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灭燕之战

Posted 公孙

篇首语:心宽一寸,路宽一丈,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风平浪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魏灭燕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魏灭燕之战

2、历史军事 揭秘三国后期魏灭蜀之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魏灭燕之战

  魏灭燕之战,为景初二年(238年),三国时期曹魏讨伐公孙渊的一场战役。

  东汉末年以来群雄割据,公孙氏一直占领着辽东地区。随着曹操统一北方的进程加快,一度依附于魏国,但始终离心离德,暗中与东南的吴国政权勾结。景初元年(237年)七月,公孙渊自立为王,是为燕国,并在魏国边境进行骚扰。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派时任太尉的司马懿讨伐公孙渊,双方在襄平展开激战,八月城破,公孙渊被俘。自此辽东地区直接归于魏国统治。

  战役过程

  出兵

  公元238年(景初二年)正月,魏明帝召回司马懿,命他率兵讨伐。魏明帝问他估计公孙渊有什么对策,司马懿说:“事先弃城逃走,是上计。凭借辽水抗拒我大军,这是次计。坐守襄平,那他就要当俘虏了。”魏明帝又问:“公孙渊会采用哪种?” 司马懿回答:“只有聪明人能正确估量彼此实力。预先弃城,不是公孙渊所能做到的。他定会认为我们这次孤军远征不能持久,先在辽水抗拒,再退守襄平,这是中计和下计”。魏明帝问:“往还需要多少时间?”司马懿说:“去百日,回百日,攻战百日,用六十天休息,一年时间足够了。”

  当时朝廷大修宫室,加上军用物资,百姓饥弊。司马懿出征前劝魏明帝说:“昔日周公营造洛邑,萧何建造未央宫,今日宫室不完备,这是我的责任。然而黄河以北,百姓穷困,内外徭役繁多,势必不能百废俱兴,应暂时停止内务,以救目前之急。”临行时亲友相送,司马懿感慨作歌:“天地开辟,日月重光。遭遇际会,毕力遐方。将扫群秽,还过故乡。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告成归老,待罪舞阳。”

  交战

  司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骑四万,从京师出发,经孤竹,越碣石,同时幽州刺史毌丘俭从征,鲜卑、高句丽等也出兵,还有从海路攻带方、乐浪二郡。

  公元238年(景初二年)六月,进至辽水。公孙渊果然急令大将军卑衍、杨祚等人率步骑数万,依辽水围堑20余里,坚壁高垒,阻击魏军。

  司马懿采用声东击西之计,先在南线多张旗帜,佯攻围堑,吸引敌军主力,而以主力隐蔽渡过辽水,逼进敌军的襄平本营,部将不解问其原因。司马懿说:“敌人坚营高垒,就是想让我们兵疲粮尽,若攻城,正中其计。古人曰,敌虽高垒,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现在他们大军在此,老巢却空。我直指襄平,敌军必惧,惧而求战,破之必矣”。接着整顿阵列前进,敌军果然出来截击。司马懿对诸将说:“我之所以不攻其营,正是要等现在的局面。”于是指挥魏军痛击,三战皆捷,遂乘胜进围襄平。

历史军事 揭秘三国后期魏灭蜀之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魏灭蜀之战,是一场强者消灭弱者的战争,这是弱肉强食的战争世界里的必然发展,也是必然结果。魏灭蜀之战原因,就是因为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力量变化而导致崩溃。蜀国地位动摇,吴国实力削弱,而魏国则实力大大增强。 

魏蜀地图

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谁都想称霸一方,特别是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之后。公园263年,强者,魏国实际领袖司马昭便率先派出钟会、邓艾、诸葛绪等人率兵攻打了弱者,蜀国。魏灭蜀之战,也是各个国家不同内部不同发展引起的。蜀汉,在诸葛亮死后,将领姜维不断发动战争,宦官被重用,内外分歧严重,故而导致日益衰落。吴国,在孙权死后,阶级矛盾更加严重,内部斗争不断,也因此日益衰落起来。

而魏国,在明帝驾崩后,经过一系列的变故,最终大权落在司马氏父子手中。他们大力发展,招揽人才继续曹操的办法。这使得魏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军事力量也很强大。此外,在对外的战局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公元262年,司马昭分析当下局势,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准备,发动战争。

