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红军长征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不是我不会,只是我没学。个人因学习而强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红军长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红军长征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红军长征

简称“长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由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一方面军被迫从福建西部和江西南部开始了长征,其他各根据地的红军也先后转移。红一方面军突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冲过乌江天险,进占遵义。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左”倾机会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随后,红军北上抗日,途中冲破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粉碎了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阴谋,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的吴起镇。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经过长征,也于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历时整2年,战胜了各种困难,跨越了11个省,终于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

相关参考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汉语拼音:ZhonɡɡuoGonɡ-NonɡHonɡjunChɑnɡ-zhenɡ;英语:LongMarchofChineseWorkers\'andPeasan

长征的历史价值

1.红军长征的历史价值一、长征胜利的政治意义  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

有关历史红军的长征故事

1.红军长征故事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

历史秘闻 长征的历史价值

1.红军长征的历史价值一、长征胜利的政治意义  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有四大出发地,你知道都是哪里吗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有四大出发地:(一)中央红军(又称红一方面军),1934年10月从江西于都出发;(二)红二十五军,1934年11

中国革命战争 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

   大转移之三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   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为向四川、甘肃边境地区发展,扩大苏区,并牵制川军,策应中央红军在川滇黔边区的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南方八省的游击战争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南方八省的游击战争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长征后,项英、陈毅、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率领红军和地方工作人员3万多人,奉命坚持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成立了中央分局(项英为书记)和

红军长征路上翻越了多少座雪山

长征是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从中央苏区和南方苏区进行转移,最终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实现三大主力会师。长征是中国

历史人物 随着红军长征的军史亲历者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国内不少报刊曾披露过英国人勃特在中国的传奇经历。早在1934年10月至1936年4月,勃特曾随中国工农一起长征。离开后,他根据自己在红军中的亲身经历,写出了一部传奇

中国革命战争 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

   大转移之二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   1934年8月,红6军团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之命,由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离开湘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