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战谋略 抓住机遇,冒险投资赚大钱
Posted 石油
篇首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商战谋略 抓住机遇,冒险投资赚大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商战谋略 抓住机遇,冒险投资赚大钱
犹太商人有这样一种商业信念:“只要值得,就要去冒险。”这种信念给犹太商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这种信念值得人们细细地斟酌。
犹太人阿曼德·哈默的成功值得人们借鉴。员愿怨愿 年 缘 月 圆员 日,阿曼德·哈默出生于美国。在他上大学时,经营药业的父亲去世了,哈默开始独立经营父亲留下的药厂,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哈默具有良好的商业才能,他是一位非常年轻的百万富翁。从此以后,哈默开始了辉煌的经商生涯。1921年,哈默来到了苏联,成为贸易代理人,并聚集了巨额的财富。1956 年,年过半百的哈默雄心勃勃地收购了西方石油公司,在哈默的手中,即将倒闭的西方石油公司起死回生并再度崛起,哈默本人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石油公司的创业者。1974年,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年收入达到 60 亿美元。哈默的成功与政治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的一生中都与东西方政治领导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哈默也成为了具有传奇色彩的知名商人。
哈默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好多人议论纷纷,不断地猜测。有的人推断:哈默发大财靠的不仅是勤奋、精明、机智、谨慎,还有“秘密武器”。但是哈默的“秘密武器”究竟是什么,却没有人知晓。在一次晚会上,有人禁不住向哈默请教“发财的秘诀”,哈默皱皱眉说道:“实际上没有什么秘密。经商需要冒险精神,要关注政治局势,例如:在俄国爆发革命时,我只带了几件棉衣就去了俄国,我在政府各个贸易部门转一圈,又买又卖,这些部门大概不少于二三百吧……”听到这里,请教者们大多有点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其实,这正是哈默生意经验的精辟概括。在 20 世纪 20 年代,具有冒险精神的哈默,在苏联进行了 13 次贸易。在此期间,他历经困难和挫折,在生意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聚集了令人羡慕的财富。
哈默本来是美国的一名医生,他完全可以拿着听诊器坐在清洁的医院里,轻松安逸地度过一生。然而,他厌倦了这种平凡的生活,决定去冒险,去干一番大事业。当时,他做出了一般人根本无法想象的、难以理解的决定:到被西方描绘成地狱般的苏联去冒险。许多人都认为哈默是发了疯。1921 年的苏联,由于内战、灾荒和外国军事的干涉、封锁等原因造成经济崩溃,人民的生活十分困难,亟须大批的救援物资,尤其是粮食。更为可怕的是霍乱、伤寒等传染病和大面积的饥荒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为了渡过难关,苏联的苏维埃政权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鼓励吸引外资,重建苏联经济。但很多西方人士出于对苏联的偏见和仇视,把苏维埃政权看作是可怕的怪物,竭力地渲染苏联的困境,将苏联看作是人间地狱。他们把哈默到苏联经商、投资办企业称作为“到月球去探险”。
哈默清楚自己所面临的困难,但他坚信风险大,利润必然也大。在巨额利润的驱动下,哈默避开了秘密警察的纠缠,他乘火车进入苏联。
