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验 梁太祖的情爱之谜

Posted

篇首语: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经验 梁太祖的情爱之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经验 梁太祖的情爱之谜

梁太祖朱温残虐成性,初从黄巢起义,降唐后赐名全忠,官至宣武节度使。篡唐称帝,埋葬了大唐李氏王朝,建都开封。但其妻张氏却聪敏贤惠,被称为“五代第一贤后”,而且有生之年与朱温琴瑟和谐,个性差异如此分明的夫妻是如何堪称佳偶的?很是令人费解。

朱温是宋州砀山县午沟里人,排行第三,小名叫朱阿三,其父朱诚是个私塾先生。相传朱温出生的那天夜里,所居的屋顶上,有红光上腾,几里之外都能看见,乡邻都相顾失色,同声呼叫:“朱家起火了! ”当下汲水挑桶到朱家去救火。谁知庐舍俨然,只有初生婴儿的啼哭声,众人都十分惊异,都说朱家的这个孩子很不寻常。

朱温兄弟三人,在幼年时失去了父亲,母亲携他们寄住在萧县人刘崇家里做佣工。朱温渐渐长大,好逸恶劳,以雄勇自负,乡人都很讨厌他。刘崇因为朱温懒惰,经常用鞭杖抽他。只有刘崇的母亲可怜朱温幼小,常为他栉发,并劝诫刘崇:“朱三不是常人,你要善待他。”刘崇问原因,刘母说:“我曾见他熟睡的时候,变成了一条赤蛇。”然而刘崇并不相信。

一天,朱温把刘崇家的饭锅偷着背走了。刘崇追住朱温,又准备狠狠地揍他。刘母又出来说好话,刘崇才罢手。刘母劝朱温说:“你都这么大了,不该再这样,你若不愿耕作的话,又能做什么呢?”朱温回答:“儿平生只会骑射。不如给我弓箭,到深山里猎些野味。”刘母点头说:“这也好,但不要惹祸! ”接着取了旧时弓箭,交给朱温。

从此朱温每天在深山里追逐野兽,他身手矫健,就是像鹿这样善于奔跑的野兽,他也能徒步追取,手到擒来。刘崇家的庖厨,野味多得放不下。刘崇也暗暗佩服朱温的本领。朱温的兄长朱存也向刘崇要了弓箭,与朱温同去追马逐鹿。朝出暮归,没有空手回来的时候,这样的日子令朱温也觉得很是逍遥自在。

一天,朱温驰马不觉到了宋州的郊外,晴空万里,一碧如洗。这时有数百士兵,拥着两乘车在朱温身边经过,车子过处,留下袅袅的香气,朱温情不自禁地策马随在后面。香车曲折走在山路上,不久绕过山麓,在绿树荫浓中,露出一角红墙。两乘车停住,由侍婢扶出两个人。一个是年纪半老的妇人,另一个是十七八岁的女子,生得姿容清秀,举止典雅。

原来母女二人是入寺进香的,朱温与其兄也跟了进去,走到近前,确实是绝世无双的姿色。母女二人进香完毕,又乘车绝尘而去。

朱温向僧人打听,才知道是宋州刺史张蕤的妻女。朱温惊讶地说:“张蕤原是砀山富室,与我同乡,他现在还在做宋州刺史吗?”僧人说:“听说他也快要卸任了。”

朱温与朱存出了寺庙。路上朱温一直沉默不语,忽而问朱存:“二哥! 你可知汉光武帝的故事么?”朱存问什么事,朱温说:“汉光武帝布衣时,曾自叹‘为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后来如愿娶得阴丽华。今天所见的张氏女,即使当年的阴丽华,也不过如此罢了! ”朱存笑骂:“你一个癞虾蟆想吃天鹅肉,真是自不量力! ”朱温奋然扼腕说:“英雄不在贫贱,怎知我不如刘秀! ”朱存笑得越发厉害:“你真是痴! 你我寄人篱下,能图个饱暖,已算幸事,还想什么光武帝、阴丽华!全是白日梦,难道平空就能掉下好事么?”

