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苏联·加米涅夫
Posted 列宁
篇首语:道理我都懂,可我要的不是道理,而是你的关心和体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苏联·加米涅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苏联·加米涅夫
苏联·加米涅夫
曾是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1883年7月18日出生于莫斯科,中学时代开始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的活动,1901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2年进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在大学生中间进行革命活动。1902年秋来到巴黎,加入“火星派”,结识了列宁。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之后,他是布尔什维克派,先后在第比利斯、莫斯科从事宣传鼓动工作。1905年4月下旬,他作为高加索联合委员会的四名代表之一出席了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会后被中央委员会任命为特派员,返回俄国宣传大会的策略; 1908年底应列宁之召来到日内瓦,参加布尔什维克的《无产者报》的编辑工作。不久又随列宁迁居巴黎,参加了1909年1月初召开的党的第五次代表会议,被选进党的统一的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报》的编辑部,并在列宁创办的工人党校讲授党史,同时还写了名为 《两个政党》的小册子,由列宁作序出版; 同一时期,他还受列宁的委托,担任布尔什维克驻国际社会党执行局的代表。1914年初,受党中央的委派,他回到国内,担任驻彼得堡的党代表,领导第四届国家社马中布尔什维克党团工作和 《真理报》编辑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沙皇政府于1914年11月以叛国罪把他和布尔什维克党团其他成员逮捕。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后,他于3月12日回到彼得格勒,同斯大林一起立即恢复了《真理报》编辑部。但从这时起直到十月革命胜利后初期,在俄国革命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他同党中央和列宁采取了不同的立场。在布尔什维克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他被选入大会主席团,但他却不赞成大会所确定的武装起义的方针。9月15日,党中央讨论列宁写给党组织的有关起义的两封信时,他说 “列宁脱离了实际生活”,列宁的起义计划是 “疯人呓语”,要求毁掉列宁的信件,不要让全党知道信件的内容。在10月16日召开的中央扩大会议上,他和季诺维也夫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当他们的言论受到绝大多数与会者的批评后,便于10月10日在《新生活报》上以 《尤·加米涅夫谈 ‘起义’ 》为题,发表了他对记者的谈话,重申了他和季诺维也夫的立场和态度,说起义是冒险行动。他们的行经受到列宁和党中央的严厉谴责。1917年10月24日,武装起义发动了,曾经反对武装起义的加米涅夫还是参加了起义的领导工作。在同日举行的党中央会议上,他就起义技术方面的准备工作作了报告,此后他同其他领导人一起指挥了彼得格勒起义。10月25日,他受党中央委托,主持了全俄工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几天后,他率领布尔什尔克党代表团,同全俄铁路总工会执委会代表谈判,讨论对方提出的成立包括孟什维克和右派社会革命党人在内的所谓“清一色社会主义党人政府”的要求,采取了机会主义的妥协立场,甚至对于把列宁排除出人民委员会的要求也表示默认。因此,11月7日他被解除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的职务。从1918年下半年开始,他担任莫斯科苏维埃主席,并负责领导莫斯科党组织,在1919年3月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又被选入政治局。1922年5月,他被任命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和劳动国际委员会副主席,并主持政治局会议。在这些重要岗位上,在新生的苏维埃极为困难的时期,他尽心竭力地工作,博得了党和列宁的极大信任,委托他负责编辑出版《列宁选集》。列宁逝世后,他被任命为劳动国防委员会主席,继续主持政治局会议,并担任列宁研究院院长。在纪念列宁、学习列宁主义的热潮中,他亲自发表讲演、写文章,向群众进行列宁主义教育。在20年代前期的党内争论中,他站在政治局多数人的立场上同托洛茨基派作斗争。在1924年5月的中央全会上,他和季诺维也夫一起支持斯大林继续担任党中央总书记。同年11月,他写了《列宁主义还是托洛茨基主义》一文,系统地揭露和批判了托洛茨基反对列宁主义和布尔什维克的历史、理论与立场。