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肃反浪潮席卷苏联——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被判死刑

Posted 布尔什维克

篇首语:人生不就是这样,经历过一次次考验才能成长;人生不就是这样,哪怕雨雪霏霾也要去追寻阳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肃反浪潮席卷苏联——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被判死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肃反浪潮席卷苏联——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被判死刑

肃反浪潮席卷苏联——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被判死刑

30年代,因联共(布)中央书记基洛夫被暗杀而引起的大规模肃反运动,曾经如凶猛的浪潮,席卷了整个苏联。1936年8月25日,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被枪决。

格里哥里·季诺维也夫,是俄国工人运动和布尔什维克党早期的著名活动家和领导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一任主席,后来成为联共(布)党内“新反对派”首领。他1883年生于乌克兰赫尔松省叶利萨维特格勒(现为基洛夫格勒)的一个小牧场主家庭。1901年,他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年出国,在柏林、巴黎和伯尔尼等地从事国际工人运动。1903年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后,参加布尔什维克。1906年组织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1908年被捕入狱,释放后侨居国外,1917年回国。历任伯尔尼布尔什维克负责人、俄国社会民主党彼得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彼得堡苏维埃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彼得格勒劳动公社人民委员会主席、苏俄北方地区公社联盟人民委员会主席、共产国际执行局主席,且担任过多家中央级报刊编辑。斯托雷平反动时期,对取消派、召回派和托洛茨基派持调和态度;十月革命时期,曾反对列宁关于武装起义的方针;十月革命之后,支持建立有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参加的所谓“清一色的社会主义者政府”,并参与发表退出中央委员会的声明;列宁逝世后,否认苏联一国能建成社会主义,组成“新反对派”。

列甫·加米涅夫是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20年代以后成为联共(布)党内“新反对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于工程师家庭,受过技术教育。1901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3年参加布尔什维克。曾作为布尔什维克驻国际社会党执行局的代表。1914年回国领导《真理报》和第四届国家杜马布尔什维克党团工作。曾两次被捕,流放过西伯利亚。1917年二月革命后任《真理报》编委。曾任党中央委员会委员、政治局委员、彼得堡苏维埃主席团委员、莫斯科苏维埃主席、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劳动和国防会议主席,为党和人民作过贡献。与季诺维也夫一样,也曾对取消派、召回派和托洛茨基派持调和主义立场;1917年二月革命后,反对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方针,主张将革命限制在民主革命的范围内;十月革命前夕,反对党的武装起义方针,且撰文泄露起义秘密;十月革命之后,也接受“清一色的社会主义者政府”主张,并与季诺维也夫、可可夫等人发表退出中央委员会的声明,组织“新反对派”。

斯大林、李可夫、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自左至右)

1926年,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与托洛茨基等组成托季联盟,反对以斯大林为首的党中央,组织示威游行,进行派别活动。此后,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都多次被免职并被开除党籍。

1934年12月1日,联共(布)中央书记处书记基洛夫在列宁格勒被刺身亡。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反对派成员被指控在托洛茨基指使下,组织了“列宁格勒总部”、“莫斯科总部”地下反革命组织,阴谋暗杀斯大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并被指控策划谋害了基洛夫。

1936年,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重新审理基洛夫案件,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16名被告均以“通敌谋反”罪名被判处死刑,并于8月25日被枪决。

这次判决之后,苏联的肃反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并且进一步升温。据统计,当时在苏联280万党员中,至少有120万被捕、被害,或被流放。

历时4年的大规模“清洗”给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给得以幸免的苏联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和不可弥补的心理创伤。1988年,苏联最高法院为在这次肃反运动中被迫害而死的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正式平反,恢复了名誉。

相关参考

英国 英国·1924年10月“季诺维也夫信件”事件

1924年10月“季诺维也夫信件”事件1924年10月,麦克唐纳组成的第一届工党政府宣告解散。保守党为了在议会选举中击败工党,蓄意伪造了所谓“季诺维也夫信件”。在正式大选前4天,保守党报纸发表了季诺维

历史人物 季诺维也夫曾经力压过斯大林 没想到却在关键时刻犯混

1923年,苏联的政治斗争到达了一个巅峰,虽然斯大林的权势在一步步巩固,但托洛茨基在斗争中接连受挫的情况下,声望依旧非常高,大小权利集团林立,局势尚不明朗,平静的外表下可谓是暗流汹涌。当年的代表会议举

苏联 苏联·1926年7月托季联盟的形成与瓦解

1926年7月托季联盟的形成与瓦解1926年7月,以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为首的“新反对派”同托洛茨基等人结成了一个新的反对派联盟(简称托季联盟)。他们提出比较系统的理论、政治纲领。同年7月托季联盟的第

历史百科 联共(布)党内的一场严重斗争——托季联盟终告失败

联共(布)党内的一场严重斗争——托季联盟终告失败1927年1月14日,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被开除出党,联共(布)党内反对托季联盟的斗争取得最终胜利。20年代,斯大林与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对派联盟的斗

苏联 共产国际的主要活动

共产国际初期和中期的活动从共产国际成立到1924年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之前,是共产国际的初期。在这一时期,在列宁和季诺维也夫等人的领导下,共产国际帮助各国建立和巩固共产党,制定争取群众大多数的路线,

苏联 苏联·加米涅夫

苏联·加米涅夫曾是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1883年7月18日出生于莫斯科,中学时代开始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的活动,1901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2年进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在

苏联 苏联·苏联肃反运动

苏联·苏联肃反运动30年代在苏联发生的一场涉及全党、全军和全国的清洗运动。起因于基洛夫遇刺事件。1934年12月1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在斯莫尔尼宫的走廊

苏联 苏联·1936—1939年苏联的肃反运动

1936—1939年苏联的肃反运动斯大林时期大规模清洗和镇压党内外“阶级敌人及其代理人”的斗争。共进行过两次。第一次是在1928—1930年,肃反的对象主要是知识分子。1928年春宣布“沙赫特案件”,

世界历史 苏联肃反运动

苏联肃反运动  苏联国殇  苏联肃反运动亦称大清洗运动,是指在1934年至1939年间,苏联爆发的一场主要针对原苏共高级领导人的政治镇压和迫害运动,一般认为其最终目的在于巩固斯大林的权威。由于个人崇拜

苏联 苏联·1917年12月全俄肃反委员会成立

1917年12月全俄肃反委员会成立1917年12月20日,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全俄肃反委员会,以便同反革命、怠工和投机活动进行斗争。全俄肃反委员会的全称是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非常委员会,简称为契卡。它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