朱温说:“今唐室纷崩,中原逐鹿,王仙芝起事濮州,黄巢也起应曹州,你我不如去随他,何必再在此埋没一生! ”朱存也颇为心动。兄弟两个便辞别刘母,入了黄巢的军营。

当时唐僖宗乾符年间,关东饥荒,黄巢起于曹州,饥民附从者数万。朱温以力战屡捷,补为队长。朱存乘势掠夺貌美的女子充作妻房。朱温仍惦记张蕤的女儿,因此一直独身未娶。

朱温纵横沙场,有万人不敌之勇,遂深得黄巢的信任,倚为亲信。他为了得到张氏女,怂恿黄巢攻宋州。黄巢便给他数千兵,进围宋州城。不料宋州刺史张蕤早已离任,后任的守吏坚守城池,朱温久攻不下,也没有心思再打,遂撤兵了事。

唐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甲申,黄巢兵陷长安,称大齐皇帝,改元金统,遣朱温领兵屯于东渭桥。中和元年二月,复令朱温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不久攻下了南阳。六月,朱温回归长安,黄巢亲自在灞上迎接。

中和二年黄巢欲东出略地,令朱温为同州防御使,使他自己决定攻取。朱温由丹州南行,攻下左冯翊,又攻陷同州。多年战乱,民间村落已尽成瓦砾。老弱填于沟壑,壮丁多战死,女子多被掠取糟蹋。

朱温平时掠得的美女已不下千人,但除却巫山不是云,他只对张氏女念念不忘。缘分一事就是那么凑巧,张氏女因战乱流落到同州,为朱温部下所掠取,进献给朱温。朱温一看正是寤寐以求的佳人,虽然衣衫褴褛,却掩不住倾国倾城的姿色。

朱温不禁失声道:“你是张刺史的女儿么?”张女低声称是。朱温连声请起,张女含羞称谢。朱温复问她的父母亲族。

张女流泪说:“父亲已去世,母亲也失散,小女流离至此,还幸亏遇见将军,顾全乡谊,才得苟全。”朱温叹息说:“自从宋郊相见,倾心已久,一晃数年,原以为此生天涯相隔,不料今日又复遇卿。我已私下立誓,娶妇不得如卿,情愿终身不娶,今日只待卿一语可矣。”

张氏禁不住两颊羞红,俯首无言。朱温命婢仆将张氏安置别室,选择了一个吉日,正式成婚。到了婚期,张氏打扮得娇艳夺目,宛如天仙,朱温平生夙愿得偿,携张氏的柔荑拥入帐帷,洞房花烛曲尽绸缪,种种好处自不必说。

朱温酷爱女色,这大概与他在年轻时在农民军中成长的经历有关。当时农民军将领大多习惯大掠女子,任意淫辱。不过,张氏活着的时候,朱温不敢轻易与其他的女人有染,而在张氏临终前嘱托朱温要“戒杀远色”,可等张氏死了,他被压抑多年的性欲爆发,开始肆无忌惮,个人生活的淫滥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也由此为自己种下了死亡的祸根。

朱温到手下大臣河南尹张全义家中去避暑,竟然不顾君臣之礼,让张全义家“妇女悉皆进御”,前后十多日。张家的妻妾都被朱温召去侍寝,淫乱终日。张全义继妻储氏已经是半老徐娘,也被召去强与交欢。张全义的儿子愤恨至极,持刀要与朱温拼命,却被张全义死死拉住。为了高官厚禄,竟然能够忍受如此奇耻大辱,张全义的隐忍功夫可算是练到了最高境界。

更让人不齿的是,朱温的荒淫已经到了乱伦的地步。他将儿子都派到外边做地方的镇守官吏,行军打仗,却让儿媳妇们轮流入宫侍寝,丑闻不断。更让人吃惊的是,朱温的儿子们对父亲的乱伦行为不但不愤恨,反而不知廉耻地利用妻子在父亲床前争宠,千方百计地讨好朱温,博取欢心,以求将来能继承皇位。父和子这种淫秽不堪的奇闻,在历史上恐怕是独一无二了。

到朱温年老的时候,养子朱友文(本名康勤)的妻子王氏姿色出众,美艳无双,朱温非常喜欢她。由于王氏的枕边进言,朱温答应自己死后,由朱友文继承自己的皇位。这种以儿媳妇美貌来决定谁继承皇位的方式,可以说是朱温首创,旷古未闻。一向精明狡诈的朱温在老年也掉进了温柔陷阱,竟然因儿媳妇而舍弃亲生儿子,偏爱养子,这大概是朱温又一个情爱之谜。

朱温病重时,打算把朱友文从东都召来洛阳托付后事。朱温的亲生儿子朱友珪(朱温第三子)的老婆张氏也在朱温身边侍奉,见朱温打算传位给朱友文,马上告诉了自己的丈夫。朱友珪对父亲偏爱养子十分愤怒,决定先下手为强,悄悄联络了几个对朱温不满的人,打算连夜行动。他先化妆易服来到左龙虎军,见到统军韩勍,将朱温欲立朱友文的事告诉韩勍。

朱温治军严酷,当时军中逃兵很多,朱温便首创在士兵脸上刻字的方法。军士即便逃走,但因脸上的刻字,很容易被发现,一旦捕获,便被杀掉。朱温还立了一条军法,凡是交战时,如果一队的队长战死了,这一队的士兵回来后便全部处斩,称之为“队斩”,以此来防止士兵在打仗时后退逃跑。

