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条约 布列斯特和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怎么看待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背景?
Posted 列宁
篇首语: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条约 布列斯特和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怎么看待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背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条约 布列斯特和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怎么看待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背景?
俄国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1918年2月18日夜,彼得格勒斯莫尔尼宫的一间会议室灯火通明,这里正在进行一次重要会议,出席会议的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中央的13名委员。此刻,列宁正在发表讲演,语言尖锐、辛辣,情绪十分激动。其他与会者也脸色阴沉,神情凝重。布尔什维克的领袖们正面临一个极其重要、也是极为困难的选择:是否接受德国发出的最后通牒,在德国拟定的屈辱和约上签字。对于这个问题,他们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革命于1917年11月7日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俄国建立起苏维埃政权。列宁清楚地意识到,新政权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土地与和平问题,前者可以争取占俄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支持,后者可以缓解俄国所面临的同盟国巨大的军事压力。翌日,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著名的《土地法令》与《和平法令》。之后,苏俄政府照会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参战国,建议立即结束战争,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协约国认为,美国已于1917年4月参战,他们的实力现在超过同盟国,决心赢得战争,因此拒绝苏俄的和平建议。德国作为同盟国的领袖,一直苦于东西两线作战,在战争中渐处下风,它认为与俄国的和平可以集中兵力对付西线。这样,德国接受了俄国的建议。鉴于这种局面,列宁只好决定单独与德国进行停战谈判。
12月3日,以越飞为团长的苏俄代表团抵达德军占领下的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与德国谈判。双方很快签订了临时停战协定,但却在和约问题上陷入僵局。苏俄代表团根据列宁的指示,要求与德国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并要求德军迅速从占领的俄国西部领土撤出。然而,德国人声称,必须所有其他参战国都接受这一原则,德国才可能考虑接受。事实上,德国要求苏俄放弃波兰、芬兰、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和白俄罗斯的一部分,并且觊觎乌克兰地区,谈判只得中断。
1918年1月9日,双方重开谈判。为了推进谈判,列宁派出以外交人民委员托洛茨基为团长的新的代表团。然而,布尔什维克对与德国谈判并没有形成一致意见。列宁强调,形势极其危急,必须不惜任何代价与德缔结和约;理论家布哈林强烈反对接受屈辱的和约,主张对德进行“革命战争”;托洛茨基采取奇怪的中间立场,主张既不进行战争,也不签订和约,以拖延等待形势的变化。他在与德国人的谈判中采取了拖延战术,并得到列宁的支持。谈判又持续了一个月,仍无任何进展。
此时,德国正酝酿着在西线发动一次全力以赴的进攻,它意识到拖延谈判对德国极其不利。2月9日,心急如焚的德国代表怒气冲冲地将一份最后通牒交给托洛茨基,要求俄国立即对是否与德国缔结和约做出决择。心高气傲的托洛茨基在接到通牒后,并没有征求列宁的意见,十分轻率地在布列斯特发表一份“义正词严”的声明,擅自宣布:
次日,托洛茨基便离开布列斯特,返回彼得格勒。俄德的第二轮谈判再次中断。
2月13日,德国统帅部决定恢复东线的军事进攻,摧毁布尔什维克的武装力量;2月18日,德军开始进攻,逼近彼得格勒。
就在这一天早上,布尔什维克中央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是否缔结和约。由于托洛茨基、布哈林等人的反对,列宁的立即缔约的提案被否决。随后传来前线失利的消息。列宁清楚地知道,新政权刚刚建立,军队已经复员,持续近4年的一次大战已使俄国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人民极其疲惫,渴望和平,在这种形势下苏俄没有挫败德军进攻的任何可能。在列宁的强烈要求下,党中央决定再次开会,讨论是否接受屈辱的和约。
会议一开始,布哈林等左派共产主义者仍坚持原先的立场,他们喋喋不休地鼓吹“宁可进行战争,也不屈从德国的讹诈”,主张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列宁怒不可遏,大声斥责布哈林的主张无异于自杀,只会葬送俄国革命,再次呼吁立即缔约。也许是慑于列宁的威望,或许是列宁的主张无懈可击,在最后的表决中托洛茨基和另一位中央委员改投赞成票。列宁欣喜地看到,这一次投票他赢得了胜利,表决结果是7票赞成、5票反对、1票弃权。
次日,苏俄通知德国,称:“鉴于既成的局势,俄罗斯同意根据德国提出的条件缔结和约。”2月23日,德国做出回复,令人吃惊地再次提高了条件。德国要求:俄国退出整个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由德军占领;俄军撤出芬兰、乌克兰,并与乌克兰缔结和约;全面复员军队;向德国赔款60亿马克。
