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祭尤节都有哪些活动?苗族祭尤节简介
Posted 苗族
篇首语:生活可以五颜六色,但绝不能乱七八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苗族祭尤节都有哪些活动?苗族祭尤节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苗族祭尤节都有哪些活动?苗族祭尤节简介
扬颂、腊尧人家过“祭尤节”,要准备祭牛,每家每户都提前3至5天盘好一坛“苗酒”(只酿不蒸馏的甜酒)。节日的头一天,要蒸糯米饭打粑粑。过节的当天早上,男主人提着鱼罩下田罩鱼,罩来田中鲤鱼,回家煮熟备用,另到野外摘来枸树叶等所需物品,样样备齐。节日当天早上九点左右,全族人要举行祭祀仪式。祭祀开始,先是打火镰取圣火、鸣铁炮、鸣大号,然后在神龛下安祭桌、摆祭品(于地下摆祭师占卜用竹片两片;一把祖传砍刀;摆上9个土碗,分别斟上甜辣酒;9张枸树叶、9张青菜叶、9条鲤鱼,三种食品的堆放层顺序为:先树叶,后菜叶、鲤鱼放上面。摆成9份)。
摆好后,即请祭师念诵祭词。约念半个小时,其间要供饮9次酒,散祭品9次,供与9位祖公。每次饮酒前,接碗者先戽几滴于地下,然后才喝;每斟换一次酒,祭师都要念诵一段相应的祭词,并占竹卦于地,竹卦必须是左扑右翻方为愿。念完一段祭词,就要鸣大号、宰祭牛,接着把供品分发给在场人同食。祭师随后又继续念祭词、送先祖。如果因事务多,经济困难,经全族人商定,也可不进行集体祭祀,不杀牛。
节前各家各户打制第一块粑粑必须是4斤米以上,并将其压扁,压平圆润,直径约50公分,苗语叫“jud bad ninx”,意为牯子粑,以此代表祭牛。由祭师到每家每户去念诵祭词。念毕,助手操起大刀,将存放在桌面上的牯子粑“杀”切成小块,同样把供品分发给在场人同食,祭典仪式结束。而节日当天,远近四方的亲戚朋友都纷纷走来,有部分客人还抬来一只鸭子,一壶米酒,共同祭祀。祭祀完后,客应主人邀请,围着餐桌动手喝酒吃肉。
主人一边吃,一边热情地劝酒;此时话题打开,大家谈古论今,各抒己见。酒过三巡,主人还邀客人猜拳行令。等到主客双方酒足饭饱后,男人还要举行射箭、罩鱼、扳手劲、扭扁担等活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又兴隆起来。节日的内容由过去较单一的现象,发展到了唱歌、跳芦笙、赛唢呐、斗鸟等民间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女人于酒桌边还顺手拿起板凳,翩翩地欢跳起板凳舞。这一天,不论主人、客人,大家都在欢乐的气氛中欢度。
相关参考
1、花鼓舞——通常活动于春节及“六月六”“八月八”“赶秋”“赶夏”等民族传统节日。它的活动形式是由两人各持两根尺许长的鼓槌、分别站在鼓的两面同时击鼓,另有一人持单棒居中击鼓腰作伴奏。两者节奏要求统一,
跳场,作为贵州省贵阳市周边苗族的庆典活动,有效的把苗族中各个不同的分支联系起来,不仅作为单纯的娱乐庆典,更重要的是成为苗族之间维持感情关系的纽带。每年农历2月14日—16日就是苗族自发的跳场活动的时间
跳场,作为贵州省贵阳市周边苗族的庆典活动,有效的把苗族中各个不同的分支联系起来,不仅作为单纯的娱乐庆典,更重要的是成为苗族之间维持感情关系的纽带。每年农历2月14日—16日就是苗族自发的跳场活动的时间
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酒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东酉。从家中的每口三餐到办喜事、丧事,乃至大型的民族节口活动,喝酒是人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客人来了以美酒相待,是一种神圣而不可改变的待客礼节。你如果来到了苗寨,那
由于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医籍,这同苗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很难确定一样,苗族医药发展无明显的分期。但苗医发展史上确实存在一段较长的“巫医合一”的时期,《说苑辨物》上所说的“苗父”属于这种情况,《
“花山节”也叫“踩花山节”,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花山节”的举办者要在山上立一根花杆,前来参加节日活动的人们围在花杆下,进行祭花杆、唱古歌、爬花杆比赛、跳芦笙舞、武术表演、斗牛、对唱山歌等活动。滇东
多数苗族地区婚姻自主程度较高,各地苗族青年都有以择偶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的自由社交活动形式。湘西叫做“赶边边场”或“会姑娘”,黔东南苗族则称为“游方”,广西融水叫“坐妹”或“走寨”,黔西北称为“踩月亮”,
苗族的“鼓舞”主要种类集中在湖南省西部、贵州省东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带。黔东南的苗族“木鼓舞”,是过去每13年才举行一次的“吃牯脏”大型祭祀活动时的“鼓舞”形式。节日时,舞蹈的男女狂舞三日,废寝忘食,通宵
施洞地区吃姊妹饭活动十分热闹,每年农历三月,当节日临近的时候,远近的苗族村寨都忙碌起来,准备迎接和参加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活动。施洞地区每年农历三月十三日至十六日过姊妹节,程序俗成不变。农历三月十三日
施洞地区吃姊妹饭活动十分热闹,每年农历三月,当节日临近的时候,远近的苗族村寨都忙碌起来,准备迎接和参加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活动。施洞地区每年农历三月十三日至十六日过姊妹节,程序俗成不变。农历三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