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历代论者对谢灵运创作成就的评价

Posted 太守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历代论者对谢灵运创作成就的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历代论者对谢灵运创作成就的评价

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会稽。小名客儿,故又称谢客。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入宋,曾任永嘉太守、侍中、临川内史等职。有《谢康乐集》。《宋书》卷六七、《南史》卷一九有传。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性奢豪,车服鲜丽,衣裳器物,多改旧制,世共宗之,咸称谢康乐也。……灵运为性褊激,多愆礼度,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愤。……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每有一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灵运诗书皆兼独绝,每文竟,手自写之,文帝称为“二宝”。

《宋书·谢灵运传》

元嘉中,有谢灵运,才高词盛,富艳难踪,固已含跨刘、郭,凌轹潘、左。谢客为元嘉之雄,颜延年为辅,斯皆五言之冠冕,文词之命世也。其源出于陈思,杂阳景阳之体。故尚巧似,而逸荡过之,颇以繁芜为累。嵘谓若人兴多才高,寓目辄书,内无乏思,外无遗物,其繁富宜哉!然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会,譬犹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

南朝梁·钟嵘《诗品·总论》

康乐公早岁能文,性颖神澈。及通内典,心地更精,故所作诗,发皆造极。得非空王之道助邪?夫文章,天下之公器,安敢私焉?曩者尝与诸公论康乐为文,直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彩,而风流自然。彼清景之中,天地秋色,诗之量也。庆云从风,舒卷万状,诗之变也。不然,何得其格高,其气正,其体贞,其貌古,其词深,其才婉,其德宏,其调逸,其声谐哉!至如《述祖德》一章,拟邺中八首。《经庐陵王墓》、《临池上楼》,识度高明,盖诗中之日月也,安可攀援哉?惠休所评“谢诗如芙蓉出水”,斯言颇近矣!故能上蹑《风》、《骚》,下超魏、晋。建安制作,其椎轮乎?

唐·皎然《诗式·文章宗旨》

三谢诗,灵运为胜。当就《文选》中写出熟读,自见其优劣也。

宋·强行父《唐子西文录》

以时而论,则有元嘉体。(宋年号。鲍、颜、谢诸公之诗。)以人而论,则有谢体(灵运)。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

谢灵运天质奇丽,运思精凿,虽格体创变,是潘、陆之余法也。其雅缛乃过之。“清晖能娱人,游子澹忘归”宁在“池塘春草”下耶?“挂席拾海月”,事俚而语雅;“天鸡弄和风”,景近而趣遥。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

灵运以丽情密藻,发其胸中奇秀,有骨、有韵、有色,时有字句滞累,即从彼法中带来,如吴、越清华子弟作乡音,听者不必尽解,口颊间自尔可观,效之则丑矣。凡丽密诗,薄不得,浊不得,康乐气清而厚,所以能丽能密。

明·钟惺《古诗归》卷一一

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康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颜延年代大匠斫而伤其手也。寸草茎而能争三春色秀,乃知天然之趣远矣。

明·陆时雍《诗镜·总论》

谢诗有极易入目者而引之益无尽,有极不易寻取者而径遂正自显然。顾非其人,弗与察尔。言情则于往来动止、缥缈有无之中,得灵蚃而执之有象;取景则于击目径心、丝分缕合之际,貌固有而言之不欺。而且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神理流于两间,天地供其一目,大无外而细无垠;落笔之先,匠意之始,有不可知者存焉,岂徒“兴会标举”如沈约之所云者哉!

清·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五

康乐情深于山水,故山游之作弥佳,他或不逮。抑亦登览所及,吞纳众奇,故诗愈工乎?龙门足迹遍天下,乃能作《史记》。子瞻海外之文益奇。善游者以游为学可也。

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一七

陶诗合下自然,不可及处,在真在厚。谢诗追琢而返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千古并称,厥有由夫。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一○