果然,苏联的情况糟糕透了,沿途的景象惨不忍睹:到处是一片萧条的景象,城市里的工厂停工,农村里的大量的农田荒芜,所到之处都是遭受饥饿折磨的人们。在更严重的地区,到处都是无人收殓的尸体,专吃腐尸烂肉的飞禽在路人的头顶上盘旋着。
哈默痛苦地闭上眼睛,不忍心再看眼前的悲惨景象。但同时,商人精明的头脑使他意识到:目前,苏联灾荒严重,最急需的就是粮食。而此时的美国粮食大丰收,价格一降再降。不少农民宁肯把粮食烧掉,也不愿意以亏本的价钱把粮食送到市场去出售。苏联的矿产丰富,有美国人视为奢侈品的毛皮、白金、绿宝石。哈默心想,如果用苏联的毛皮、白金、绿宝石等换取美国的粮食,既可以满足美国人的需要,又可以解决苏联人的粮食危机,岂不是两全其美?也许是上苍的垂青,哈默从一次苏维埃政府的紧急会议上获悉,苏联需要大约 100 万蒲式耳的小麦才能使乌拉尔山区的饥民度过灾荒。哈默闻言大喜,决定抓住这个不可多得的机会,他立刻向苏联官员积极地建议,以苏联的矿产来换取美国的粮食以解当务之急。哈默和苏联当局很快便达成了协议。初战告捷,哈默为自己赢得巨额财富的同时,也获得了苏联当局的信任,这为以后的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果不其然,不久以后,列宁给了他更大的特权,哈默成为了第一个在苏联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他主要负责苏联对美贸易的代理业务。
哈默很快成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艾利斯·查尔斯机械设备公司、美国橡胶公司等 30 多家公司在苏联的总代表。处于“垄断”地位的哈默每日里顾客盈门,他的收益也日进斗金。他存在莫斯科银行里的卢布数额惊人。在苏联的冒险行为使得哈默尝到了巨大的甜头。从此“只要值得,不惜血本也要冒险”的格言成为他的经商信条,冒险经营成为哈默做生意的最大特色。
1956 年,哈默已经 58 岁,他积累的财富已经足够享用一生了,哈默决定移居洛杉矶,以游泳、日光浴、捐赠珍藏等活动来度过余生。
可是,财神又一次把他拖回到冒险的事业中去。不久,洛杉矶的朋友告诉哈默:20 世纪 20 年代初期创立的西方石油公司,由于管理不善,面临着倒闭的危险。由于哈默久负盛名,这家公司希望得到哈默的帮助。此时,对于石油行业还是外行的哈默,在石油巨额利润的诱惑下,他决定冒最后一次险:投资最赚钱的但是风险性也很大的石油行业。
开始,哈默以 5 万美元作为探路石,租赁了石油公司的两口油井。
如果获得利润,自己和公司各占一半;如果这两口井是干井,这笔钱可以根据规定从应该缴纳的税款当中扣除。出乎哈默意料的是,两口井都出了油。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一下子上涨了。这次成功的尝试,使得哈默对石油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957 年,为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把借给该公司的贷款转化为股票,他当上了该公司的总经理,同时也是西方石油公司最大的股东。
哈默的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石油钻探事业本身带有极大的冒险性。1961 年,西方石油公司几乎用完了 1000 万美元的勘探基金,但是仍然没有找到可供开采的油井。哈默没有放弃,他招聘了一个名叫鲍勃的青年地质学家。鲍勃向哈默提出建议:旧金山以东有一片被德士古石油公司放弃了的地区,这个地区可能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田,西方石油公司应该把它租用下来。
哈默决定进行这次冒险活动,他汇集了一大笔钱。地质学家鲍勃将油井定位在距离废井大约 600 英尺的一块空地上,当钻到 8600 英尺深时,奇迹出现了,他们居然钻出了加利福尼亚州的第二大天然气田,总价值达到 2 亿美元以上。几个月以后,他们又在附近钻出了一个资源丰富的天然气田。哈默在石油行业的冒险活动再次取得了成功。
1966 年,西方石油公司将目光转向了盛产石油的利比亚。此时的利比亚政府,正准备进行第二轮出让租借地的谈判,9 个国家的多家公司参加了这次投标竞争。哈默意识到,要同这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争夺,成功的希望并不大,这些财大气粗的石油巨头,完全可以轻易地把他打倒在地。哈默决定投其所好,再进行一次冒险。