战争结果可想而知,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弱肉强食,是生存法则,为国者,治理好国家才是根本。魏灭蜀之战,不只是蜀国的堕落,也不只是吴国的萎缩,也不只是魏国的强大,而是魏国掌权者,认真分析局势,时机已到,以前的作为派上用场,最终魏国赢了,留得千古芳名,成为后人相互传颂的一段佳话。

 魏灭蜀之战主将是谁

在魏国攻灭蜀国的战争中,也就是三国结束的最后一场倾国大战中的主将是邓艾、字士载;钟会、字士季。

姜维像

在卧龙诸葛亮死去之后,蜀国姜维任命为主将。但是刘备之子刘禅纨绔,轻信黄皓。所以姜维并不得志,在踏水养兵屯田,使内政分裂!魏国此时财政雄厚是所托与司马氏,兵力也在大将邓艾的掌管下强盛起来。263年夏末,魏国主将钟会、邓艾还有中路先锋诸葛绪,率领十八万魏国兵马南下攻蜀。兵分三路于:邓艾的三万魏军进兵西路,由沓中攻打姜维;诸葛绪则领兵三万,在阴平桥头切断姜维后路;十万主力兵从东路进军,再分三路从三路羊肠小道斜谷、骆谷、子午谷直取汉中。然不识兵法的刘禅却要指挥蜀军,使魏军主将钟会得以长驱直入,直取阳平关。阳平关可是乐城与汉城的门阀,魏军当然势如破竹!魏军主将邓艾正与姜维对战。姜维知道阳平关失守,担心剑阁不能坚守。便令蜀军且战且退,希望支援剑阁。只可惜诸葛绪已经赶来,姜维已无退路。

姜维毕竟是卧龙的弟子,假称要进攻诸葛绪,并派人绕后。诸葛绪忙退军三十里,让姜维一路南撤,退守剑阁!剑阁易守难攻,钟会久攻不下。姜维正想等魏军补给不足时要包夹钟会,让他步入曹爽后尘。魏军被前后夹击,切粮草不足,军心动摇局势不利!然邓艾献奇策:“从天险小道绕之攻绵阳东,剑阁蜀军必排援兵,可趁剑阁空虚取之,速进断姜维后路!”此计被采纳,并且让邓艾执行!邓艾带兵攀岩崎岖山道,正因如此蜀国便没有派人看守!魏军天降奇兵,马邈大惊失色,降与邓艾!此消息传入姜维军中,姜维仍然坚守剑阁,并没有中计。然蜀国诸葛瞻较之邓艾略输一筹,魏军直攻成都。但是成都兵力欠缺。刘禅听信谯周意见,投降了魏国,并且令姜维也降之。姜维前后夹击,终败与魏!至此,蜀汉灭亡!

魏灭蜀之战与晋灭吴之战

三国后期最激烈的强者消灭弱者的吞并战当属魏灭蜀之战与晋灭吴之战。在公元263年,魏国派钟会、邓艾为将率军进攻蜀国。蜀国派姜维、廖化率军在剑阁阻击魏军。蜀利用艰难的地形把曹魏大军阻挡在剑门关外。正当两军相持不下之时,魏将邓艾采用迂回之法,带领部分精锐军队绕过阴平,越过百余里小路,开山通路,避开敌人耳目至蜀汉腹地江油,从背后打蜀军个措手不及,面对兵临城下的刘禅不得不向魏军投降,至此蜀汉灭亡。  

司马昭像

司马昭的灭蜀之战,更加强了司马氏的势力。公元265年8月,司马昭病逝,司马炎继承父位任相国、晋王之职掌控魏国大权。十二月份司马炎就迫不及待的让魏元帝曹奂下岗,自己上位作了魏国皇帝,废国号“魏”定为“晋”,司马炎也就是后人所称的晋武帝。此时天下的局势则变成晋与吴南北相抗。

公元279年11月,晋国正式向吴国宣战,司马炎派二十万兵马进军吴国。司马炎将这二十余万的兵马分成六个小分队。第二年二月份,初步取得了战绩,不仅攻克了丹阳城,而且攻破了吴军在江路上的设置的重重障碍,使得晋军船只畅通无阻的前行,很快就降住了吴西线的统帅、都督孙歆。在吴东线方面,吴国委任丞相张悌抗敌,可惜张悌大军也被晋军击败。击溃张悌之后,晋军借机直入建业,吴主昏庸,吴军惊恐怯懦不战而降,最终吴国灭亡,这就是著名的晋灭吴之战,天下也由此归一。

