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庾信是怎样一个人?对庾信的人品和创作成就品评
Posted 文字
篇首语:少年乘勇气,百战过乌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庾信是怎样一个人?对庾信的人品和创作成就品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庾信是怎样一个人?对庾信的人品和创作成就品评
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曾任梁御史中丞、右卫将军,后历西魏、北周,官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有《庾子山集》。《周书》卷四一《北史》卷八三有传。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容止颓然有过人者。……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文并绮艳,故世称“徐庾体”焉。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都下莫不传诵。明帝、武帝,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至于赵、滕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群公碑志,多相托焉。唯王褒颇与信埒。自余文人,莫有逮者。信虽位望通显,常作乡关之思
《北史·庾信传》
【评】这些文字记述了庾信的人品和声望,作为本传,多为后世论者参照,起了重要参考作用。王褒、庾信奇才秀出,牢笼于一代……然则子山之文,发源于宋末,盛行于梁季,其体以淫放为本,其词以轻险为宗,故能夸目侈于红紫,荡心逾于郑卫。
《周书·庾信传》
【评】这段文字解说了庾信的文学成就及其特色,对后世研究庾信起了重要的借鉴作用。信……妙善文词,尤工诗赋;穷缘情之绮靡,尽体物之浏亮。
北朝周·宇文逌《庾子山集序》
以人而论,则有徐、庾体。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
山谷云:“宁律不谐,而不使句弱;用字不工,而不使语俗,此庾开府之所长也。
宋·何溪汶《竹庄诗话》卷四
史评庾诗“绮艳”,杜工部又称其“清新”、“老成”。此六字者,诗家难兼,子山备之。玉台琼楼,未易几及。……令狐撰史,诋为“淫放”、“轻险”、“词赋罪人”。夫唐人文章,去徐、庾最近,穷形写态,模范是出,而敢于毁侮,殆将讳所自来,先纵寻斧欤?
明·张溥《庾子山集·题辞》
【评】这段文字是对庾信诗作成就之风格特点的品评,全面、中肯,历被后世论者推举、参照。子山之诗,绮而有质,艳而有骨,清而不薄,新而不尖,所以为老成也。若元人之诗,非不绮艳,非不清新,而乏老成。宋人诗则强作老成,而绮艳清新,概未之见。若子山者,可谓兼之矣。不然,则子美何以服之如此!
明·杨慎《升庵诗话》
【评】这段文字从史的角度评说了庾信诗作风格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对后世论者很有影响。陈、隋间人,但欲得名句耳。子山于琢句中,复饶清气,故能拔出于流俗中,所谓轩鹤立鸡群者耶!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一四
《北史·文苑传》曰:“徐陵、瘐信,分路扬鏣,其意浅而繁,其文匿而采,辞尚轻险,情多哀思。”文中子曰:“徐陵,庾信,古之夸人也,其文诞。”按徐、庾并称,盖子山江南少作宫体之文也。及至江北而庾进矣。是以“轻险”之目,“楚既失之”;“夸诞”之评,“齐亦未得”。
清·倪璠《庾子山集注释》
北朝羁迹,实有难堪,襄、汉沦亡,殊深悲恸。子山惊才盖代,身堕殊方,恨恨如亡,忽忽自失。生平歌咏,要皆激楚之音,悲凉之调。情纷纠而繁会,意杂集以无端,兼且学擅多闻,思心委折;使事则古今奔赴,述感则方比抽新。又缘为隐为彰,时不一格,屡出屡变,汇彼多方;河汉汪洋,云霞蒸荡,大气所举,浮动毫端。故间秀句以拙词,厕清声于洪响,浩浩瀚瀚,成其大家。不独齐、梁以来,无足限其何格,即亦晋、宋以上,不能定为专家者也。至其琢句之佳,又有异者,齐、梁之士,多以练句为工,然率以修辞,矜其藻绘;纵能作致,不过轻清。夫辞非致则不睹空灵,致不深则鲜能殊创。《玉台》以后,作者相仍,所使之事易知,所运之巧相似,亮至阴子坚而极矣,稳至张正见而工矣。惟子山耸异搜奇,不独踅尔标新,抑且无言不警;故纷纷籍籍,名句沓来,抵鹊亦用夜光,摘蝇无非金豆。更且运以杰气,敷为鸿文。如大海回澜之中,明珠大难,珊瑚玛瑙,与朽株败苇,若雾酸风,汹涌奔腾,杂至并出,陆离光怪,不可名状。吾所以目为大家,远非矜容饰貌者所能拟似也。审其造情之本,究其琢句之长,岂特北朝一人,即亦六季鲜俪。
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二三
