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历史有哪些?白族历史简介

Posted 白族

篇首语: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白族的历史有哪些?白族历史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白族的历史有哪些?白族历史简介

洱海区域和滇地区域皆是白族原始文化和古代文化的两大摇篮,也是祖国西南边地最早的文化发祥地。大理州宾川县白羊村遗址表明:约距今4000年前,相当于夏王朝早期,远古白族先民已进入比较完整的原始社会,已有木结构聚落,能种植水稻,驯养家畜。距今3200年,相当于商王朝后期的剑川县海门口遗址近千件出土文物表明:白族先民已进入铜石并用、以青铜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祥云县大波那铜棺墓葬、楚雄市万家坝、晋宁县石寨山、江川县李家山等地丰富精巧的青铜器遗址的发现表明,早在战国时期,白族先民已跨入有“常处”、有“君长”的家长制社会。在洱海西岸创建了以叶榆部落为主体的“叶榆国”政体,定“益都”(今大理喜州)为“国都”,“创建了洱海区域的农业文化”。同时代,大批游牧的“昆明”人进入农业民族的叶榆人所居住的坝区,并部分与叶榆人融合。公元前二世纪左右,秦王朝开始经营“西南夷”。公元109年(元封二年),汉王朝在昆明设置益州郡,不久在大理地区设置叶榆(今大理)、云南(今祥云)、邪龙(今巍山)、比苏(今云龙)四县,白族正式纳入益州郡建制。

至唐朝贞观年间,始禅让于巍山蒙氏。唐代,公元8世纪40年代,白族先民与彝族先民共同创建了强盛的“南诏国”。国王是“乌蛮别种”,但其文臣武将中大多数由白族贵族担任。经济文化始终以白族先民“河蛮”为主导。大批贵族子弟赴成都学习汉文化。以“河蛮”为代表的“白蛮语”为南诏国通用语言。

公元937年,白族首领——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外联滇东三十七蛮部,推翻了南诏后期杨氏“大义宁国”,建立了白族主政达300多年的“大理国”,使经济文化较南诏时期有了更大的发展。洱海区域的白族社会进入封建领主制。

1254年,蒙古军灭大理国。后元王朝在云南设立行省,封白国王后裔段氏为“世袭大理总管”。

1382年,明王朝平灭云南大理,命沐英世袭镇守云南,屯田戍兵,筑城积粮,为此大批汉族大姓从内地江浙闽一带迁来云南住居城镇或平坝,多与白族通婚,使白族与汉族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经元、明400多年治理,白族平坝地区步入封建地主经济社会。

1840年鸦片战争后,直至1949年,不少白族子弟勇敢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斗争。在中法战争、辛亥革命、护国讨袁运动中英勇献身;一批优秀儿女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共产主义战士、抗日民族英雄、云南滇西北武装暴动的党政军领导人物,等等为云南的解放立下不朽功勋。

相关参考

白族洱海文化有什么独特之处 白族文化简介

早在三千五百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开“洱海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璀灿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洱海文化”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和一脉相承的历史传统。民间口头文学有广泛而丰富的题材,神话传说洁

白族人是怎样过树花会的 白族树花会简介

洱源县三营坝子位于峰奇灵秀、“一山望四海”的灵映山麓,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都要举行白族农家会。二月十五白族农家会,又叫白族树花会。这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唐朝初年,自恃兵强将勇的蒙舍诏主皮罗阁调兵遣将进犯浪

白族的丧葬习俗有哪些 白族习俗简介

春秋战国时代,白族先民的“滇僰”墓葬形式,有竖穴土坑墓葬、瓮棺葬、圆坑墓葬多种。祥云大波那已有“干栏”式重型铜棺;弥渡苴力已有大量石板墓。住在碧江的白族,死后不用棺,把死者放在一块木板上,覆以屋上的茅

白族洱海文化有什么独特之处 白族文化简介

早在三千五百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开“洱海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璀灿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洱海文化”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和一脉相承的历史传统。民间口头文学有广泛而丰富的题材,神话传说洁...

白族龙头三弦是啥样的?白族乐器简介

白族的龙头三弦,其形制奇特,音色圆润,常为白族民歌和说唱伴奏,深受白族人民喜爱。流行于剑川、鹤庆、洱源、大理、云龙和兰坪等地。传说洱海边住着一位白族老人,他有三个儿子,大郎贪财,二郎好吃懒做,三郎爱弹...

白族小吃雕梅有何特殊之处 白族小吃简介

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也是我感受当地民俗文化的一个方式。来到大理,虽然很遗憾没有机会品到著名的白族三道茶,但有一样酸酸甜甜的小食却令我胃口大开,爱不释口,这,就是大理雕梅。雕梅是白族传

白族的史学文化有啥发展 白族史学文化简介

蒙、段时期,在白族人聚居的大理这个边远地区,不仅文学方面有和中原一样的灿烂成就,在史学方面也有其光辉的一贞。最早可考的是唐代的《南诏图志》和宋代的《大理图志》。史载:“唐制,令诸州作图。三年一造,送职

白族的史学文化有啥发展 白族史学文化简介

蒙、段时期,在白族人聚居的大理这个边远地区,不仅文学方面有和中原一样的灿烂成就,在史学方面也有其光辉的一贞。最早可考的是唐代的《南诏图志》和宋代的《大理图志》。史载:“唐制,令诸州作图。三年一造,送职

白族的秀邑石雕是什么样的?白族石雕简介

有首民歌唱道:山歌好唱难起头,木匠难建转角楼,石匠难雕石狮子,铁匠难打铁绣球。可这首歌经鹤庆县白族群众演唱时却变了词,歌曰:甸北调子无尽头,三庄人擅建转角楼,秀邑人擅雕石狮子,新华人专制五金绣球。这首

白族人在结婚时的“火塘对歌” 白族婚俗简介

“火塘对歌”,这是洱源西山民间婚俗中最热闹的场面。在姑娘出嫁的前天晚上和新郎迎新娘有当天晚上,天色黑定,主人家就在院心里烧起栗柴火。来自远村近寨的人们,围着火塘,喝茶咂烟,说说笑笑。这其间,小伙子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