当天晚上,列宁与他的战友们再次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德国的新条件。尽管列宁对德国人的厚颜无耻与贪婪表示极大愤怒,但仍主张立即签约。在表决中列宁再次获胜:7票赞成、4票反对、4票弃权。这一次托洛茨基投了弃权票。随后全俄苏维埃批准了布尔什维克关于签订《对德和约》的提案。
2月28日,列宁任命了第三个俄国谈判代表团,著名外交家契切林为团长。临行前,列宁指示代表团,立即签订和约,不再对它做任何讨论。
3月3日,苏维埃俄国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根据这个《和约》,俄国丧失了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并需支付德国巨额赔款;6日,俄共(布)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列宁向代表们阐述了签订和约的重要意义。会议通过决议,强调“鉴于客观形势,必须批准苏维埃政权同德国签订的十分苛刻和极端屈辱的和约”;15日,全俄苏维埃正式批准《布列斯特和约》。
正如列宁预期的那样,《布列斯特和约》使苏维埃俄国避免了来自同盟国的军事压力,获得宝贵的和平喘息时机,巩固阵地,准备迎击协约国和国内反动势力的进攻。1918年11月11日,德国战败;两天后,俄国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
相关参考
世界条约 什么是《威斯特伐里亚和约》?威斯特伐里亚和约签订的意义是什么?《威斯特伐里亚和约》有怎样的影响?
1648年10月24日,三十年战争交战各方在威斯特伐里亚的明斯特城正式签订和约,结束战争,史称《威斯特伐里亚和约》。早在1640年9月,出席雷根斯堡帝国议会的德国交战各方,已第一次提出和谈建议。翌年1
1.维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说起: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它是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个国际关系条约。主要内容:(1)欧洲领土的局部分割: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肯定了先前
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签订1918年3月3日苏维埃俄国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同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签订的条约,3月15日经全俄苏维埃第四次(非常)代表大会批准。该条约共14条,
1913年8月10日《布加勒斯特和约》签署和约即结束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条约。1913年6月29日-8月10日,巴尔干联盟四国中的保加利亚对其他三国希腊、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发动战争,罗马尼亚和土耳其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施里芬计划”因为俄国迅速参战而告吹,德国陷入俾斯麦最担心的「”东西两线夹击”之中。经过3年的大规模战争,到1917年交战双方都已筋疲力尽。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等人提出「”
历史百科 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一立托夫斯克和约》签订
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一立托夫斯克和约》签订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列宁为保住十月革命的成果,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建议所有交战国立即停战,并就不割地、不赔款和普遍和平进行谈判,但被协约国列强拒绝。
美国和协约国与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1918年11月11日晨,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元帅与德国外交大臣埃尔茨伯格为团长的求和代表团,在巴黎东北45公里的贡比涅森林雷通车站福煦元帅乘坐的列车上,签署了停战
历史百科 是“出卖”还是高明的策略-——俄德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是“出卖”还是高明的策略?——俄德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十月革命胜利时,欧洲大战正酣。由于德国不断地进攻,威胁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形势相当严峻。为了巩固革命成果,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决定尽快与
世界条约 凡尔赛和约关于中国山东问题条款的影响、签订过程和主要内容
1919.6.28巴黎第一百五十六条德国将按照1898年3月6日与中国所定条约①,及关于山东省之其他文件所获得之一切权利,所有权名义及特权,其中以关于胶州领土、铁路、矿产及海底电缆为尤要,放弃与日本。
世界条约 巴黎和约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中国没有签约?巴黎和约签订的日期是什么时候?
3月25日,联盟军出现在巴黎城下。法国王室和不愿意向联盟军投降的大臣们弃城出走,唯有塔列朗借口留在巴黎,他是专门等着迎候俄、普、英、奥的十几万联盟军进城的。当外国征服者的旗帜插在巴黎城头时,背叛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