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私田和自耕农
Posted 贵族
篇首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私田和自耕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私田和自耕农
西周很重视农业,使用了金属制造的锄头、铲子和镰刀等农具; 农夫两人一组,一人用脚掌蹬耒入土,一人用手拉耜拨土,称为耦耕。于是大量荒地被开垦,并被整治为熟土。当时已能使用绿肥和用火化、土化制造堆肥,已有人工灌溉,知道灭杀害虫。粮食如黍、麦、稻等产量增加,桑麻种植也已普遍。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周初实行井田制,卿大夫以下贵族所分得的公田不经周王室或诸侯公室特许,是不可转让或买卖的。到西周中后期,由于战争、灾害或经营问题,部份贵族奴隶主的田园荒芜了,奴隶逃散了,逐渐衰落; 另一部份地位较低的士或是有功劳的新贵则成为暴发户,不断谋取土地。贵族之间的兴衰起伏,出现了土地典租或转让现象,奴隶制国家土地所有制受到破坏。
与此同时,一些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开垦荒地后,就增加了份外的土地,加上王室额外赏赐山林荒地,可不交贡税,就出现了私田这种土地私有权,造成了对公田的又一层冲击。
夏王朝以来,就有少数平民自耕自食。西周时这支队伍在不断扩大,他们多数是各级贵族的远房亲戚,在所属宗族主子的城邑附近拥有小块耕地,经济比较独立,但需定期向宗子贡物和服劳役,属于庶人之列。另外有一些耕作奴隶逃亡后,在远离都邑的荒郊野外开垦小块荒地,建立家室,取得了自由民身份。随着自耕农的日益增多,奴隶制内部的阶级构成有了新的变化。
相关参考
人物生平家世背景田氏自田和的曾祖父田成子田常任国相时,以大斗出贷,以小斗收还,收揽人心,同时相继攻杀其他旧贵族及齐简公,齐国政权基本上归田氏所有。田成子死后,田和的祖父田襄子田盘为相,且使其兄弟宗人尽
前481年,齐相田桓在民众支持下,用武力战胜了守旧贵族监止,杀掉了齐简公。此后齐国政权都归田氏,但田氏此时还只为国相,姜姓大奴隶主贵族,名义上仍是公室的齐侯,这种名存实亡的局面持续了100年。周安王十
商朝灭亡后建立的周朝,分西周和东周两个阶段,延续近800年。作为奴隶制国家的西周延袭了275年,周王室指挥的对外征战一直不断。东周进入了春秋战国阶段,更是各诸侯国之间相互频繁进行征服和兼并战争。直至东
上回说到宋朝的自耕农将自己的土地抵租卖给地主,变成了佃农,这样地主兼并了越来越多的土地,而失去土地而破产的自耕农也越来越多。农民起义⑥自耕农、半自耕农而拥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即使不向地主交租,却要对官
如上所述,曹魏统治层所以扶植自耕农,主要是为了增强其服役纳税的能力。下面就谈谈曹魏政府加到自耕农身上的赋役负担。三国统治者加到自耕农身上的赋役等剥削,史无正面阐述,偶而有所涉及,亦殊简略。《三国志》卷
东周·安王姬骄(前401—前376年)安王四年(前398年),楚悼王蔑视周朝,北侵周地。十三年(前389年),齐上卿田和实际已占有齐绝大部分土地,垄断齐国政权,魏武侯替田和向安王请求同意田和为齐侯,获
在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一个帝国的强盛必然需要有着稳定的庞大的自耕农和中小地主,这些才是一个帝国的根基,因为他们代表着赋税、兵源、稳定的政治生态。因而往往能够做到保证大批自耕农的王朝都是出于强盛时期,而
田氏代齐 公元前391年,田成子的曾孙田和废掉齐康公。公元前386年,放逐齐康公于海滨,自立为国君。同年,周天子(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姜氏齐国的历史就此结束。田氏完
经济方面屯田屯田制的实行,实际上是以国家投资的方式保证再生产,工作效率当然高于普通的自耕农。因此这个政策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短时间内就将地方变成“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的欣欣向荣,称其为一大创举
破格晋升的海战将星德雷克(1540年~1596年) 英国著名海盗,海军上将。出生在英国西南部德文郡的一个自耕农家庭。由于家境贫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