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全球的智慧角逐——世界超导研究热

Posted 智慧

篇首语: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全球的智慧角逐——世界超导研究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全球的智慧角逐——世界超导研究热

全球的智慧角逐——世界超导研究热

物体在非常冷的状态下电阻完全消失的特性,被称为超导电性;物体从有电阻开始成为无电阻时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卡曼林—昂尼斯和他的学生在检测水银在低温下的电阻时,发现水银在绝对温度4度(即—261℃)时,电阻便消失。从此,世界上有了低温超导的说法。国际上众多从事固体物理研究的科学家,深为超导体输电时无电阻的特性,以及后来发现的抗磁性所吸引,竞相投入研究,但进展缓慢。50年代发现的超导材料,或者临界温度很低,或者临界磁场很小,因而应用范围有限,实用价值不大。直到1973年,加瓦勒和泰斯塔迪用溅射法制成温度23.2K的超导材料Nb3Ge,这是超导材料研究中的一项重大突破。

由于金属材料超导温度极低,人们开始把研究超导材料的注意力转向非金属材料。1986年1月,在瑞士苏黎世的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研究实验室工作的贝德诺茨和K.米勒最先提出了研制高温超导材料的可能性。4月,他们宣布,发现钡、镧、铜、氧组成的金属氧化物在临界温度35K时出现超导现象。12月13日,日本学者获得国际上超导转变温度最高的新材料。3天后,中国科学院发现在70K时,具有超导电性的多相性金属氧化物。同时,美国同行也取得重大进展。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也迅速作出反应,纷纷从多年徘徊不前的金属化合物的研究转向金属氧化物的研究,世界200多个实验室投入角逐,掀起了超导体研究热潮。这是超导体研究的第一次高潮。

1987年是超导体研究丰收的一年。2月15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宣布,美国休斯敦大学的朱经武教授和亚拉巴马大学的吴茂昆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液氮温区(77K)获得了临界温度98K的超导体。在实验中,他们首次使用液氮作为导体的致冷剂——相对于过去沿用价格昂贵而难以操作的液氦作致冷剂来说,液氮比液氦便宜90%,效率高20倍,而且可以加快超导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同月24日,中国科学院宣布,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陈立泉等在液氮温区获得了临界温度100K以上的超导体,并首次公布了超导体的主要成分是钡、钇、铜、氧元素。3月10日,中国科技大学获得了液氮温区起始转变温度在110K以上的超导体。此后,各国科学家借鉴美、中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找到了一系列新的高临界温度超导材料,使超导临界温度的纪录不断刷新。1987年6月8日,日本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获得了临界温度123K的超导体。专家们认为,新型致冷剂的应用和新的超导材料的发现进一步推动了超导体研究热。这是超导体研究热的第二次高潮,重点在提高超导临界温度。从1987年5月起,超导体研究的重心逐步转向基础理论的探索和应用技术的开发,超导体研究随之进入新的阶段。

中国科学家赵忠贤(左)等在进行超导体测试

有些科学家认为,铋系列超导体将成为第三代高温超导物质,已成为世界超导研究的新方向。1987年11月,日本青山学院的研究人员首先宣布找到了铋系列(铋、锶、铜)高温超导物质。1988年1月21日,日本科学技术厅金属材料研究所也宣布研制出铋系列高温超导体:铋锶钙铜氧化物陶瓷。这种新超导材料在85K和105K时均呈超导状态。1988年2月中旬以来,在美国的洛杉矶和休斯敦、瑞士的因特拉肯和日本的筑波城相继举行了关于超导研究的国际会议。与会者纷纷发表了超导研究和超导实用化的最新成果。

超导技术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高技术,对能源、工业、交通、国防、医学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巨大的开发前景。