投标的日子来到了,哈默乘坐一架由轰炸机改造过的飞机赶来。他的投标方式很独特:他别出心裁地用红、黄、绿三色彩绸做成投标书,投标书和当时利比亚的国旗是同一个颜色。为了增加成功的希望,他还在投标书中特别注明,如果西方石油公司中标,公司将在国王先祖所在地———绿洲,建造一座漂亮的大花园。哈默的冒险行为再一次成功了,他顺利地取得了利比亚油田的开发权。哈默的成功使得那些颇有声望的竞争对手们对他刮目相看了。
哈默的事业也是在曲折中前进着,利比亚的油井很快便成为了哈默烦恼的根源,钻井费用价值过高,每口井的勘探费用是 300 万美元,另外还有 200 万美元用于地震探测和额外开支。并且钻探的前三口油井都是干井。董事会的不少股东们开始大发牢骚,他们把这项计划叫做“哈默的蠢事”。公司的第二大股东里德也丧失了信心,主张撤股。哈默却不肯轻易服输,他采纳了公司地质专家的意见,采用电子计算机探测新技术,在原来的区域继续勘探,直至打出了 9 口油量丰富且便于开采的油井,有的油井年产量竟高达 73 万桶,创利比亚油井产量之最。
利润源源不断地流进了西方石油公司的账户,冒险精神使得这位冒险家迎来了事业上的又一个黄金时期。
继利比亚石油开采之后,西方石油公司的海外石油事业,再次取得了新的发展———开发英国的北海油田。英国北海油田的造价不菲,每口油田的勘探费用为 250 万美元。经过哈默和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他们钻出了石油,同样取得了成功。
目前,西方石油公司已经与英国的格蒂石油国际有限公司和苏格兰石油有限公司等,组成了开发北海石油的财团。
犹太商人认为,在商业经营上要敢于冒险投资。冒险不是盲目的,需要将勇敢与常识结合起来,也就是说,需要了解实际情况,把握住对方的弱点,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精明的冒险”。在这里,冒险要与粗鲁的蛮干划清界限,冒险也不是“异想天开”碰运气。关于“精明的冒险”和粗鲁的蛮干或碰运气的区别,犹太商人科克讲述了两个小故事。
在最近的一次研讨会议上,史密斯先生无意中说起他的购房计划,而且他心中已经有了目标。史密斯说:“这套房子我十分满意,卖主要15 万美元,我准备以 13 万美元买下,你们看我怎样才能少付两万块钱呢?介绍点省钱的诀窍吧。”科克问道:“你一定要买那套房子吗?如果你不买这套梦寐以求的房子又有何妨呢?”史密斯答道:“那不行,那套房子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如果不买,我想我的妻子就会自杀,我的孩子也会离家出走。我现在必须使房子的要价降低。”科克摇了摇头,表示无能为力,因为史密斯先生的心情太迫切了。结果,史密斯为梦寐以求的房子整整花了 15 万美元,对于他那种迫不及待的态度,他没付 16 万美元已经够幸运的了。在谈生意时,史密斯的心情太急切了,因此他不敢冒险,甚至不敢说出任何冒险的话,例如:“也许还有我喜欢的其他房子吧”,“我不太喜欢这样的房子”,“如果价格太高,我就不买”,而这类话会使得卖主降低要价。
最后,科克这样告诫人们道:当你感到务必要得到某样东西时,你就永远得付出高价,因为你已经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对方容易驾驭的位置。”总之,在生意谈判中缺乏冒险的精神往往会导致失败。
在一次研讨会上,帕特站在一伙人面前,手里握着一枚普通的硬币。他对那伙人说:“我们来玩一个传统的掷币赌博游戏,我把硬币掷下,请一位先生猜测正面和反面,如果猜对了,我给你 100 万美元;如果猜错了,请这位先生给我 10 万美元。这是一场合法而公平的打赌,有没有人愿意来试一试?请举手!”当然没有人会举手参加。
帕特把硬币收了起来,接着评论道:“先生们,为什么当我提出打赌时,没有人敢参与呢?如果你猜中一次,可是 100 万美元呀!足够你输 10 次的了。当时你们的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大部分的人不会考虑到赢,不会考虑到用 100 万元买什么东西的。许多人考虑的是输,他们认为如果输了将要怎么办?怎么样去搞 员园 万美元?现在自己的手头很紧,还等着发薪呢!”听到这里,许多人不禁会心地笑了。
