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唐末农民起义背景
Posted 田庄
篇首语: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唐末农民起义背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唐末农民起义背景
唐朝后期,政治腐败黑暗。宦官专擅朝政,朋党相互倾轧,藩镇称霸地方,是唐末政治混乱的几大重要因素。土地兼并空前严重,大土地私有制恶性发展,贫富不均成为阶级矛盾激化的总根源。大量土地和社会财富集中于皇室、贵族、官僚、豪强地主之手,地主豪富的田庄更为普遍,封建统治阶级的暴富与荒淫奢侈更属惊人。唐宣宗算是一个比较精明并想有所作为的皇帝,但也无力改变唐末江河日下之势。宣宗死后,先后继位的唐懿宗李漼 (860—873在位)、僖宗李儇 (874—888在位) 都是昏庸无能、腐化堕落之辈。懿宗不但亲迎佛骨,大肆铺张,每月还要举行十多次宴会,穷奢极侈。他的女儿同昌公主出嫁,以珍宝装饰新房门窗,以金碗银盆做嫁妆,还陪送铜钱五百万贯。同昌公主死后,送葬的队伍就排了20里长。唐僖宗不理朝政,专好斗鸡、打马球。他以一个地方节度使的官位作赌注,让四个大臣打球争输赢。结果,打球获胜的一人果然被任命为节度使。大官僚韦宙的一个田庄里,就屯积稻谷达700堆,皇帝称他 “足谷翁”。宰相杨收,号称 “田产遍于四海”。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大批农民失去土地,纷纷离乡背井,沦为逃户。而统治者又把逃户的赋役分摊给邻伍负担,称为 “摊逃”,结果又逼出了大量新的逃户。当时,加上水旱灾害频仍,而官吏照旧横征暴敛。走投无路的农民,只得奋起反抗。广大逃户为扩充农民起义军提供了兵源。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的条件已经成熟,唐末社会正处在暴风骤雨的前夜。
相关参考
唐末农民战争对唐王朝的影响为什么唐末民变从公元859年的裘甫发动浙东叛乱开始,到公元884年黄巢之乱被平定而结束,历时25年,农民军席卷了现在的山东、河南、两江、闽浙、两广、两湖、陕西等十二行省,沉重
唐末农民战争对唐王朝的影响为什么唐末民变从公元859年的裘甫发动浙东叛乱开始,到公元884年黄巢之乱被平定而结束,历时25年,农民军席卷了现在的山东、河南、两江、闽浙、两广、两湖、陕西等十二行省,沉重
唐末农民起义的人物特点中,出身低微是一个重要特点。唐末农民起义中,比较重大的有四次,这四次起义的首领都出身低微,裘甫是贩盐出身,庞勋是低层士兵,王仙芝是贩布出身,黄巢是贩盐出身。缺乏战略性也是唐末农民
唐末农民起义的人物特点中,出身低微是一个重要特点。唐末农民起义中,比较重大的有四次,这四次起义的首领都出身低微,裘甫是贩盐出身,庞勋是低层士兵,王仙芝是贩布出身,黄巢是贩盐出身。缺乏战略性也是唐末农民
唐末农民起义战争 唐朝末年,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争不断,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促使农民奋起反抗,爆发大规模起义。 &n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唐末农民战争9世纪中叶反抗唐王朝统治的农民大起义。唐末土地兼并,政治腐败,赋役繁重,民不聊生,阶级矛盾激化。873年(咸通十四年),黄河中下游大旱,千里之内秋粮颗粒无收,“金色虾
唐大中十三年(859年)十二月浙东人裘甫举起反唐义旗,至中和四年(884年)黄巢义军被镇压,这场反抗唐王朝统治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先后长达25年之久。唐宣宗李忱时期,朝政腐败、宦官专权的矛盾日渐突出
唐朝人物中文名:黄巢别名:黄王、冲天大将军国籍:唐朝→大齐民族:汉族出生地:山东菏泽出生日期:元和十五年(820年)逝世日期: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职业:皇帝、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主要成就:建
唐末时期,百姓民不聊生,黄巢是一个盐贩的儿子,他本想走考试入仕的道路,可怎么考也考不上,这次考试让他见识到了唐朝廷的腐败,因为被录取上的都是些“走关系”的,黄巢一怒之下就扛起了起义的旗帜,成了起义
王仙芝是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他领导的起义军转战数省,持续四年,后来在湖北被唐朝调集的优势兵力击败,本人在突围时战死。此后黄巢接过他的大旗,扩大和发展了起义军,后来攻占长安,迫使唐僖宗逃往四川,险些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