【评】这段文字是作者相较于汉魏六朝全部诗作而对庾信诗的成就所作的总评价,虽有溢美之辞,然基本允当,因而这一高度评价历被公认。令狐棻撰《周书》,称子山文“浮放”、“轻险”、“辞赋罪人”,第指其少年宫体,齐名孝穆者耳。使其终处清朝,致身通显,不过黼黻雍容,赓和绮艳,遇合虽极恩荣,文章安能命世。而乃荆、吴倾覆,关塞流离,国家俱亡,身世如梦。冰檗之阅既深,艳冶之情顿尽。及乎周、陈继好,南人归南,复以惜才,独留不遣。视殷、徐之还故乡,如少卿之望属国,皤然断梗,终老关西。于是湘累之吟,包胥之哭,钟仪“土风”,文姬“悲愤”,苍然万感。并入孤哀,回首前修,殆若隔世。固当六季寡俦,奚惟少穆却步;斯则境地之曲成,未为塞翁之不幸者也。或谓子山终餐周粟,未效秦庭,虽符“麦秀”之思,究惭“采薇”之操。然六季云扰,士多乌栖,康乐、休文,遣讥心迹;求共廉颇将楚,思用赵人,乐毅奔郸,不忘燕国者,又几人哉?“首邱”之思,亦可尚已。又考滕王逌作《庾子山集序》,称昔在扬都,有集十四卷,值乱不存,及到江陵,又有三卷,重遭兵火,一字无遗;今之所撰,止入魏以来,暨皇代所著述云云。则是早岁靡靡之元音,已烬于冥冥之劫火,世厄其运,天就其名。少陵诗云:“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词赋动江关”,良有以也。
清·陈沆《诗比兴笺》卷二
【评】这段文字从社会背景、诗人经历等方面对庾信诗风及其成就之成因进行了分析评价,很有说服力。庾子山《燕歌行》开唐初七古,《乌夜啼》开唐七律。其他体为唐五绝、五律、五排所本者,尤不可胜举。
清·刘熙载《艺概·诗概》
其立身本不足重。其骈偶之文,则集六朝之大成。而导四杰之先路。自古迄今,屹然为四六宗匠。初在南朝,与徐陵齐名。故李延寿《北史·文苑传序》称“徐陵庾信,其意浅而繁,其文匿而采,词尚轻险,情多哀思。”王通《中说》亦曰:“徐陵庾信,古之夸人也。”其文诞。令狐德 作《周书》,至诋其誇目侈于红紫,荡心逾于郑卫,斥为词赋之罪人。然此自指台城应教之日,二人以宫体相高耳。至信北迁以后,阅历既久,学问弥深,所作皆华实相扶,情文兼至,抽黄对白之中,灏气舒卷,变化自如,则非陵之所能及矣。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八
【评】这段文字对庾信的人品和创作成就品评中肯、公允,多为论者所推重和称举。
相关参考
庾信庾信出身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一个名门之家,家族素有“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之称,族内人才辈出。他的一生都在从事文学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羁留北朝后,风格悲凉沧劲,也更加成熟。庾信拟咏怀>
庾信诗歌的艺术特点庾信诗歌的艺术特点分为两个时期,早期跟晚期作品有所不同。早期庾信诗歌的艺术特点大都以快乐为题材,而晚期诗歌特点有点悲痛,这也是跟他的个人经历有所关联的。庾信画像庾信是南北朝时期伟大的
庾信诗歌的艺术特点庾信诗歌的艺术特点分为两个时期,早期跟晚期作品有所不同。早期庾信诗歌的艺术特点大都以快乐为题材,而晚期诗歌特点有点悲痛,这也是跟他的个人经历有所关联的。庾信画像庾信是南北朝时期伟大的
庾信可以说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毛主席一生博览群书,而他对庾信的《枯树赋》却情有独钟,百读不厌。《枯树赋》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庾信,文章讲的是晋朝有一个人来到一棵大树下,看到这棵大树过去也有过生长繁盛的时期,而现在已经逐渐衰老了
庾信辞赋特点庾信是南北朝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骈文家和辞赋家。庾信辞赋特点是融贯南北文学的精华。他的作品是南北融合,和南北文化交流的重点之作。早期作品与晚期作品有所不同,这也与他生平经历有关的。庾信写
可以说是文学的集大成者。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庾信可以说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庾信庾信出身名门,自幼聪颖绝伦,成长为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人称之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文学风格被称作“徐庾体”,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位继往开来的人物。世人对他的文学成就也
南北朝人物中文名:庾信别名:庾子山、庾兰成、世称庾开府国籍:中国(南朝梁→西魏→北周→隋朝)民族:汉族出生地:南阳新野(今属河南)出生日期:公元513年逝世日期:公元581年职业:文学家、诗人、官员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