帕特继续说道:“大部分在场的人会相信不赌钱是正确的选择。就个人而言,拥有的财产数额与承担风险的胆量是成正比的。如果有一个亿万富翁在场,他就会毫不犹豫地跟我打赌。因为 100 万美元的得失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即使输了,亿万富翁也只是耸耸肩,潇洒地叹口气说:‘怎么搞的!希望下次有个好运气。’”如果我把赌注降低到100 美元甚至 10 美元,那么,在场的人就都会参加打赌了,因为即使损失了,对他们来说也是“九牛一毛”。
最后,他为大家总结出如下几条冒险原则:
(1)冒险的目的是赚钱,如果得不偿失就不要去冒险。
(2)冒险的限度是你能够承受这项风险,不要把冒险当成单纯的赌博。
(3)冒险时要理智,要深思熟虑,不要骄傲逞能、盲目急躁或异想天开。
(4)当冒险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时,应该找到合伙人来共同承担风险。这样,可以减少个人损失。
在商业活动中,适当的冒险是必要的。人们应该及时地改变对冒险经营的看法。在传统的观念中,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投机”这个词都带有某种贬义色彩。在现代的商业理论中,经济学家们将“投机”称之为“风险管理”。随着这个名称的改变,犹太商人变成了“风险管理者”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投机家”了。
将冒险经营用到生意场上,确实可以做到如鱼得水。犹太商人在中国依靠“风险管理”而发家致富者也大有人在。中国上海的犹太富商哈同便是一个典型人物。他的两次“风险管理”确实很有水平,大胆的冒险投资使得他从“一文不名”变成为“亿万富翁”。
哈同是依靠经营房地产和鸦片而发家致富的。房地产和鸦片在旧中国是利润丰厚的两样大宗商品。鸦片又称为烟土,利润正常的情况下高达 39% ;而房地产的利润更高,据当时统计,房地产和鸦片的价格从1865 年到 1933 年平均上涨了 2579 倍。当时在中国上海经营这两宗生意的犹太商人不计其数,但像哈同这样由一文不名的穷小子成为百万富翁者确实仅此一个。有人说,这归功于哈同的聪明才智,善于从事“风险管理”的事业。
哈同本来在沙逊洋行供职,积累了一些钱财后开始放高利贷。后来随着职位的提高,他的薪水也增加了,再加上高利贷利滚利,他手头的资金日见充裕,哈同便野心勃勃地开始向房地产领域进军了。
1883 年,中法战争全面爆发,法国军队从海、陆两个方向进攻中国。一时间社会动荡不安,商业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上海租界、特别是法国租界内的外国侨民,为了自身的利益纷纷外逃。沙逊洋行的老板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外逃还是滞留,成为了困扰他的主要问题。哈同此时已担任该洋行的地产部主管,精明过人的他不失时机地向老板献策。
哈同认为,从清王朝一贯的外交政策看来,紧张的战争局势不会持续太长时间。现在侨民纷纷外逃,地价暴跌。但随着战争的结束,上海很快就会重新繁荣起来。现在是低价购进地皮的最佳时机,所以,哈同极力地劝说老板大批购买地皮,多造房屋。老板被哈同精彩的分析折服了,他接受了哈同的建议,不惜巨资以低廉的价格购买了大批房产。果然如哈同所料,不久中法战争结束,法国殖民势力再一次渗入中国领土。不仅迁出租界的人士又重返租界,而且浙江、福建等地又有许多人移居到上海的法租界。在这种情形下,上海房地产价格连连猛涨,沙逊洋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获利就高达 缘园园 多万银元。哈同自己也变成了百万富翁。