魏灭蜀之战评价

三国后期的一场战争,魏灭蜀之战,是一场奇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魏灭蜀之战评价是怎么样的。战争的成败在于将领的有勇有谋,在于战争的战术,作战的地域和作战的将士。这场战争是强者和弱者之间的战争,魏国在各方面都优于蜀国的前提下,胜利指日可待。  

三国战争图

蜀国拥有易守难攻之地,阴平到涪城,高山险峻,人烟渺渺,道路险阻可谓上一块宝地,但蜀国没有在此地设防备,从而给魏国有机可乘,魏国将领邓艾率领军队从阴平起,跨越三百公里无人之地,一路开山建路,克服种种困难,通过阴平。蜀军没有想到会有人通过这么艰难之地,从而惊慌失色,直接投降于魏,魏国以此从背后袭击了蜀国,给蜀国重重一击。

一场战争中,作战计划是至关重要的。在这场历史战争中魏军先是南下,兵分三路绕的蜀军背后,袭击蜀国的涪城,让拥有易守难攻的蜀军毫无用武之地。在次计划的攻占之下,蜀汉只能是投降灭亡。将领的智谋领导着整只队伍的核心,在核心的领导下,队伍才会有方向,才不会乱军心,从而在战争中有方向的攻击敌方,有计划的对敌方的不足之处进行袭击,胜战必不可失。

蜀国受到重击之后,派诸葛瞻抵御魏军,但几次攻击之下,魏军占领绵竹之地,进军成都。而当时的成都没有多少兵力,蜀人听闻魏军已进入都城之中,都不知所措。最后刘禅还是投降,并命令其他臣子皆投降于魏,至此这场战争结束。

战争中,背景环境,人员谋划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影响着成败的结果。强魏弱蜀之间的对抗,又有将领的谋划,魏灭蜀就是强者消灭弱者的战争。

相关参考

北魏攻北燕之战

   北魏延和元年(北燕太兴二年,432年),在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北魏军连克北燕诸军镇的作战。  是年五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南郊整训兵马,准备进攻北燕。六月,魏太

曹魏灭蜀有三位统帅,钟会邓艾先后被杀,另外一人命运如何

魏灭蜀之战是三国后期的吞并战,也是强者消灭弱者的一场战争。根据《三国志》、《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公元263年8月,掌握曹魏大权的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

巨鹿之战真的只是破釜沉舟这么简单吗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

曹魏灭蜀汉 东吴为何见死不救

  公元263年,曹魏派遣钟会、邓艾等人率二十多万大军进攻蜀汉,蜀汉不能抵挡,后主在成都投降,年底,蜀汉灭亡。>  时代魏蜀吴,魏国最强,吴蜀同盟对抗曹魏。>  令我们不解的是:曹魏灭蜀汉时东吴在做什

秦始皇对当时的影响?

统一中国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策略,发动秦灭六国之战。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灭韩、十九年灭赵、二十二年灭魏、二十四年灭楚、二十五年灭燕、二十六年灭齐。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

曹魏灭蜀汉 三国鼎立被破

...吴,魏国最强,吴蜀同盟对抗曹魏。令我们不解的是:曹魏灭蜀汉时东吴在做什么?东吴为什么不救蜀汉呢?难道吴人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吗?其实,蜀汉灭亡前,东吴是尽力去救蜀汉了的。[email protected]:冬十月,蜀以...

崇祯皇帝殉国后,明朝遗民为何再次讨论“都燕之辩”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胡一舟。>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在有明一代的历史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其对明代政治以致社会文化之风气都有极大的影响,这一点自不

这个小国被曹魏灭后又死灰复燃,甚至拖垮了隋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薛仁贵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提到隋炀帝,通常我们对他的认识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残暴”,他曾征调400万大军,上千万民夫,三次征讨东北一个小国——高句(gōu)丽(lí)。最后

燕国著名军事家乐毅如何报强齐伐燕之仇?

乐毅是现今河北灵寿西北人,祖先是魏国的开国君主手下的猛将乐洋。因为乐毅年少时就机智敏捷过人,常常与众人讨论研究兵法,所以在他成年后就有人将他举荐给了赵国,后来赵国爆发了沙丘宫变,赵武灵王赵雍被活活饿死

历史军事家排名

一、中国古代军事家排名(前十名)1、项羽楚国下相人,名将项燕之孙,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