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古代中國的33項全球之最,老祖宗的智慧
Posted 智慧
篇首语:时间是把锋利的刀,成全过我的疯狂,也粉碎过我的梦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古代中國的33項全球之最,老祖宗的智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古代中國的33項全球之最,老祖宗的智慧
中國的祖先讓我們後人驕傲,也讓世界驚奇。 四大發明人人皆知,但中國古代到底有多少個世界之最,你未必說的上來……
1、最早種植水稻和粟
早在距今七千年至五千年的母系氏族公社時期,我國就已經種植水稻和粟。
2、最早發明養蠶和絲織
早在距今約四五千年前的父系氏族公社時期,我國已開始養蠶繅絲,防治技術有新的進步。
3、用漆歷史最悠久
原始社會河姆渡遺址,就出土過紅漆碗。商周漆器製造已達到較高水平。
4、文字的使用、流傳時間最長
漢字至今還是世界上廣泛使用的唯一古老文字。漢字約產生於原始社會末期至奴隸社會早期,到商朝的甲骨文已經成為比較成熟的文字。
5、最長的紀日方法
干支紀日法是商朝曆法的最大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續至今的最長的紀日方法。
6、最早記載日食和月食
夏朝的有關史料和商朝的甲骨文中,保留了我國做早的日食和月食記錄。這也是世界現存最早的記錄。
7、最早發明鑄鐵柔化技術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人民創造的鑄鐵柔化處理技術,比歐洲早兩千年以上。
8、最早記錄哈雷彗星
《春秋》記載,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於北斗”,這是世界上公認的首次關於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比歐洲早六百多年。
9、最早確立十九年七閏曆法
春秋時期的立法已經形成固定的系統,基本上確立十九年七閏的原則,比西方早一百六十年。
10、最早的天文學著作
戰國時期,楚人甘德和魏人石申各寫一部天文學著作,後人合稱《甘石星經》,其中有豐富的天文記載。
11、最早使用耕犁
西漢時,耕犁上安裝了翻土用的犁壁,這比歐洲早一千多年。
12、最早的太陽黑子記錄
《漢書》中《五行志》載:“漢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己未(十八日),日呈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西漢關於太陽黑子的這一紀錄,被世界公認為是有關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
13、最先進的應用數學
約成書於東漢的數學專著《九章算術》,分九章介紹了許多算術命題及其解法,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標誌著中國古代數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14、最早測定地震方位的地動儀
東漢科學家張衡發明製造的地動儀,可以遙測到千里以外地震發生的方向,比歐洲人制作地動儀早一千七百多年。
15、最早發明麻醉劑
這東漢末年的“神醫”華佗,從植物中提取製作的麻沸散,適用於外科手術,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16、最早發明造紙術
西漢前期已經有了紙,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繪有地圖的紙,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紙。公元105年,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造出價廉易於書寫的紙。且原料易得,人稱“蔡侯紙”。
17、最早精確計算圓周率
魏晉時期的數學家劉微,運用極限理論,提出了計算圓周率的正確方法。南朝祖沖之精確算出圓周率在3.1415926~301415927之間,這比外國要早近一千年。
18、最長最早的運河
隋煬帝於605年至610年,開鑿的以洛陽為中心,北通涿郡(今北京),南達餘杭(今杭州)的大運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長的大運河。
19、最大的海船
隋唐時期,中國能製造當時世界上最大海船,通過波斯灣時,必須換小船,因此有“海上霸王”之稱。
20、最早的銀行
隋唐時期的櫃坊,專營貨幣的存放和借貸,是我國最早的銀行雛形,這比歐洲的金融機構要早六七百年。
21、最早發明印刷術
隋文帝時,“敕廢像遺經,悉令雕撰,此即印書之始”。隋唐時期已有了雕版印製的佛經日曆和書籍。唐朝於868年印製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11世紀中葉,北宋平民,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比歐洲人早四個多世紀。
22、最早發明火藥及應用於軍事
唐朝中期的書籍裡,已有製成的火藥的配方。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於軍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藥武器,南宋時發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槍“,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步槍,開創了人類作戰史的新階段。
23、最早測量子午線長度和最早發現恆星移動
唐朝傑出的天文學家僧一行是世界上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的創始人,比外國約早了九十年。僧一行還創造了一架黃道遊儀,用來觀測日、月、五星的位置和運動情況。一行通過觀察,發現了恆星位置移動的現象。這比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在1718年提出恆星自行的觀點早了將近一千年。