后来,哈同开始投机鸦片生意,哈同的冒险成功又一次使其获得了巨额的财富。1908 年 1 月 1 日,为了杜绝鸦片的危害,清政府外务部与英国政府签订一项禁烟的协定,规定“印度鸦片输入中国的份额以最近五年平均额 510 箱为准。自光绪三十四年起(1908 年),每年递减十分之一,以十年绝灭”。与此同时,清政府在国内开始严禁鸦片。上海道台贴出布告,要求各租界领事务必在 6 个月内照会城内烟馆,并协同查禁关闭租界内的烟馆。在清政府的大力倡导下,一时间禁烟浪潮高涨,在此形势之下,上海的一些鸦片商唯恐利益受损,纷纷大量抛出鸦片,鸦片的价格大幅度跌落。此时的哈同却不以为然,依靠他灵敏的政治嗅觉,他估计在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下,清政府不可能真的大有作为。禁烟运动会虎头蛇尾。因此哈同无视禁令,不仅将自己的 100 多箱(约 1万多斤)鸦片压住不放,还将客户存放在银行中的 1 万多两银子全部用来收购低价鸦片。
果然没过多久,在列强的干扰下,清政府的禁烟令几乎成了一纸空文,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有始无终,不了了之。原先纷纷关闭的烟馆,再次“死灰复燃”,而这时市场上的鸦片货源严重不足,急不可耐的烟民,纷纷涌进法国租界来一过烟瘾。租界内的鸦片需要量急剧增加,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价格也一路狂涨,最走俏的印度烟土价格几乎与黄金等价。哈同抓住时机,大量抛出囤积居奇的鸦片。仅此一次,哈同在烟土上就取得了几百万两银子的暴利,哈同再次得逞了。
相关参考
第41节《孙子兵法》与商业——绳索大王两头赚“以迂为直”的谋略运用到经营管理中,就是以一时的退让或利益受损获得客户的信任,维护企业的信誉。其实,此时的损失,是为了更好地获得。日本的“绳索大王”岛村在经
第89节《孙子兵法》与商业——古尔德设计赚威廉在激烈的商战中,谁领先一步,谁就稳操胜券;谁落后一步,谁就会被排斥在市场大门之外。为了获得商业情报,公司与公司之间,商业谍战几乎趋于白热化。值得注意的问题
核心要点◆很多财富都是建立在借贷基础上的。◆明确“借用他人”资金的道德标准。◆把“诚信”应用到各项事业中去。现代社会,许多财富的创造都是建立在借贷基础上的,也就是借用他人的资金、他人的力量为自己生财。
“胜败乃兵家常事”,世上没有“常胜”将军,犹太商人对这一点也持有相同的观点。变幻莫测的投资市场中,更是如此。因为投资市场的变化太快,令人防不胜防。因此,人们常说:“人算不如天算。”人的精力十分有限,再
第50节《孙子兵法》与商业——韩国“出口大王”金宇中在商业活动中,利害并存与转化也是如此。利与害同存于一事物中,而且有时利与害的关系非常难以分辨。只有明白机遇与挑战同在、风险与利润并存且善于分析利害得
第11节《孙子兵法》与商业——商场“快枪手”哈默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兵贵神速”也很有指导意义。这是强调速战,抓住战机,提高效率,用高效率击败对手来赢得顾客。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哈
各位网友们,大家好,欢迎点进小编的文章,我是一个专一的小编,如若喜欢小编的文章,记得点赞关注哦!这是小编每日工作的动力呢!生肖狗生肖属狗的人,他们本身性格就是活泼开朗,阳光风趣,很会说话,桃花运也是很
第59节《孙子兵法》与商业——周玉凤的生财之道茫茫商海,孕育着无限商机,而商机来自信息。每一个搏击商海的人都应以敏锐的眼光,深邃的洞察力,捕捉瞬息而逝的市场信息,从而抓住机会,开创事业。台湾“天作实业
按理来讲,条件具备的话,你们身边每一家公司都得有个军师在身边,这就如同刘备身边得有个诸葛亮,刘备去东吴时,诸葛亮为他准备了三个锦囊带在身边,每到生死关头打开一个,就能逢凶化吉。刘备也是对诸葛亮极其相信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在一域而在全局,不谋短期而谋长远,既促发展更重机制,既明方向更辟路径。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体现着党中央的审时度势和深谋远虑,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打造新的增长极,而是要从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