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苏联·1936—1939年苏联的肃反运动

Posted 被告人

篇首语:谷要自长,人要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苏联·1936—1939年苏联的肃反运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苏联·1936—1939年苏联的肃反运动

1936—1939年苏联的肃反运动

斯大林时期大规模清洗和镇压党内外“阶级敌人及其代理人”的斗争。共进行过两次。第一次是在1928—1930年,肃反的对象主要是知识分子。1928年春宣布“沙赫特案件”,审判了夏克提工程师;同时逮捕、审判了其他煤矿的一些工程师。1930年,审判了“劳动农民党”案件,被告有经济学家和农学家;同年年底又审判了工业党案件,此案涉及一些高级技术人员。第二次是在1936—1938年。1934年年底,联共(布)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联共(布)列宁格勒州委书记谢·米·基洛夫遭到暗杀,联共(布)中央为此在给各级党组织的信中写道:敌人不会越来越驯服,他们将采取极端手段进行反抗;要求全党铲除机会主义。1937年2月,斯大林在联共(布)中央全会上提出,社会主义越是胜利,阶级斗争也就越尖锐,党内外还会有阶级敌人、帝国主义的间谍和破坏分子。根据这一理论,苏联肃反运动进一步扩大。国家保安机关被赋予特别权力,其内部设立特别会议,享有审判权;规定特殊审判程序:快速侦破,不允许检察长和律师参与案件的审理,不允许上诉和赦免,判处死刑者立即执行,取消被告人的辩护权。

第二次肃反主要进行了三次大审判。第一次大审判是在1936年8月19日—24日,对“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分子恐怖中心案”进行了审讯,被告人有:格·叶·季诺维也夫、列·波·加米涅夫、格·叶·叶多基莫夫、伊·尼·斯米尔诺夫等16人。在此之前,1935年1月15日,在列宁格勒审判中,季诺维也夫被判10年徒刑,加米涅夫被判有期徒刑5年,几百名党员被流放。这次审讯中,当局指控季诺维也夫等人参加“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联合总部”阴谋集团,同希特勒盖世太保的特务勾结在一起,策划谋杀基洛夫等政治局委员。当局宣布所有被审判者都承认有罪,他们全部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而且没收了他们的全部财产。第二次大审判是在1937年1月23日—30日,对“反苏托派中心”案犯进行了审讯。被告人有:格·列皮达科夫、卡·伯·拉狄克等17人。当局指控他们参加了所谓反革命组织“联合总部”,策划刺杀基洛夫和联共(布)其他领导人,从事间谍活动,企图挑起苏联同德国、日本的战争,并在战争中使苏联失败,把沿海地区割让给日本,把白俄罗斯、乌克兰和波兰割让给德国,在苏联复辟资本主义等等。其中15人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苏联肃反的高潮是1938年3月2日—13日在莫斯科组织的对“反苏右倾托洛茨基集团”的审判。被告人有:尼·伊·布哈林、阿·伊·李可夫、亨·格·雅哥达、尼·尼·克列斯廷斯基等21人。他们被指控组织反苏阴谋集团,称这个集团成立于1923年—1933年间,其目的是同外国间谍机关联系,阴谋推翻苏维埃政权,在苏联恢复资本主义制度;肢解苏联,阴谋将滨海边疆区割让给日本,把白俄罗斯割让给波兰,把乌克兰割让给德国,使中亚各加盟共和国从苏联分裂出去;他们先后谋杀了高尔基、古比雪夫、缅任斯基(雅哥达的前任)和基洛夫,并曾在1918年谋害列宁未遂。在秘密审讯过程中,对被告人采用了各种逼供信手段。除了普列特涅夫被判处25年徒刑,拉科夫斯基、别索诺夫被判处15年徒刑外,其余被告均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在肃反运动中,大批红军将帅和地方干部,以及一些外国共产党人蒙难。1937年6月,一批著名的红军将领被捕,并交军事法庭审判。他们是苏联红军元帅、副国防人民委员图哈切夫斯基、基辅军区司令雅基尔、白俄罗斯军区司令乌鲍列维奇、伏龙芝军事学院院长科尔克等高级将领8人,他们被指控成立“反革命军事法西斯组织”。同年6月17日,他们被判处死刑。此后,对军队各级军官进行了大规模镇压。地方上的党政主要干部也大批被捕,判刑和杀害。波兰共产党、南斯拉夫共产党、匈牙利共产党在苏联的领导人大多遭到镇压。如:匈牙利共产党创始人、共产国际执委会执委库恩·贝拉于1937年被捕,1939年被杀。

