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陕北红军

Posted 中国工农红军

篇首语: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陕北红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陕北红军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在陕北建立的工农武装。其主力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十七军。他们是在清涧、渭华、旬邑等地起义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西北地区的主力红军。1927年10月和12月,唐澍、谢子长、闫红彦等根据党的 “八七” 会议精神和中共陕西省委指示,两次发动清涧起义,建立西北工农革命军游击队,遭到强敌进攻,起义失败。1928年5月,刘志丹、唐澍、谢子长等领导了渭 (南)、华(县) 起义,成立了西北工农革命军,7月,与国民党军队在洛南激战,总指挥唐澍阵亡,渭华起义又遭失败。此后,刘志丹、谢子长在陕甘地区多次组织领导武装起义,组成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1932年12月,陕西省委决定陕甘游击队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次年,南下关东平原开展游击战争。1934年8月,第二十六军和陕北红军游击队一起,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一次“围剿”。1935年1月,中共陕北特委决定将陕北独立师扩编为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2月,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谢子长、刘志丹任军委会主席。陕北红军在西北军委领导下,粉碎国民党军队的两次 “围剿”,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9月,红二十六、红二十七两军与北上的徐海东第二十五军在延川永平镇会师,组成第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10月,与到达陕北的红一方面军在吴起镇会师,编入红一方面军建制。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之一 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谢子长简介

谢子长(1897—1935),原名世元,曾改名德元,号浩如,化名冬阳,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枣树坪人。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1934年任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总指挥、

说谍到达陕北后,中革军委二局对中央及红军扎根陕北功不可没

1935年10月,历史记载着中央红军结束长征,到达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从今天我们已经知道的结果来看,一年多来的长途跋涉,枪林弹雨的冲杀,似乎到了这里总算喘上了一口气,划上一个句号。中国革命开始了一个崭新

军事万花筒 叶帅提议进军陕北

  红军长征期间按照俄界会议决定,北上红军以游击战打通国际路线,争取得到前苏联的帮助,在接近前苏联的地区创造一个根据地。但具体路线如何走,一时众说纷纭。一天,叶剑英看到部队缴来的一

陕北悍匪曾令张爱萍骑兵团损失1/3 险俘毛泽东

本文摘自:《从战争中走来》,作者:张胜,出版:中国青年出版社1935年10月,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后,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终于可以歇息一下了。中央红军进行了改编,以刘志丹的陕北骑兵为基础,组

红军到长征结束时共保存下多少兵力

核心提示:综上所述,红一方面军主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时约7000余人;红二十五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时兵力约3400余人;红四方面军除去牺牲的西路军2万余人,保存下来约1.2万人;红二方面军长征胜利时人

历史秘闻 红军到长征结束时共保存下多少兵力

核心提示:综上所述,红一方面军主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时约7000余人;红二十五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时兵力约3400余人;红四方面军除去牺牲的西路军2万余人,保存下来约1.2万人;红二方面军长征胜利时人

有关历史红军的长征故事

1.红军长征故事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

军事万花筒 陈云最早撰文报道红军长征

   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三四个月之后,即1936年初,最早向国内外较详细报道红军长征英勇事迹的就是陈云同志。   长征开始后,陈云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红军长征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红军长征简称“长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由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知识百科 最长的行军

最长的行军世界军事史上最长距离的行军要数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的8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