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苏联·季诺维也夫
Posted 布尔什维克
篇首语:明明你一个人可以活的很开心的,偏偏非要学别人谈恋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苏联·季诺维也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苏联·季诺维也夫
苏联·季诺维也夫
格里哥里·叶夫谢也维奇·季诺维也夫,曾是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之一、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一任主席。1883年9月11日出生在乌克兰赫尔松省叶利萨维特城一个下层犹太人家庭,20世纪90年代未以职员的身份投身于南俄地区的工人运动,1901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2年至1905年先后在柏林、巴黎、伯尔尼等地从事国际工人运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之后站在布尔什维克一边,同年来到瑞士第一次见到列宁,开始了在列宁领导下的职业革命家的生涯。1905年俄国革命爆发后,他被国内革命运动所激励,回到祖国参加了革命运动,作为彼得堡工人代表在工人和大学生中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到喀琅施塔得组织水兵起义。1906年他被选为彼得堡党委会成员,第二年他代表彼得堡党组织参加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革命失败之后,从事党中央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报》的编辑工作。1908年年底迁居巴黎,参加了1909年1月在这里举行的党的第五次代表会议,被选进《社会民主党人报》新的编辑部,是五个编辑之一; 在巴黎期间,还参加了列宁于1911年春在巴黎效区创办的工人党校的教学工作,同加米涅夫一起讲授党史; 1911年8月随同列宁等人参加了第二国际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代表大会,1913年初又随列宁从巴黎迁居离俄国较近的波兰城市克拉科夫,参加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常务局的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站在国际主义立场上,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赞同和执行列宁为布尔什维克党制订的策略方针。1915年夏,他和列宁共同撰写了《战争与社会主义》一书,又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代表和列宁一起出席了9月上旬在齐美瓦尔德召开的代表会议,被选入左派常务局,参加《先驱》杂志的编辑工作。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后,季诺维也夫同列宁等人一起回到彼得格勒,担任刚复刊不久的党中央机关报 《真理报》的副主编,参加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几次重要会议,在四月代表会议上再次当选为中央委员。7月末8月初,布尔什维克党召开了第六次代表大会,他被选入大会名誉主席团,再度当选为中央委员。但是从这次大会开始,直到十月革命胜利后初期,在革命的方针和策略问题上,他与列宁和党中央发生了严重分歧。在10月10日由列宁主持的、有十二名中央委员参加的特别会议上,他和加米涅夫一起对武装起义的决议投了反对票,要求召开中央委员会全体紧急会议。10月18日,他和加米涅夫一起在《新生活报》上声明不同意党中央武装起义的决议,并把起义说成是冒险。这就实际上向敌人泄露了党的武装起义的计划,受到了列宁和党中央的严厉遣责。十月武装起义胜利后,季诺维也夫当选为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但是他赞同全俄铁总执委会提出的成为包括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右派在内的所谓 “清一色社会主义党人政府”的要求,支持加米涅夫同全俄铁总执委会谈判时达成的妥协。11月2日,党中央通过了《关于中央内部反对派问题的决议》,遣责季诺维也夫等少数人“完全丧失了布尔什维克主义的一切根本立场”。11月中旬,他被派往乌克兰去组织地方苏维埃政权,发动群众同乌克兰民族主义政权——中央拉达作斗争。1918年4月出任北方地区公社联盟人民委员会主席。1919年3月初共产国际成立,季诺维也夫被选入由五人组成的执行局,并任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直到1926年。在这期间,他主持了共产国际前五代表大会和历次执委会的工作,为共产国际起草了一些重要文件。在俄共(布)党内,他是主要领导人之一,1922年被选入政治局。从1923年10月开始的同托洛茨基派的重大争论中,他站在政治局多数人的立场上。12月5日,他又同斯大林、加米涅夫共同起草了一项决议,指出党内生活存在问题,但拒绝了托洛茨基关于政治局存在派别的指责。列宁逝世后,季诺维也夫写文章、作报告、宣传列宁主义,批判托洛基茨主义,要求把托洛茨基开除出中央委员会、政治局、甚至开除出党,但中央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在1925年3月的中央全会和4月代表会议上,他反对斯大林提出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在党内形成了以他为首的新反对派。