谢灵运诗,鲍照比之“初发芙蓉”;汤惠休比之“芙蓉出水”;敖陶孙比之“东海扬忛,风日流丽”;至梁太子《与湘东王书》,既谓“学谢,则不届其精华,但得其冗长”,且谓“时有不拘,是其糟粕矣”,而必先言“谢客吐言天拔,出于自然”。钟嵘《诗品》既见其以繁芜为累矣,而乃云“譬犹清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后人刻画山水,无不奉谢为昆仑虚,不敢异议,甚矣!文中子曰:“谢灵运小人哉!其文傲,君子则谨。”此泛言文耳。《南史》齐武陵王煜诗学谢灵运体,以呈高帝。帝报曰:“见汝二十字,诸儿作中,最为优者,但康乐放荡作体,不辨首尾;安仁、士衡深可宗尚,颜延之抑其次也。”其称述士衡、延之,盖不免局于时尚,而谓康乐“不辨首尾”一语,卓识冠绝千古。余尝取其全集读之,不但首尾不辨也,其中不成句法者,殆亦不胜指摘。……以上皆其句不成句者也,其诗好用《易》词,而用辄拙劣,……无不拙劣强凑。而王敬美乃云:“曹子建后作者多能入史语,不能入经语,谢康乐出而《易》辞《庄》语,无不为用。”王渔洋引此语于《池北偶谈》,且谓用经固以康乐为主。不知指其用经何句也。其诗又好重句叠字。……凡皆噂沓,了无生气。至其押韵之字,杂凑牵强,尤有不可为训者。“池塘”“园柳”之篇,“白云”“绿筱”之作,“乱流”“孤屿”之句,“云合”“露泫“之词,披沙捡金,寥寥可数。何仲默谓古诗之法亡于谢,洵特识也。独不当先谓诗溺于陶耳。(《明史·文苑·何景明传》,其持论谓诗溺于陶,谢力震之,古诗之法亡于谢;文靡于隋,韩力震之,古文之法亡于韩。按,谓文亡于韩,亦谬。)

清·汪师韩《诗学纂闻》

【评】这些历代论者对谢灵运创作成就的评说,对时人和后世认识和品评谢灵运其人及其诗文都发生过较大影响,至今仍不断为论者取资。

相关参考

人物志 庾信是怎样一个人?对庾信的人品和创作成就品评

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曾任梁御史中丞、右卫将军,后历西魏、北周,官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有《庾子山集》。《周书》卷四一《北史》卷八三有传。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

人物志 费尔巴哈生平简介,费尔巴哈历史评价,费尔巴哈怎么死的?

路德维希·安德累斯·费尔巴哈(LudwigFeuer-bach,1804—1872),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费尔巴哈

怎样评价苏轼

“论点的新”主要体现在论者对苏轼有新的评价标准。过去对苏轼的评价总是以其对待王安石变法的态度为依据,50年代以前扬苏抑王,解放以来又扬王抑苏。论者认为:“把王安石变法当作评价北宋历史人物的唯一的政治标

人物志 对鲍诗特色、成就、影响较有代表性的评价

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水县北)人。历任南朝宋临川王国侍郎、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临海王参军等职,因临海王兵败为乱军所杀。工诗文、尤擅乐府七言歌行,风格俊逸。有《鲍参军集》。《宋书》卷五一及《南史》卷一三

历史人物 仙才曹植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成就

曹植,字子建(公元192-公元232),沛国谯人士(现安徽省亳州市)。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其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人物生平>才气逼人>

南朝三谢之一谢灵运的人物生平及成就

人物生平谢灵运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嵊州市),祖籍陈郡阳夏。原名谢公义,字灵运。父谢瑍,仕至秘书郎;母为王羲之与郗璿的独女王孟姜的女儿刘氏。谢灵运小时在钱塘道士杜炅的道馆中寄养,十五岁回建康,故小名客儿

南朝三谢之一谢灵运的人物生平及成就

人物生平谢灵运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嵊州市),祖籍陈郡阳夏。原名谢公义,字灵运。父谢瑍,仕至秘书郎;母为王羲之与郗璿的独女王孟姜的女儿刘氏。谢灵运小时在钱塘道士杜炅的道馆中寄养,十五岁回建康,故小名客儿

人物志 对荀子思想的评价

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时人尊而号为“卿”,又称荀子。赵国人。在齐之稷下学宫三任祭酒,游历燕、秦。晚年应楚春申君召,受任兰陵(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南)令,著书终老于此。著有《荀子》。《史记》卷七四有传。荀卿

中国历史 颜延之与谢灵运

颜延之与谢灵运颜延之与谢灵运都以能诗善赋受到人们的称誉,但他们在创作速度上却迥然不同。宋文帝曾下诏,让他们各自根据《乐府·北上篇》,创作一篇拟作。颜延之才思敏捷,一挥而就。谢灵运静思冥想,很长时间才将

人物志 韩世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韩世忠历史评价,韩世忠人物生平事迹简介

字良臣,延安人。身体魁梧,目光如电。家贫无产业,嗜酒尚气。有日者(以占卦为业者)言其当作三公(天子以下最高官职,其所含内容,历代不同,北宋时,指太师、太傅、太保),世忠怒其侮己,殴之。年十八,应募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