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尧行仁政
Posted 天下
篇首语:人生何适不艰难,赖是胸中万斛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尧行仁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尧行仁政
尧,名叫放勋,号陶唐氏。就是说他本是黄帝部落陶唐氏族的后裔,所以 《史记》推论他是轩辕黄帝的四世孙。因建都于唐(今山西临汾),故史称唐尧。
相传唐尧很俭朴,经常住在简陋的茅屋里,吃的是粗糙食粮,喝的是野菜汤,穿的是粗麻布,他以自己的言行教化天下,各部落之间百姓和睦,百官忠于职守。他明确地区分了百官的事务,进一步加强行政管理。曾命令羲氏、和氏兄弟遵循天数,推算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制定历法,把一年分为366天,又用闰月来调整四时的误差,把确定下来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令谨慎地遍告人们,督促百姓春耕夏锄,秋收冬储。唐尧在位时,重用了大批能人贤人,如: 舜当了司徒管理民事教化,契当司马管理军事,后稷当田畴管理农作,夔当乐正主持音乐礼仪,倕当工师管理手工建筑,皋陶为大理掌管诉讼法律,伯益为欧禽掌管畜牧。真是人才济济,政治清明。但是尧对自己却要求很严,曾说天下若有一个人饥饿,是自己没治理好使他饥饿了; 天下若有一个人挨冻,是自己没治理好使他受寒了;天下若有一个人犯了罪,是自己没教育好使他陷入了犯罪深渊。常常以此自责。
唐尧处理政事,既有主见,又很民主。他常常征求四方部落首领对治理天下的意见,曾问谁可以处理政务,首领们推荐了他的儿子丹朱,他说丹朱顽劣好讼不能用; 首领们推荐了共工,他说共工巧言善辩、用心邪僻不能用; 首领们推荐了平民舜,尧就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舜,观察舜的为人,然后把舜拔举到唐都来总理百官。尧在大首领位置上70年而得到舜,中间因年老想把天下让给贤人许由,许由逃到箕山下去耕田,尧只有赞叹而已。
相关参考
清朝是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的全国,但是治理天下需要的是知识分子,为了维护国运的长久,清朝政府大量起用各族人才,不仅巩固了清朝的统治,并且把它推向了繁荣的盛世阶段。>> 康熙的仁政,措施之一是惩
孟子的仁政思想 孔子对当时“礼法之争”的认识,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仁”与“礼”的探讨,确立了传统儒学的基础。而孟子道性善,言必称
孟子的仁政思想 孔子对当时“礼法之争”的认识,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仁”与“礼”的探讨,确立了传统儒学的基础。而孟子道性善,言必称
你们知道汉文帝究竟靠什么实现仁政?少私寡欲为国为民,后世帝王无法超越,接下来本站小编为您讲解>纵观历史,西汉时期的“文景之治”乃是中国封建时期的第一个盛世,《史记》作者司马迁曾用动情的笔墨记叙“文景之
施仁政文侯成霸主魏文侯姓魏名斯,于公元前445年继魏桓子即位,建立魏国。他在位期间礼贤下士,拜卜子夏、田子方为相,辅佐自己处理国家政务;任命乐羊、吴起为将军,统领兵马,维护国家安定。魏文侯宵旰勤政,孜
施仁政羊祜有远虑羊祜(hù)是西晋著名大臣,为官期间正直廉洁、不畏权贵,名动朝野。司马炎受禅让代魏建立西晋,史称晋武帝。大事已定,晋武帝便有灭吴之志,以图统一天下。公元269年,晋武帝命尚书左仆射①羊
孔子那么牛,想恢复周礼实行仁政,为何春秋时没人重用他?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说起孔子大家都不陌生,这位春秋战国时期的“大牛”,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也可以说是上下五千年,对咱们中华民
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市为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人,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意思是:太平盛世要施行宽松的政策,世道混乱时,当施严刑峻法,不惜矫枉过正,震慑作乱者,来达到治理社会的目的。也就是说没有一成不变永远正确的治世方略,统治者要根据社会现实对症下药,有针对性选用施政纲领。
元朝仁政为什么还被推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元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而且在历史上人们对于元朝的印象都非常的不好,认为元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