12月末召开的俄共(布) 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他代表反对派在会上作了副报告,继续否定“一国建成论”,反对继续执行新经经政策,认为在新经济政策下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只能向资本主义倒退; 反对中央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认为苏联经济和技术落后,必须依靠出口原料、粮食,输入装备和机器来发展工业; 在农村政策上,认为中农不可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同工人阶级结成联盟,重新提出“中立中农”的政策。党的十四大否决了季诺维也夫的观点和主张,但他回到列宁格勒后鼓动共青团列宁格勒省委通过一项决议,拒绝服从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因此党中央撤销了他在列宁格勒的职务,由基洛夫任第一书记。季诺维也夫在受到处分之后,开始转向同托洛茨基派的联合,双方结成了反对派的联盟。鉴于他们的非组织活动,1926年7月联共(布)中央和中央监委召开联席会议把季诺维也夫开除出政治局,三个月后党的第十五次代表会议又解除了他的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职务,1927年11月14日联共(布) 召开中央联席会议把他开除出党。1928年末,季诺维也夫给党中央写信,声明同托洛茨基划清界限,要求恢复党籍。党中央同意了他的请求,但他在党内仍然进行派别活动,1932年再次被开除出党; 1933年5月他又一次表示悔改,又一次恢复了党籍。1934年12月1日,基洛夫被暗杀,季诺维也夫被指控要为基洛夫事件负责而被捕,并被判处10年徒刑。1936年苏联最高法院以“卖身投靠法西斯间谍机关”、“领导暗藏的白卫组织”等罪名判处季诺维也夫死刑,他于8月25日被枪决。1988年6月13日,苏联最高法院撤消了1936年对季诺维也夫等人的判决,宣布他们在法律、国家和人民面前是无罪的,但对他们在党内争论中的是非问题未作评断。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季诺维也夫曾经力压过斯大林 没想到却在关键时刻犯混
1923年,苏联的政治斗争到达了一个巅峰,虽然斯大林的权势在一步步巩固,但托洛茨基在斗争中接连受挫的情况下,声望依旧非常高,大小权利集团林立,局势尚不明朗,平静的外表下可谓是暗流汹涌。当年的代表会议举
1924年10月“季诺维也夫信件”事件1924年10月,麦克唐纳组成的第一届工党政府宣告解散。保守党为了在议会选举中击败工党,蓄意伪造了所谓“季诺维也夫信件”。在正式大选前4天,保守党报纸发表了季诺维
共产国际初期和中期的活动从共产国际成立到1924年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之前,是共产国际的初期。在这一时期,在列宁和季诺维也夫等人的领导下,共产国际帮助各国建立和巩固共产党,制定争取群众大多数的路线,
1926年7月托季联盟的形成与瓦解1926年7月,以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为首的“新反对派”同托洛茨基等人结成了一个新的反对派联盟(简称托季联盟)。他们提出比较系统的理论、政治纲领。同年7月托季联盟的第
联共(布)党内的一场严重斗争——托季联盟终告失败1927年1月14日,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被开除出党,联共(布)党内反对托季联盟的斗争取得最终胜利。20年代,斯大林与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对派联盟的斗
俄共(布)党内托季联盟的出现及其失败1925年托洛茨基被解除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之后,布尔什维克党内斗争并未止息。1925年12月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出现了以斯大林为代表的中央多数派和以季诺维也
1961年3—4月苏美首脑维也纳会晤1961年6月3—4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在维也纳美国驻奥地利大使馆举行会晤,就苏美关系、裁军、禁止核试验以及德国和柏林问题
1979年6月15—18日苏美首脑维也纳会晤1979年6月15—18日,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与美国总统卡特在维也纳举行会晤,双方讨论了苏美关系、限制战略武器以及地区冲突问题,强调必须控制核武器,尽
苏联·契尔年科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前总书记、苏联国防会议主席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11年9月24日出生于大捷西(今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新村区)的农民家庭。
打开《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关于祖农・太也夫的条目,只有简单的两句话:“曾任过新疆军区副参谋长,民族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过少将军衔,其他资料暂缺。”因为他是叛逃至苏联的开国少将祖农・太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