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在某些方面的超导应用已取得初步成果。美国率先在世界上制成一台超导电动机。日本已研制出无噪音、无震动,不用螺旋桨,时速达100海里(一般船只最高时速为30—40海里)的超导电磁推进船。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分别利用超导材料研制出2万、3万、5万、30万千瓦的超导发电机,可将发电机单机容量提高10倍,而体积仅为常规电机的一半。自从日本利用超导磁体制造出时速超过500公里以上的磁悬浮列车后,德国、美国也相继研制出这种“飞行”列车。超导芯片的使用将使未来的电子系统只有现在的微机大小,而其容量和速度却比大型信息处理机高100多倍。中国在1990年8月16日试验成功第一台磁共振成像实用6000高斯超导体,这标志着中国的超导技术从实验室阶段走上了实用化阶段。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李林人物简介

·李林李林,金属物理学家、核材料学家和超导材料学家。早期从事钢铁材料研究,50年代末以后,为开拓我国核材料的堆内行为研究领域、并为我国反应堆的研制做出贡献。80年代以来从事超导材料研究,是我国高温超导

英国 英国·1962年约瑟夫森发现隧道超导电流

1962年约瑟夫森发现隧道超导电流约瑟夫森(1940—)英国物理学家。中学毕业后进入剑桥大学学习,1960年获学士学位,1964年获硕士与哲学博士学位,1967年任剑桥大学研究部副主任,1974年提升

历史秘闻 古代中國的33項全球之最,老祖宗的智慧

中國的祖先讓我們後人驕傲,也讓世界驚奇。四大發明人人皆知,但中國古代到底有多少個世界之最,你未必說的上來……1、最早種植水稻和粟早在距今七千年至五千年的母系氏族公社時期,我國就已經種植水稻和粟。2、最

历史秘闻 古代中國的33項全球之最,老祖宗的智慧

中國的祖先讓我們後人驕傲,也讓世界驚奇。四大發明人人皆知,但中國古代到底有多少個世界之最,你未必說的上來……1、最早種植水稻和粟早在距今七千年至五千年的母系氏族公社時期,我國就已經種植水稻和粟。2、最

历史秘闻 古代中國的33項全球之最,老祖宗的智慧

中國的祖先讓我們後人驕傲,也讓世界驚奇。四大發明人人皆知,但中國古代到底有多少個世界之最,你未必說的上來……1、最早種植水稻和粟早在距今七千年至五千年的母系氏族公社時期,我國就已經種植水稻和粟。2、最

世界历史 世界七大古老的变态性风俗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时代进步,但人类智慧有时并没有跟随时代进步,特别性风俗方面就更恐怖,近日美国某性学组织走访全球,研究世界各地古怪性风俗,发现有不少地方依然民智未开,性风俗相当奇怪,有甚至用「骇人

知名人物 李青云人物简介

·李青云李青云,金属材料加工专家。主持组建我国最早的超导材料研究室,研制出铌钛超导线材,性能达国际最高水平,应用于超导电机与核聚变装置;对钨、钼、钽、铌、铪、锆、钛等稀有金属材料进行研究,解决了工程技

中国古代足球—蹴鞠的发展历史研究,为何蹴鞠没有成为现代足球

欧冠今天落下帷幕,利物浦以2比0战胜热刺,第6次夺得欧冠冠军,成为今天的全球热点,不管你是不是球迷,都会或多或少了解到这件事,足球无疑已是一项影响全球的竞技运动。对于球迷来说,你知道各大热门球队、足球

世界历史 全球只剩2000多人

  美国研究机构得出结论:大约7万年前,地球上人类的祖先曾差点濒临灭绝,人口最少的时候,地球上仅有2000多人。目前地球上的66亿人口,全都是这2000多名人类祖先繁衍出来的。  原始人类  由美国国

细数海外逐渐升温“毛泽东热”的国家

毛泽东逝世这么多年了,海外“毛泽东热”如今仍持续升温。研究毛泽东思想的西方学者愈来愈多。英国著名的学者约翰·列农曾撰文感慨:“世界上深受中国领袖毛泽东影响的人,数以几十亿计。很多国家的人民,在某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