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巴巴罗萨计划
Posted 部队
篇首语: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巴巴罗萨计划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巴巴罗萨计划
巴巴罗萨计划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国驻苏大使紧急约见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说他奉德国政府之命,向苏联政府通报,德国已不能容忍苏军在苏德边界的大量集结,因此,德国不得不采取相应对策。莫洛托夫听此大惊失色,意识到苏德战争全面爆发了。
德国的入侵打得苏联措手不及,然而事前种种迹象都显示德军的进攻近在眉睫,只是苏联的统帅部对此反应迟钝。1941年进入夏季以后,大量的情报纷至沓来,送到莫斯科的苏联统帅部,但统帅部对此不予重视。斯大林仍然坚持认为1941年德国不会进攻苏联,1942年的春天或夏天与德国军发生武装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苏联从上到下对战争缺乏准备。边防部队的防御工事没有修建起来,集团军没有补充人员,大量的老式装备没有更新,工业没有转入战时体制,一派和平景象。
入侵苏联,是德国发动战争的既定目标,希特勒多次讲话都声嘶力竭地叫喊。要让共产主义在地球上灭绝。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签发第21号指令,制定了进攻苏联的行动代号为“巴巴罗萨”计划,规定侵苏战争总的企图是:德军“应在对英战争结束前,以一次快速战局将苏俄击败”;“以装甲先头部队实施深远突击,歼灭俄国西部的俄军主力”,“最终目标是进至伏尔加河至阿尔汉格尔斯克一线,建立一道面对俄国亚洲部分的屏障;必要时,可使用空军摧毁俄国仅存的乌拉尔工业区”。还规定。陆军除以必要兵力驻守占领区外,其余所有兵力均参加对苏作战。要求各参战部队于1941年5月5日前完成作战准备。
1941年1月31日,德国陆军总司令瓦·冯·布劳希奇元帅下达了“巴巴罗萨”作战命令。德国在入侵西欧后,就开始了侵苏战争的准备工作。德国的军事开支飞速增长,军队人数及武器装备直线上升。德国动员了被占领国的全部军事工业潜力,高速地进行着战争准备。在外交上,希特勒德国与意、日建立了联盟,以后又吸收匈牙利、捷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加入对苏作战的行列,并迫使芬兰、土耳其配合其进攻苏联。为了欺骗苏联,达到战争的突然性,德国与苏联签订了友好条约,德国入侵苏联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德国通知苏联政府1小时后,德国撕毁苏德友好条约,大举入侵苏联。德军出动2000架飞机。突然袭击苏联西部66个机场,以及其他军事基地、交通枢纽和重要城市,同时向苏军防御纵深实施空降,并以数千门火炮实施火力准备,从波罗的海至喀尔巴阡山一线约1500公里宽的正面上,以装甲和摩托化部队为先导,由空降到苏军防御纵深内的空降部队配合,向苏联发起进攻。德军参战的兵力有:陆军152个师又3个旅(含19个装甲师,13个摩托化师又2个摩托化旅),计305万人,编成北方、中央和南方3个集团军群及挪威集团军和陆军总司令部预备队,装备坦克3350辆、火炮7146门,侦察机562架;空军第1、2、4航空队和第5航空队一部,作战飞机2510架;海军北部集群一部,装备潜艇5艘及其他舰艇。先后参加对苏作战的还有:罗马尼亚的13个师又8个旅,斯洛伐克的2个师又1个支队,芬兰的18个师,匈牙利的5个旅,意大利的3个师和西班牙的1个师。
