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万花筒 陈云最早撰文报道红军长征
Posted
篇首语: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军事万花筒 陈云最早撰文报道红军长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军事万花筒 陈云最早撰文报道红军长征
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三四个月之后,即1936年初,最早向国内外较详细报道红军长征英勇事迹的就是陈云同志。
长征开始后,陈云担任红五军团的中央代表,1935年1月,参加了遵义会议。1935年5月,陈云受党中央的委托,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前往前苏联,并出席即将在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国际“七大”。陈云到达莫斯科的时间是8月20日,共产国际七大刚好在那天闭幕。当时,前苏联及各国共产党对中国苏区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发展状况非常关注。为了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革命和红军长征的壮举,1935年秋,陈云写下了《随军西行见闻录》一文,1936年初发表于中共在巴黎主办的《全民月刊》上,同年,这篇文章在莫斯科出版单行本。为了使文章便于在国民党统治区流传,作者署名廉臣,并在文内以一名被红军俘虏的国民党军医身份陈述。在书中,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红历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同国民党“围剿”斗争中发展、壮大的概况,详细地记载了从中央根据地出征到四渡赤水前后,红军将士勇于克服困难、勇敢作战、不怕牺牲所创造的一个个奇迹;书中还赞扬了中共和红军的领袖如毛泽东、朱德等人的谦虚、朴实、睿智的品格。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中国革命和红军将士的崇敬、赞美之情。
1936年二三月间,陈云又以施平的笔名在《共产国际》杂志上发表了《英勇的西征》一文,比较具体地讲述了党中央在主力红军长征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如组织了寻淮州、粟裕领导的红七军团先行北上,任弼时、王震、肖克率领红六军团西征湖南中部,创建新的苏区,以策应中央红军的长征和红军干部的专门训练,红军兵员的扩充,军衣、弹药、粮食的储备等各项工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章高度赞扬了工农红军在严酷的自然条件面前表现出来的顽强的革命意志和斗争精神。文章说:“红军英勇的西征是在最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我们经过的是什么样的道路呢?当然不是柏油马路或者石板铺的大路,我们走过的多半是崎岖险阻的羊肠小道,我们爬过了中国最高的山脉:川康间的山脉……5月间,中国各地炎热如火,而川西高山积雪不融……。饱含感情的笔触表达了陈云同志对红军将士顽强战斗意志的深深的敬意。
陈云同志这两篇文章的及时发表,有力揭穿了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种种污蔑、造谣,使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共领导下的红军革命斗争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真实的了解。
相关参考
在红军长征的史料记载上,长期都认为当年的长征途上,红军只经过十一个省。但据最近几年来发现的大量史料证明,红军长征曾到过青海。因而,关于长征经过的省分数应该是12个。
参加长征的女红军究竟有多少?许多同志认为只有康克清、邓颖超、贺子珍等30名左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通常人们所说的参加长征的30名左右的女红军,只是参加红一方面军进行
长征第一支先遣队--北上抗日先遣队。1934年7月,党中央派寻淮洲、粟裕等率红七团从瑞金出发北上。10月在赣东北同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会师。组成红十军团,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北上
红七军团(即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于1934年7月6日,由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出发。 红六军团于1934年8月7日,由湘赣革命根据地遂州横石出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前夕,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任命陈云为红五军团的中央代表。平生第一次在军队任职的陈云,以其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有条不紊的办事风格,指挥若定的组织才能,善于做思想工作的过人魅力,
红军长征途经14个省,为何最近党中央、中央军委将“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址选在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呢?这是因为长征红军在四川滞留的日子最久,前后达20个月,足迹遍及73个
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机关是在1933年5月成立的。1930年8月29日,党中央曾指示,在当时红军第1、2、3军团之上成立总司令部,并决定朱德为总司令,以统一指挥。但当时
红军长征期间按照俄界会议决定,北上红军以游击战打通国际路线,争取得到前苏联的帮助,在接近前苏联的地区创造一个根据地。但具体路线如何走,一时众说纷纭。一天,叶剑英看到部队缴来的一
在南昌起义和接着爆发的秋收起义、黄麻起义中,因为中央没有规定新的革命军队的统一称号,所以各地起义军的名称很不一致,但都未使用红军的称号。最早使用红军称号的是广州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在建立军和军团的基础上,相继组成了3个方面军,即红1方面军、红2方面军(1936年7月2日在四川甘孜正式成立)、红4方面军(1931年11月7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