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成康之治?成康之治的历史意义
Posted
篇首语: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何评价成康之治?成康之治的历史意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何评价成康之治?成康之治的历史意义
成康之治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的统治。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成康之治有什么历史意义?如何评价成康之治?
中国西周时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的40余年间所形成的安定强盛的政治局面。为慑服商顽民而建的东都成周城落成后,辅政大臣周公还政于成王,周朝进入巩固的时期。成王及其子康王继承文王和武王的功业,务从节俭,克制多欲,以缓和阶级矛盾。又令周公制礼作乐,即王朝各种典章制度的创立和推行,大规模进行自周武王时开始的分封制。西周分封,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周天子统辖下的地方行政系统,从而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加强周王朝统治的作用。分封制还为维护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一等级序列的礼制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前提。成康时代的诸侯,均由中央直接控制。康王之世,周还曾命诸侯征讨淮夷、东夷,加强对异邦的控制。成康时期,是周最为强盛的阶段,史称天下安宁,刑具40余年不曾动用,故有成康之治的赞誉。
“成康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西周成康时期农业生产蓬勃发展、人民生活相对改善、四方少数族纷纷来贺等升平景象,指出这是由于西周初年以礼治国、崇尚道德教育、实施惠民政策和严格执行法制的结果。不过“成康之治”到康王后期已经出现种种衰乱迹象,如沉湎女色、征伐不断、刑罚不慎等;而非史家历来所说,是自后来昭王开始衰落的。研究成康时期这段历史,留给后人的经验和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相关参考
周成王姬诵简介周朝开创成康之治的一代明君 周成王姬诵(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姓姬,名诵,周武王之子,是中国西周第二代国王,谥号成王。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周成
(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姓姬,名诵,周武王之子,是中国西周第二代国王,谥号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编写礼乐,加强了西
历史秘闻 周成王姬诵简介,开创成康之治的周成王有着怎样的生平
周成王姬诵(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姓姬,名诵,周武王之子,是中国西周第二代国王,谥号成王。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
周成王姬诵(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姓姬,名诵,周武王之子,是中国西周第二代国王,谥号成王。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
成康之治是西周成王、康王统治时期40余年所形成的安定强盛的政治局面。成王为西周第二位国王。西周初期,为慑服殷顽民而建的东都成周城落成后,辅政大臣周公旦还政于成王,西周进入巩固时期。成王及其子康王继承文
成康之治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的统治。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眩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中国西周时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的40余年间所形成的安定强盛的政治局面。为慑服商顽民而建的东都成周城落成后,辅政
西周成康之治指的是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年间继承文王、武王的业绩,对内推行周公“以德慎罚”的主张,务从节俭,用以缓和阶级矛盾;对外不断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取得
人物生平辅佐武王毕公,姬姓,名高,是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周武王姬发的异母弟弟。周文王死后,因毕公的长兄伯邑考早逝,故由毕公的次兄周武王继任其位。周武王继位后,毕公担任辅佐周武王之职。周武王十一年(公元
夏商周 周康王在位几年?周康王叫什么名字?周康王是怎样做到“成康之治”的?
姬钊,生卒年不详,即康王。成王子。成王去世后继位,前995—前979年在位,共16年。成王临死时,把召公、毕公等大臣召到御前,立下遗嘱,这就是《尚书·顾命》。他说:“呜呼!疾大惭,惟几,病日臻。既弥留
夏商周 周康王叫什么名字?周康王是怎样做到“成康之治”的?周康王姬钊的简介?
姬钊,生卒年不详,即康王。成王子。成王去世后继位,前995—前979年在位,共16年。成王临死时,把召公、毕公等大臣召到御前,立下遗嘱,这就是《尚书·顾命》。他说:“呜呼!疾大惭,惟几,病日臻。既弥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