苏联肃反运动一直波及到战后。1949年—1951年,制造了“列宁格勒案件”。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兼国家计委主席沃兹涅夫斯基、列宁格勒州委负责人库兹涅佐夫、俄联邦部长会议主席罗吉奥诺夫等人被捕并处决。1952年底又揭发出“克里姆林宫医生案”,许多无辜医生被控有谋害国家领导人的罪行。

据统计,联共(布)十七大选出的代表中有1108名被定为反革命罪,约占总代表人数的56%。十七大选出的中委和中央候补委员中的98人被枪毙,占总人数70%。1936年—1938年苏联政府中的11名人民委员有9个被处决。遭迫害的军官:总计3.5万名。

苏联肃反运动破坏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扼杀了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精神;直接造成了苏联卫国战争初期的失利;导致共产国际的各国共产党之间的互不信任。赫鲁晓夫时期,图哈切夫斯基等被恢复了名誉。1988年,布哈林、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也恢复了名誉。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肃反浪潮席卷苏联——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被判死刑

肃反浪潮席卷苏联——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被判死刑30年代,因联共(布)中央书记基洛夫被暗杀而引起的大规模肃反运动,曾经如凶猛的浪潮,席卷了整个苏联。1936年8月25日,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被枪决。格

世界历史 苏联肃反运动

苏联肃反运动  苏联国殇  苏联肃反运动亦称大清洗运动,是指在1934年至1939年间,苏联爆发的一场主要针对原苏共高级领导人的政治镇压和迫害运动,一般认为其最终目的在于巩固斯大林的权威。由于个人崇拜

历史百科 一场大规模进行的“肃反”运动——苏联的“大清洗”

一场大规模进行的“肃反”运动——苏联的“大清洗”1934年12月1日,斯大林的亲密合作者,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基洛夫在列宁格勒被刺身亡。事发后,斯大林急赴列宁格勒亲审凶手。根据刺杀基洛

苏联 苏联·1917年12月全俄肃反委员会成立

1917年12月全俄肃反委员会成立1917年12月20日,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全俄肃反委员会,以便同反革命、怠工和投机活动进行斗争。全俄肃反委员会的全称是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非常委员会,简称为契卡。它直

苏联 苏联·苏联1936年宪法

苏联·苏联1936年宪法1936年12月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第8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属苏联第二部宪法。它包括13章,146条。宪法分别规定了苏联的社会结构、国家结构、苏

苏联 苏联·1922年2月俄国家政治保安局成立

1922年2月俄国家政治保安局成立国家政治保安局由全俄肃反委员会改组而来。1922年2月6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法令,将全俄肃反委员会改组为国家政治保安局,俄文缩写音译为格别乌。它隶属于内务人民委

苏联 苏联·1936年12月5日《苏联新宪法》颁布

1936年12月5日《苏联新宪法》颁布1936年苏联宣布经济上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在政治上消灭了剥削阶级,巩固和确立了劳动人民政权;在国家体制方面联盟结构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如加盟共和国的数

苏联 苏联·1939年9月1日苏联普遍义务兵役法颁布

1939年9月1日苏联普遍义务兵役法颁布随着日益临近的战争危险,1939年9月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一届四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苏联普遍义务兵役法。该法规定苏联武装力量是由工农红军、工农海军、边防军和内卫部

苏联 1939年11月17日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并入苏联

1939年11月17日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并入苏联1939年9月1日,德军以“闪电战”方式进入波兰,波兰军队很快被分割包围,波兰政府退至国外。9月17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发表广播演说,声明苏联政府对波

苏联 苏联·1936年12月5日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苏联

1936年12月5日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苏联公元前9—6世纪,亚美尼亚境内出现了奴隶制的乌拉杜国。7—15世纪曾被多次瓜分。19世纪上半叶,东亚美尼亚(埃里温省)并入俄罗斯。1920年,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