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尼克松战争政策的破产——越南战争升级

Posted 升级

篇首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尼克松战争政策的破产——越南战争升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尼克松战争政策的破产——越南战争升级

尼克松战争政策的破产——越南战争升级

1972年5月8日下午2点,美国总统尼克松打电话给基辛格,让他下达“行动命令”:在越南南部的美军出动B—52轰炸机对北越的桥梁、运输线和军事基地进行猛烈的轰炸,同时美国海军舰艇部队在北越所有的港口布雷,以切断北越海上的国际物资运输线,对付苏联船只。越南战争升级。

1972年初,苏联的坦克和远程大炮等先进武器源源不断地运往河内。经过几个月充分准备,北越共产党政府的武装部队于1972年3月20日向南越西贡当局的伪政府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春季攻势”。到3月31日,北越陆军主力4个整师——约有12万人,越过了所谓的非军事区,推进到南越的纵深处。4月1日,越共军队从柬埔寨境内的庇护所出击,向南直插安禄市;另一支北越军队从南面的柴桢庇护区挥戈东进,直指西贡当局政府所在地。4月2日,北越军长驱南下,进入广治省。在越共军队的强大攻势面前,南越伪军望风而逃,节节败退,西贡伪政权摇摇欲坠。

美帝国主义为了保护自己在南越的利益,保全自己“不可战胜”的面子,面对北越军队的强大攻势,耍起了两面派的手段,一方面装出和平的姿态,要求恢复巴黎和谈;另一方面却加紧了对北越的军事行动。4月4日,美国借口保护还留在南越的美军,增派了20架B—52战略轰炸机到泰国;在东京湾内集中了6艘美国航空母舰,5艘巡洋舰,40艘驱逐舰;关岛的B—52机群增加到100架;泰国乌塔保还驻有53架B—52轰炸机和224架战斗轰炸机,岘港驻有113架战斗轰炸机。到4月底,共有1000多架军用飞机用于袭击印度支那各地越共据点,扩大战争。从4月6日开始,美国不顾1968年达成的协议,出动战斗机袭击越南非军事区以北60英里的地方,袭击范围逐步向北推进。4月8日又动用B—52巨型轰炸机深入北越后方袭击其军事目标。这是1967年以来的第一次。4月10日,又轰炸了非军事区以北145英里的港口荣市。4月15日实施了代号“自由走廊”的计划,美军出动大批B—52飞机轰炸河内和海防,摧毁了北越的一个油库,并击中了4艘苏联商船。

美军的暴行激起了北越人民的英勇反击,他们用军事上的胜利来回敬美军的侵略暴行。5月1日,越共军队攻下了南越最北的省会城市广治市。新的轰炸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谴责,中国、苏联向美国提出抗议。美国各大报纸也纷纷发表文章谴责这一军事行动。在国际国内的强烈抗议声中,美国政府被迫于5月2日在巴黎重开和谈。但美国毫无诚意,和谈破裂。尼克松政府决定进一步扩大战争,并把战争扩大的责任强加给北越政府,以寻求美国国内的支持。5月8日晚,尼克松在电视讲话中宣布了在北越港口布雷和用B—52轰炸机进行轰炸的决定。5月10—13日,美国飞机用电子光学制导炸弹(EOGB)和激光制导炸弹(LGB),连续炸毁了越南民主共和国红河大桥和清川江大桥。在轰炸红河大桥时,北越有41架米格飞机起飞拦截,并发射了100多枚苏联制造的萨姆导弹,予以应有的回击。

美直升机袭击越南村民

越南战争升级,给越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0多万人成了难民。越南战争升级,标志着美国尼克松政府所奉行的战争“越南化”的计划遭到彻底的失败。战争“越南化”计划是美国企图通过扩大并强化南越伪军,使美军(主要是地面作战部队)逐步从越南战场上撤下来,以缓和美国国内日益强烈的反战情绪的计划。然而南越伪军毫无战斗力,在北越强大的攻势面前,节节败退,损兵折将,丢城失地。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美军被迫于6月停止了大规模的轰炸和布雷等军事行动。

相关参考

高中历史 如何理解甲午中日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在“自强”、“求富”口号下推行的以举办近代军用及民用企业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高中历史 如何理解甲午中日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在“自强”、“求富”口号下推行的以举办近代军用及民用企业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历史百科 1972年5月8日海防布雷事件

1972年5月8日海防布雷事件这是美国为挽救越南战争失败所采取的战争升级行动。1971年,美国在越南问题上仍玩弄越南化计划和和谈两手政策,使巴黎和谈陷入僵局。为打破僵局,加快统一,北越军队于1972年

历史百科 美国外交政策的分水岭——尼克松主义出台

美国外交政策的分水岭——尼克松主义出台1970年11月22日,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的《70年代的美国对外政策:争取和平新战略》的长篇报告中,称“国际关系中的战后时期已经结束”。1969年,尼克松曾在关岛

历史百科 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新亚洲政策”

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新亚洲政策”尼克松政府面对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和美国内政外交的严重困境,对美国全球战略进行的重大调整,主要体现在其“关岛讲话之中”。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对记者发

什么是尼克松主义

尼克松总统制订的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苏冷战加剧,第二世界力量增长、尤其是第三世界崛起,美国陷入越南战争,以及国内多种危机进发,尼克松主义应运而生。196

中国架设浮桥跨河救助朝鲜 美日韩三国孤立政策破产

  外交部27日就中方在朝中边境架设临时浮桥表示,中方提前通知此事,而韩方就此强调安理会涉朝决议的重要性。>  据韩联社10月27日报道,韩外交部称,中国已通过外交渠道提前通知韩方将在朝中边境图们江上

苏联 1973年6月22日苏美签署防止核战争协定

1973年6月22日苏美签署防止核战争协定根据1972年签署的《苏美相互关系原则协定》,1973年6月22日,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与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华盛顿签署了《美苏关于防止核战争协定》。该协定自签署

苏联 1973年6月22日《美苏防止核战争协定》签署

1973年6月22日《美苏防止核战争协定》签署1973年6月22日,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访问美国期间,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的一项美苏双边协定。协定共8条,它主要有四层含意:“双方之间避免军事对

甲午战争与近代日本的亚太政策

甲午战争与近代日本的亚太政策  本文拟从近代日本的亚太政策演变的角度,来考察和定位甲午战争。幕末思想家的主张及其初步勾画的日本对外战略,成为近代日本亚太政策的直接渊源。明治初期,日本对外取&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