24、最早的由國家頒行的藥典
唐高宗時編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國家頒行的藥典。
25、最古老的古拱橋
隋朝工匠李春設計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
26、最大的藝術寶庫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有一千多個洞窟,裡面塑造了神態各異的佛像,繪製了金壁輝煌的壁畫。其中,隋唐時期的洞窟佔十分之六七。
27、最早發明指南針和應用於航海
戰國時期,人們利用磁石指南比的特性,製成指南工具—司南。司南經過不斷改造,到宋代製成指南針,並最早應用於航海。指南針在宋代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
13世紀,指南針傳入阿拉伯和歐洲各國。指南針用於航海,對世界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超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它也為歐洲航海發現美洲和實現環球航行,提出了重要條件。
28、最早確定年週期
郭守敬是元朝傑出的天文學家,他主持編定的《授時歷》,一年的週期與現行公曆基本相同,但此現行公曆早了300年。
29、最早的遠洋航行
明朝鄭和從1405年到1433年,先後七次航海,訪問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地區。其規模之大,歷時之久,航程之遠,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他比歐洲航海家的遠洋航行早半個多世紀。
30、最早記述石灰岩溶蝕地貌
明朝地理學家徐霞客的《徐霞客遊記》,書中對石灰溶蝕地貌的觀察和記述,早於歐洲約兩個世紀。
31、最早論述腳氣病
唐朝醫學孫思邈在《千金方》裡記載有用含有多量維生素乙的杏仁、吳茱萸、蜀椒、穀皮等治療和預防腳氣病,這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比歐洲人第一次論述腳氣病幾乎早一千年。
32、最早使用紙幣
北宋創印“交子”,這是我國使用紙幣的開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33、最早發現地磁偏角
北宋科學家沈括發現了磁針所指向正南稍偏東的現象,這是關於地磁偏角的最早記錄,比歐洲早400多年。
相关参考
中國的祖先讓我們後人驕傲,也讓世界驚奇。四大發明人人皆知,但中國古代到底有多少個世界之最,你未必說的上來……1、最早種植水稻和粟早在距今七千年至五千年的母系氏族公社時期,我國就已經種植水稻和粟。2、最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自古以來農業就是中國的最重要的本業。古代統治者都是以農為本的,士農工商這四個等級,農排在第二位,可見對農業的重視程度。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到底有什麼根據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自古以來農業就是中國的最重要的本業。古代統治者都是以農為本的,士農工商這四個等級,農排在第二位,可見對農業的重視程度。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到底有什麼根據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
近日,有網友在江南造船廠拍到疑似中國003型航母的建造場地,不同於過去對於003航母普遍都是衛星圖,從照片中的罕見正面視角中,我們可以看到003型航母依舊在建造中,而在航母巨大的部件面前,巨型吊車臂都
历史军事 中國實施一項禁令,僅用兩年讓世界發生巨變,英美如今手忙腳亂
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資短缺的問題不復存在,但是另一個問題卻接踵而至,它就是生活垃圾如何處理。據央視新聞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的電子垃圾數量已經達到了4850萬噸,相當於人類所製造的飛
安徽被低估的山,不止是豆腐發源地,創造多項世界之最卻少有人知
導讀:說到「豆腐發源地」,我們都知道是當年淮南王劉安在淮南八公山麓修鍊丹藥時「無心插柳」之舉。相傳兩千多年前「豆腐鼻祖」淮南王劉安在八公山上煉長生不老丹藥,取用八公山泉水、黃豆和鹽滷製作,在煉仙丹的過
历史军事 中國再次創造奇蹟,25國無法解決的世界級難題,6年就全部解決
中國在基建領域的成就是世界聞名的,多年以來中國基建的成功案例不勝枚舉,比如港珠澳跨海大橋、世界上第一條穿越沙漠的沙特高鐵,多年來我國的基建項目已經遍布全球,世界各地都存在中國基建的足跡。中國基建在北非
疫情的全球化,給產業鏈的全球化蒙上陰影。4月10日,美國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呼籲在中國的美國公司考慮撤離中國,還不忘強調刺激措施:美國政府願意支付搬家費用。同一天,又爆出呼籲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新聞,
(⊙_⊙)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地球知識局——中國的斯大林格勒NO.587-中國的斯大林格勒作者:書劍為酒製圖:孫綠/校稿:貓斯圖/編輯:棉花1943年,抗日戰爭進入了第六個年頭,此時日本已經佔據了大
(⊙_⊙)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地球知識局——中國的斯大林格勒NO.587-中國的斯大林格勒作者:書劍為酒製圖:孫綠/校稿:貓斯圖/編輯:棉花1943年,抗日戰爭進入了第六個年頭,此時日本已經佔據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