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外交舞台扬起绿色橄榄枝——《非战公约》签订
Posted 战争
篇首语:我们一路走,一路被辜负,一路点燃希望,一路寻找答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外交舞台扬起绿色橄榄枝——《非战公约》签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外交舞台扬起绿色橄榄枝——《非战公约》签订
外交舞台扬起绿色橄榄枝——《非战公约》签订
1928年的世界并不平静。德国军国主义重新复活;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复杂,军备竞赛愈演愈烈,战争危险与日俱增。裁减海军军备的会议于前一年破产,却在这一年的外交舞台上又扬起了一枝绿色的橄榄枝——《非战公约》。
公约是由法国首先倡议的。1927年4月6日,即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0周年纪念日,法国外长白里安发表了对美国充满友好感情的特别声明,倡议与美国签订双边条约,以“把战争置于法律保护之外”。法国用心良苦,指望加强美法关系,不致让英法所控制的“国联”因美国的抵制而瘫痪,以维持法国的强国地位;同时也想取得解决战债的有利条件,以便巩固法国在欧洲日渐衰落的军事政治地位。美国出于对外政策的需要,利用了白里安的声明,同意法国建议,但由国务卿凯洛格提议签订多边条约。美国的用意在于:签订条约以稳定欧洲局势,保护美国在欧洲投资的安全,并通过多边条约来建立自己的领导权,实现其对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法国对美国的态度颇不以为然,但顾及和平形象,经过一段外交磋商后,还是接受了美国的提议。1928年8月27日,美、法、英、比、德、意、波、捷、日等15国在巴黎正式签署了全称为《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的公约,史称《非战公约》,又称《白里安一凯洛格公约》。这项公约于1929年7月生效。到1933年,加入公约的国家达63个。
美国总统柯立芝在公约上签字
公约包括序言和三条条文。第一条条文规定:“缔约各方以它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它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第二条条文规定:“缔约各方同意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诚然,在国际法上,这一公约意味着互不侵犯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被确立起来了。然而,公约的缺陷是很明显的。它没有从性质上划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实际上,这就否定了正义战争的合法性。同时,它也没有明文规定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所以,公约只是一纸空文。尽管如此,它宣布在国家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为互不侵犯原则奠定了法律基础,因而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国际文件。
相关参考
《非战公约》20世纪是个战争的年代,局部战争和世界性的大战不断发生。伴随着战争的,是和平主义运动在欧美兴起,各种和平方案层出不穷。1927年3月,美国非战运动的代表人物肖特威尔访问法国,并与法国外长白
1928年8月27日《白里安-凯洛格公约》签署《白里安-凯洛格公约》,亦称《非战公约》或《巴黎公约》。最初由法国外交部长白里安与美国国务卿凯洛格于1927年12月发起,1928年8月27日由法国、美国
1937.8.21南京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政府为欲对于一般和平之维持有所贡献,并将两国现有之友好关系巩固于坚定而永久的基础之上,又欲将一九二八年八月二十七日在巴黎签订之非战公约中
1947年9月2日《西半球联防公约》签订《西半球联防公约》即《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一译《泛美互助条约》、《泛美联防公约》,又称《里约热内卢公约》。1947年9月2日,泛美联盟中19个成员国(不包括尼
和平仍是一纸空文——《洛迦诺公约》签订参加洛迦诺会议者1925年10月的欧洲一片欢腾。饱受战争之苦的欧洲各国人民奔走相告:“《洛迦诺公约》签订了,和平终于到来了!”1925年10月5—16日,欧洲主要
1975年12月15日欧洲共同体专利公约签订为消除地域性专利保护对欧洲共同体内部自由竞争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进一步统一欧共体成员国家的专利制度,欧共体成员国于1975年12月15日在卢森堡签订了欧洲共同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与九国公约的签订华盛顿会议亦称“太平洋会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继巴黎和会之后又一次重大的国际会议。会议由美国发起,于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
意大利 意大利·1943年9月28日意共和意社会党签订联合行动公约
1943年9月28日意共和意社会党签订联合行动公约自德国法西斯1943年9月初占领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广大地区后,意大利人民就展开抗击侵略者的英勇斗争。意大利共产党和意大利社会党于1943年9月28日签订
世界条约 君士坦丁堡公约签订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君士坦丁堡条约对土耳其有利?
英、法、俄等国签订《君士坦丁堡公约》1869年11月7日上午9时,和煦的阳光普照着地中海东南岸的塞得港,港口两旁挤满了人群。人们的心情如同这灿烂的阳光,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一会儿,拥挤的人群中发出
1937年7月8日伊朗签署《萨德阿巴德公约》1937年7月8日,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伊拉克四国在德黑兰萨德阿巴德王官签订条约,即《萨德阿巴德公约》。20世纪20年代,伊朗意欲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