实际上,这种新的战略布置,背离了“史里芬计划”中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宗旨,乱了阵脚。这样一来,德军在西线(右翼)的兵力从16个军减少到11个军,从而在数量上处于劣势。
法军虽然初战失利,节节败退,但其主力未受重创。霞飞将军敏锐地发现了德军兵力分散和不足的弱点,立即果断地重新调整兵力布局,并重新制订了作战计划。他加强了左翼西线兵力,从而使德军陷于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而小毛奇远离前线,对法军的新布署,未能及时了解。9月5日德第一集团军继续孤军南下。霞飞将军认为反攻时机已到,遂下令反攻。法军第二集团军北出巴黎大营,沿马恩河东进。9月5日至9日,德法两军150多万人在马息河地区遭遇,展开激战。长达260多公里的战线,轻重大炮六七千门,炮声隆隆,烽火连天,只打得硝烟蔽日,血肉横飞。结果德军战败,全线溃退,双方暂时对峙。英军与法军组成联军也参加了这场恶战。在这次大战中,法军伤亡14万人,德军伤亡22万人。
马恩河一战彻底打乱了德军包围法军的计划,使德军“史里芬计划”和速决战战略彻底破产,从而扭转了整个战局。战役结束后,小毛奇不得不向德皇启奏:“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他因此于9月14日,被威廉二世撤职。
相关参考
关于德械师,除了一些关注抗战史的人之外,很多人都会很陌生。其实这是民国时期,中国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最后一次尝试。当时蒋介石计划利用5年的时间,组建60个德械师。但是很不幸,历史没
“施蒂芬计划”萨拉热窝事件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其实,早在1905年时,德国就制定了大战的作战计划。这一计划由德国的总参谋长施蒂芬提出并制定,所以在历史上被称为“施蒂芬计划”。由此可见,德国发动
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6月25日拂晓,朝鲜半岛北纬38°军事分界线地区红光闪烁,炮火纷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人民军和南朝鲜李承晚政权的部队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自
“巴巴罗莎”计划1940年12月,希特勒秘密地制定了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莎”的进攻苏联的作战计划。“巴巴罗莎”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意为“红胡子”。腓特烈一世曾6次侵入意大利,希特勒把进攻
胡适,又叫胡适之,取意于“物竞天择适者存”;原名嗣糜,读书时改名洪,笔名有自胜生、希疆、铁儿、天凤等。祖籍安徽绩溪,1891年生于上海,幼读私塾,1904年入上海梅溪学堂后转澄衷学堂,1910年夏
1966年1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成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重要的计划管理机构之一,专门负责多边技术援助方面的工作。1966年1月正式成立,其前身为联合国扩大的技术援助计划和特别基金等两个机构。开发计划
对克利夫兰郊区的整合是一个长期而有争议的过程。然而,由于库霍加计划的影响,许多非裔美国家庭受到白人为主的社区的欢迎。在湾村,一个黑人家庭在搬家前被附近居民联系到,“让他们知道他们在湾里有朋友”,邻居们
巴巴罗萨计划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国驻苏大使紧急约见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说他奉德国政府之命,向苏联政府通报,德国已不能容忍苏军在苏德边界的大量集结,因此,德国不得不采取相应对策。莫洛托
为什么里根政府要推行“星球大战计划”?“星球大战计划”是美国在“冷战”时期推出的一项反弹道导弹系统的战略防御计划。这一计划的主要内容,是要在200至1000千米的高空构建多层次、多手段的反弹道导弹系统
1985年4月17日“尤里卡计划”提出“尤里卡计划”是一项欧洲国家主要是西欧国家合作发展高科技的庞大计划。最初由法国提议。1985年4月17日,法国总统密特朗提出一项计划,倡议加强欧洲国家在尖端科学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