在1925年1月的中央全会上,他要求解除洛托茨基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职务,并支持共青团中央作出的要求开除托洛茨基党籍的决议。但是,从1925年4月在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上,他同党中央发生了分歧,逐渐形成了以他和季诺维也夫为主要代表的新反对派。在1925年底召开的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新反对派全面地反对党中央的路线和政策,反对斯大林提出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反对党的工业化方针,主张依靠出口粮食和原料、输入装备和技术来发展工业,重新提出中立中农的政策,反对继续执行新经济政策。党的十四大否决了他们的理论和主张,把加米涅夫降为政治局候补委员。1926年10月23日的中央联席会议又撤销了他的政治局候补委员资格。1927年上半年,联共(布)党内争论重新激烈起来,托季联盟于5月25日散发了《八十三人政纲》,9月又秘密印刷了关于将要召开的十五大的备忘录。加米涅夫参加了这些文件的制订,于是在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被开除党籍。1928年末,加米涅夫发表声明,承认错误,恢复了党籍。但由于被认为没有停止反党派别活动,于1932年再次被开除出党。不久他再次写保证书,承认党中央政治路线是唯一正确的,表示服从党的决议,同托洛茨基主义绝裂,因而于1934年5月又恢复了党籍。半年后,在苏联最高法院审理基洛夫被害案件时,他被指控组织反革命的 “莫斯科总部”而被捕受审,1935年1月被判处5年监禁。1936年8月初被第二次审讯,以参与暗杀党和政府领导人的 “罪名”被判死刑,8月25日被枪决。1988年6月13日,苏联最高法院撤消了1936年对加米涅夫等人的判决,宣布他们在法律、国家和人民面前是无罪的,但对他们在党内争论中的是非问题未作评断。
相关参考
1926年7月托季联盟的形成与瓦解1926年7月,以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为首的“新反对派”同托洛茨基等人结成了一个新的反对派联盟(简称托季联盟)。他们提出比较系统的理论、政治纲领。同年7月托季联盟的第
苏联·季诺维也夫格里哥里·叶夫谢也维奇·季诺维也夫,曾是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之一、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一任主席。1883年9月11日出生在乌克兰赫尔松省叶利萨维特城一个下层犹太人家庭,20世纪90年代未
1924年5月31日《苏中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签署苏俄政府建立后,高度重视同中国的关系,先后发表了对华宣言,并派副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到北京谈判中苏建交问题。1924年5月31日,加拉罕与北洋政府外交总长
1987年《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一书出版该书于1987年在苏联《各民族友谊》杂志上发表后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学出版,阿纳托利·雷巴科夫著。该书是当时苏联最畅销的长篇小说。它再现了三十年代苏联大清洗时代的腥
1919—1923年苏俄三次对华宣言发表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即《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1919年7月25日由代理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签署。苏俄第二次对华宣言是由
1979年9月27日苏中举行两国关系谈判1979年9月23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幼平率团抵达莫斯科,就中苏两国关系举行谈判。中国政府代表团同以副外长伊利切夫为首的苏联代表团举行了第一轮会谈。9月27日
1932年10月10日第聂伯列宁水电站建成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工程。1927年3月投建,总设计师伊·加·亚历山大罗夫。1932年10月10日,在乌克兰境内第聂伯河上以列宁命名的电站建成,其装机容
核心提示:由“张莘夫事件”引发的反苏示威运动在短期内波及全国,对中苏外交产生了很大影响,英、美等国也强烈谴责苏联拆运东北工矿企业设备的行径。在中国爆发大规模反苏示威游行的情形下,斯大林下令苏军加紧破坏
1954年1月24日拉斯特鲍夫事件1954年1月24日,苏联驻日代办处二秘拉斯特鲍夫叛逃美国的政治事件。事件的曝光始于1月27日,苏联驻日代办处参事官罗诺一行拜会警视厅公安三课,要求警视厅帮助找寻从2
1988年6月加拿大破获苏联间谍网加拿大和苏联因间谍问题而互相驱逐外交人员的事件。1988年6月初,加拿大情报部门破获一个苏联间谍网。马尔罗尼总理当即要求苏联政府私下召回其驻加使馆中被认为不受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