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验 成康之治
Posted 王朝
篇首语: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经验 成康之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经验 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是西周成王、康王统治时期40余年所形成的安定强盛的政治局面。成王为西周第二位国王。西周初期,为慑服殷顽民而建的东都成周城落成后,辅政大臣周公旦还政于成王,西周进入巩固时期。成王及其子康王继承文王和武王的功业,吸取商王朝灭亡的教训,务从节俭,克制私欲,以缓和阶级矛盾。成王亲自处理国政以后,对周公的教导一直不敢忘记。成王大封诸侯,加强宗法统治,命召公营建洛邑。成王还命令周公制礼作乐,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大规模进行武王时开始的分封制。西周分封制,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周天子统辖的地方行政系统,从而在一定时期起了加强周王室统治的作用,奠定了西周王朝的基础。在农业方面,周人实行了适应大规模奴隶耕作的“井田制”,农业有了较大发展。社会安定,人们和睦,歌颂太平盛世之声不绝于耳。成王在位20年后病死,死前任命召公和毕公辅佐太子钊(康王)。康王为西周第三位国王。康王即位后生活节俭,专心处理政事。并发动对鬼方(今陕西西北境)及东南各地的战争,进一步扩大周的活动范围。成康之际国力比以前强大,经济也有了发展,出现了国家安定,民不犯法,近40年没有使用过刑罚的“太平”景象,周人称这段时间的繁荣为“成康之治”。“成康之治”是西周奴隶社会发展的极盛时期。
相关参考
成康之治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的统治。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中国西周时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年间继承文王、武王的业绩,对内推行周公“以德慎罚”的主张,务从节俭,用以缓和阶级矛盾;
西周成康之治指的是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年间继承文王、武王的业绩,对内推行周公“以德慎罚”的主张,务从节俭,用以缓和阶级矛盾;对外不断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取得
成康之治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的统治。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眩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中国西周时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的40余年间所形成的安定强盛的政治局面。为慑服商顽民而建的东都成周城落成后,辅政
周成王姬诵简介周朝开创成康之治的一代明君 周成王姬诵(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姓姬,名诵,周武王之子,是中国西周第二代国王,谥号成王。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周成
人物生平辅佐武王毕公,姬姓,名高,是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周武王姬发的异母弟弟。周文王死后,因毕公的长兄伯邑考早逝,故由毕公的次兄周武王继任其位。周武王继位后,毕公担任辅佐周武王之职。周武王十一年(公元
(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姓姬,名诵,周武王之子,是中国西周第二代国王,谥号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编写礼乐,加强了西
历史秘闻 周成王姬诵简介,开创成康之治的周成王有着怎样的生平
周成王姬诵(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姓姬,名诵,周武王之子,是中国西周第二代国王,谥号成王。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
周成王姬诵(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姓姬,名诵,周武王之子,是中国西周第二代国王,谥号成王。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
夏商周 周康王在位几年?周康王叫什么名字?周康王是怎样做到“成康之治”的?
姬钊,生卒年不详,即康王。成王子。成王去世后继位,前995—前979年在位,共16年。成王临死时,把召公、毕公等大臣召到御前,立下遗嘱,这就是《尚书·顾命》。他说:“呜呼!疾大惭,惟几,病日臻。既弥留
夏商周 周康王叫什么名字?周康王是怎样做到“成康之治”的?周康王姬钊的简介?
姬钊,生卒年不详,即康王。成王子。成王去世后继位,前995—前979年在位,共16年。成王临死时,把召公、毕公等大臣召到御前,立下遗嘱,这就是《尚书·顾命》。他说:“呜呼!疾大惭,惟几,病日臻。既弥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