到了晚年,朱温日益猜疑忌刻,功臣宿将动辄因小过被杀。大将刘珍、李谠、王重允等,都曾出生入死给他打天下,都以不守军纪而随意就杀了。而邓季筠、黄文靖等,更因为阅兵时骑的马瘦,就成为被杀的借口,令人匪夷所思。

韩勍见功臣宿将多以小过错被朱温诛杀,一直担心祸及自己,决定与朱友珪合谋。韩勍手握兵权,事先派亲信牙兵五百人与控鹤士卒若干,悄悄埋伏于禁中,半夜突然斩门而入,直入朱温寝殿。皇宫内侍宫女惊恐不已,都四散逃走。朱温被惊醒,意识到有变故,坐起来问道:“反者是谁?”却见亲生儿子朱友珪走了进来。朱友珪冷笑说:“不是别人,是我。”朱温怒骂道:“我早就怀疑你不是东西,可惜没有杀了你。你背叛你父亲,大逆不道,天地也容不了你! ”朱友珪也毫无示弱,与父亲对骂:“你这乱伦的老畜生,早应碎尸万段了! ”趁父子二人对骂的功夫,朱友珪的亲信冯廷谔持刀走近朱温,突然刺入朱温腹部。这一刀力大猛烈,以致刀刃从后背穿透出来。朱温当场身死,肠胃全流出来,血流满床。

朱温死的时候,肯定是不甘心的。他一生杀人无数,想不到最后却被自己的儿子所杀;他这一生贪淫好色,有过无数女人,最终却因女人结束了他的一生;他真心地爱他的妻子张氏,却没有遵从妻子临终前的“戒杀远色”四字遗言,以致最后身败名裂。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梁太祖朱温怕老婆之谜:朱温为什么会怕老婆

  为何?后梁的开国皇帝,是被前世史学家斥为「贪食、渔色、嗜杀、蔑伦」的暴君,后世史学家则定义为「叛徒、逆党、奸雄、篡权」。然而,他在宰相任上,仍然有的一面。>  原来,也有一段纯真的恋情,有过一位贤

历史经验 “烛影斧声”之谜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976年便撒手归西了,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

历史经验 孝宗中兴未果之谜

宋孝宗赵眘是宋太祖的七世孙,赵德芳的后人。高宗在扬州逃跑时因为受到惊吓而失去了生育能力,唯一的儿子又在苗刘之变后死去。而英宗系的后人,在靖康之变后基本被金一网打尽,全都押往北方。最主要的是,出使金国的

历史经验 朱元璋墓葬之谜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陵寝,位于钟山独龙阜玩珠峰。孝陵之名取意于谥法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独龙阜北依钟山主峰,阜高约百米,直径约400米,像一座巨大的天然坟茔。周围远近群山环

历史经验 朱元璋身世之谜

最贫苦的农民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帝、最无依无靠的游方僧人和“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绝对皇权掌有者、最爱民恤苦的统治者和最残暴嗜杀的君主——这种种自相矛盾、反差极大的角色都集于明太祖朱元璋一身。作

历史经验 太宗登基和“金匮之盟”之谜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皇位由其弟赵光义继承,正史认为光义乃合法继位,是奉太后“金匮遗诏”之命行事。但后来有人对“金匮之盟”一事提出质疑,使得这一事件变得扑朔迷离。“金匮之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历史传说

历史经验 “狸猫换太子”——仁宗生母之谜

刘德妃是宋时太原人,后流落蜀地,其父名叫刘通,曾任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随宋太祖征伐太原时死于途中。起初她母亲怀孕时梦见月亮入怀,不久生下了刘德妃。她在十三四岁时,便出落得小巧玲珑,纤娜秀媚,再加性

历史经验 康熙死因之谜

民间就一直有人说康熙皇帝不是寿终正寝的,他是被雍正皇帝害死的。真的是这样的吗?翻开尘封的历史,回头去看看康熙大帝死因之谜。从康熙晚年言行来看,他的建嗣计划中培养的对象是皇十四子胤禵,而不是皇四子胤禛。

历史经验 德宗猝死之谜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傍晚,38岁的德宗皇帝,在中南海瀛台涵元殿,满含悲愤地离开了人间。临终无一名亲属及大臣在身旁,及至被人发现,早已死去多时,可谓生前死后,备受冷落,孤苦

历史经验 高宗政治“阳痿”之谜

南宋高宗赵构在两个方面都有“极佳表现”,一方面,他不敢对强敌金人说“不”字,甘愿成为金国的儿皇帝;另一方面,对内自己掌握的一亩三分地上,嫉贤妒能,杀害保家卫国的抗敌英雄。而这一切都注定了南宋小朝廷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