苏联西部边境地区部署战略第一梯队约300万人,其中列宁格勒军区、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西方特别军区、基辅特别军区和敖德萨军区的兵力为268万人,编成170个师又2个旅(含40个坦克师和20个摩托化师),装备火炮3.75万门、新型坦克1475辆、新型作战飞机1540架及大量旧式坦克和作战飞机;北方舰队、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约22万人,装备主要战舰182艘;还有北方、西北、西方、基辅和南方5个防空军下辖的防空兵团及部队。但德军入侵时,苏军尚未完全展开,许多部队未能作好战斗准备。所以德军的装甲部队一举突破苏军防线,长驱直入,苏军猝不及防,许多边防部队尚未接到作战的命令,许多部队刚刚在公路上整好队伍,就成了德军空袭和装甲部队逐一歼灭的目标。在德军机械化部队突击的同时,1000多架德军飞机,对苏联西部的重要城市、交通枢纽、港口、海空军基地,进行了狂轰滥炸。并在苏联国境的纵深地带投下大量伞兵,对道路、桥梁、通讯设备等进行破坏。德军的猛烈空袭,使苏军西部各机场被炸得千疮百孔,1200余架飞机被击毁,仅仅一瞬间,苏军就失去了制空权。
德军装甲部队快速突击,打乱了苏军的指挥系统。猛烈的空袭和炮击,使苏军的通讯线路大部分被破坏,这使苏军的指挥系统更加混乱,上级的命令不能下达到部队,防守边境部队的告急消息也无法及时传送到司令部,苏军被迫且战且退,撤往内地。
德军兵分3路进犯苏联。北方集群,在战争的头一天就深入苏联境内25至55公里,到8月下旬即完成了对列宁格勒的包围,但德军企图在行进间攻占列宁格勒的目的却失败了。中央集群,目标直指莫斯科。在战争的头一天,就前进了30至40公里,对苏联西方面军采取包围行动,分别在别列斯托克、斯罗巴姆和明斯科地区构成3个包围圈,苏军西方面军主力陷入重围,被聚歼。至7月初,中央集群在苏军的节节抗击下转入防御。南方集群,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即向苏联纵深突进。8月初,包围了苏西南方面军2个集团军,9月中旬又在中央集群的配合下合围了苏西南方面军的4个集团军,苏军在突围作战中,损失惨重,大批官兵被俘。
关于苏德战争初期苏联红军溃败的原因,多年来众说纷纭,事实上原因也是复杂的。战前,苏德的经济力和军力对比,德国占着明显的优势。1940年,苏联钢产量达到1830万吨,生铁1490万吨,石油3110万吨,而德国在,1941年6月以前征服了欧洲11个国家,并把这些国家的资源用于战争。1941年,德国生产钢3180万吨。几乎是苏联的1倍多。机床生产比苏联多2倍。在军事上,1941年夏季前,德国武装力量总人数达850万人,几乎是苏联的2倍。战争开始前,集结于德苏边界的德国部队以及其仆从国部队达550万,4.7万门大炮,近2800辆坦克,4900架飞机。当时苏联有1.7万架飞机,7600辆坦克,8万多门火炮,武装力量460万。
当时,苏联的工业完全能够保证红军的武器和装备供应。战争初期的失利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在对战争形势的估计和指挥决策方面,都有失误之处。根据朱可夫等苏联元帅的回忆,1941年6月前,苏军总参谋部“关于德国的军事潜力、动员措施、新编部队、武装力量的总数,以及希特勒师团的数量、配属及在战场上的部署和总指挥部的战略预备队”等情报应有尽有。1941年6月1日,情报部门“提供了整个东部战线德国军队数量的全面情报,而且还把苏军每个边防区当面敌人纵深400公里以内的情况搞得清清楚楚。”甚至还掌握了德军实施突击的主要方向及这一进攻的时间。1941年5月,苏驻德使馆武官的情报说:“德国进攻苏联的实际准备业已完成……它的军队和技术装备的集结已大功告成。因此,德国对苏联的进攻随时都可能发生。”5月21日,苏驻日使馆工作人员理查德·佐尔洛报告:“德国拥有150个师组成的9个集团军用以对付苏联。”6月1日又报告:“苏德战争预料在6月15日爆发……最猛烈的进攻将出德军左翼部队实施”,在德苏边界“已集结了170~190个师。主要进攻方面将针对莫斯科和列宁格勒。”6月15日又报:“战争将于6月22日开始”,接着又报:“6月22日拂晓将在宽阔的正面展开进攻。”在瑞士的情报人员2月份报告:“德国目前在东方拥有150个师的兵力……德国将于5月底开始进攻。”6月12日又报:“对苏联的总攻将于6月22日星期天凌晨开始。”英国首相邱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向斯大林通报了德国将进攻苏联的消息。斯大林是用怀疑态度看待这些情报的。他认为德苏战争迫在眉睫,不可避免,但“错误地认为希特勒在近期不会冒然破坏互不侵犯条约”,他“想再争取6个月的时间用于对付这一战争的准备。”为了不给希特勒找到借口,严令部队“不受任何挑衅行为的影响,以免使问题复杂化。”在战争征候已很明显的时候,仍然不同意各边防军区部队立即进入战斗准备状态,而是通过外交途径和德谈判。当时,苏联西线有170个师的兵力,但在1941年5月才开始大量往西部边界调动,已经很迟缓了。这些部队集结于正面4500公里、纵深400公里宽的广大地域。第二梯队离边界150~400公里,所有坦克师都编入第二梯队和预备队中。第一梯队薄弱,预备队战略方向不明确,第二梯队没有全部展开。直到战争爆发前11个小时,苏军统帅部才做出决定,“要求武装力量进入全面战备”,而且还强调“不要受任何挑拨”。这一重要指示,在6月21日23时45分才以电报形式发出,离战争爆发时间只有4小时15分。波罗的海舰队于“6月21日23时37分宣布一级战备”,黑海舰队到6月22日1时15分才宣布一级战备,而北方舰队于6月22日凌晨4时25分才转入一级战备。这时,战争已经打响了。
相关参考
1940年12月德国制订巴巴罗萨计划巴巴罗萨,意即“红胡子”,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法西斯德国以它为代号,制订了侵略苏联的作战计划,史称“巴巴罗萨计划”。该计划起草于1940年8月,12
1941年的6月14、16、17和18日,莫斯科连续接到几份高级情报。情报提供了德军“巴巴罗萨”计划的详细情况,其中包括进攻的日期,以及德国三个方面军坦克的精确数量,甚至连集团军高级将领的姓名都完整无
巴巴罗萨计划,开始的阶段,苏军的飞机便全被摧毁在机场上,之后苏军的坦克被德军飞机一个接着一个的被炸成一堆废铁。在失去了所有重装备的情况下,西方面军全面崩溃,随后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军和克莱斯特的第一装甲
“巴巴罗莎”计划1940年12月,希特勒秘密地制定了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莎”的进攻苏联的作战计划。“巴巴罗莎”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意为“红胡子”。腓特烈一世曾6次侵入意大利,希特勒把进攻
看穿对手把戏,斯大林坚决不上当,巴巴罗萨行动前夜照给德国发货
看穿对手把戏,斯大林坚决不上当,巴巴罗萨行动前夜照给德国发货关注慕尼黑协定时,希特勒指天发誓:「”再也没有其他领土要求了”。言犹在耳,仅仅几个月后,德国就出兵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初的欧洲
作者:MissBear作为二战的始作俑者,希特勒和他那帮狂热的支持者想出了诸多入侵别国的计划,包括有着「施里芬计划」翻版之称的「黄色方案」,有针对大英帝国的海狮计划,也有针对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这些计
第一次明斯克战役是苏德战争初期,德军于1941年6月22日~7月9日在比亚韦斯托克和明斯克地域进行的进攻战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根据"巴巴罗萨"计划,准备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实施突击,围歼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德国纳粹公然违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发动“巴巴罗萨”计划为契机,苏德战争正式爆发。苏德战争是苏联人民为保卫自己的国家而坚持作战的卫国战争。即使是在作战初期,被打得措手不及的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德国纳粹公然违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发动“巴巴罗萨”计划为契机,苏德战争正式爆发。苏德战争是苏联人民为保卫自己的国家而坚持作战的卫国战争。即使是在作战初期,被打得措手不及的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德国纳粹公然违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发动“巴巴罗萨”计划为契机,苏德战争正式爆发。苏德战争是苏联人民为保卫自己的国家而坚持作战的卫国战争。即使是在作战初期,被打得措手不及的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