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形势大好的“南明”不能成为第二个南宋?
Posted 南宋
篇首语:人如果没有知识,无异于行尸走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什么形势大好的“南明”不能成为第二个南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什么形势大好的“南明”不能成为第二个南宋?
明末较北宋末年,形势甚至好于后者。
首先是明廷实行的是双京制,留守在南直隶的一套行政班子虽无实权且参政较少,但存在这样一套系统仍然有助于新政府行政机构的组建。
其次是明之亡缘于李自成攻下北京,此时的满清正在关外洞若观火,勾结吴三桂得以迅速入关,与李自成历经多次大战争夺北方。这两个主要政权正在争夺北方统治权而无暇留意南方,这个战略空档期正是弘光政权稳定人心、整合力量、再创新朝的大好时机,这点比当时被金军逼入大海中的赵构的形势要轻缓许多。
此外,中国南方大部分版图仍掌握在明朝官员的手里,而且,虽然北中国饥荒频仍,战乱不息,但江南地区却一直安逸平稳,农业、商业、手工业发展迅速,经济雄厚。
更重要的是,江南地区还保有数量巨大的明朝军队。单就明朝尚存的江北四镇兵力来说,尽管各种资料给出的数字大小不一,但从时任工科都给事中的李清提供的记录来看:“四镇兵各三万,需饷二百四十万”,则兵力不下十二万。此外,还有南京京营兵六万,八镇兵马十二万,其余各地也拥兵有十多万。另左良玉沿江东下时,曾豪称雄兵百万,保守估计,其兵员没有七八十万也有四五十万。
所以,在弘光朝成立之初,很多人认为,南京政府就算不能收复北方、光复昔日大明荣光,但要做个类似南宋的偏安政府那是没问题的。
但意想不到的是南明政权的存在时间不过才短短18年(或说39年)。其中,人们看好的最具优势的弘光朝,支撑时间竟然只有一年!隆武朝支撑时间稍长一点,一年零两个月。永历朝奔窜于两广、云贵,甚至遁入缅甸,则苟延残喘了十五年。
南明政权缺乏各部门的统一领导核心。
南宋政权和南明政权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领导。当辽军攻破东京城,所有的皇室成员都被抓走了,除了康王赵构。赵构成了仅存的一位,群臣、百姓拥戴他,天经地义。
但在南明的形势就太复杂了。从朱元璋开始,各个皇室子孙被分封在各地,可朱元璋做梦也没想到200年后,这些不肖子孙会大打出手。在崇祯皇帝殉国后,皇太子朱慈烺也没能逃出北京城。这下子就有意思了,分封在南方各地的各个王跃跃欲试。“我们都是皇帝的后代,自然都有资格当皇帝。”所以,在两年内,在南方已经出现在四个南明皇帝。
四个皇帝互相看着都不服气,他们都想着其他皇帝先被清军消灭,然后自己出来收拾残局。其实南明政权初期的时候,形势一片大好,有翻盘的大好机会。但是,由于各派势力的内斗,弘光、隆武、绍武政权先后覆灭。等到朱由榔建立永历政权,清军已在中原立足,南明王朝失去了宝贵的时间。
然而永历帝称帝了,南明政权还在战斗,真是“生命不息,内斗不止”啊。鲁王朱以海有郑成功的撑腰,双方还是谁也不服气。
军队的可靠性
弘光虽是由江北四镇贪功拥戴得登帝位,但这四镇都趋于独立的军阀,弘光根本指挥不动。也就是说,弘光没有可以依仗的心腹武装队伍。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而赵构原本也没有属于自己的军队,可是汴梁围急,他因为人在城外,得哥哥宋钦宗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负责集结和收编河北、河东各地军队以入援东京,就靠这一道任命书,他集结了一支数量可观的军队,宗泽、岳飞等人就在其中。
党争及政权内部斗争扩大
弘光朝廷的内部纷争在政权建立之初就埋下了祸根,这种纷争朝堂之上体现在自万历年间就出现的党争,由党争接而引发的内部军事力量的碰撞则彻底将弘光政权推向了覆亡。
朝堂之上马士英、阮大铖等对东林、复社旧臣首先开火,“致先帝殉社稷者,东林诸臣也。不尽杀东林诸臣,不足以谢先帝!今陈名夏、徐汧等俱北走矣!”,迫使政局陷入更大的混乱之中。
军镇之间的矛盾则更加突出和致命,拥有弘光朝廷最大的一支军事力量的左良玉,因未立定策之功、拥兵数十万而支言不能参预国是,最终从武昌兴兵“清君侧”。史可法无奈只能尽撤四镇精锐拦江围堵左良玉,导致淮河、长江一线毫无军防,最终被清军一击而破。
更为痛心的是作为弘光政权最为核心的军事力量——江北四镇的四位主要将领中刘良佐、刘泽清降清,高杰同室操戈被自己人杀死,唯独黄闯子黄得功一人是为抗清而死。
强敌在外,内部初兴,不思团结进取反而为私利而排除异己、拔刀相向,坐拥江南沃野千里,雄师百万而一朝破灭,君无君威,臣无臣德,军无军容,弘光之亡实不可惜。唯独怜惜此间万千百姓身死家灭,余者剃发易服而偷苟一生,可叹数千里河山上下破碎,三千年文化一脉断绝。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南渡”。所谓的南渡,是指原先控制全国的中央朝廷,经受外敌入侵丧失了首都,于是放弃北方领土,迁移往江南一带,依靠长江流域来重新立国的行为。这三次是:晋人南渡,宋人南渡,和明人南渡。南明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南渡”。所谓的南渡,是指原先控制全国的中央朝廷,经受外敌入侵丧失了首都,于是放弃北方领土,迁移往江南一带,依靠长江流域来重新立国的行为。这三次是:晋人南渡,宋人南渡,和明人南渡。南明
在古代封建朝代,很多王朝原本是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但是在北方少数民族的打击下,逃到长江以南,抵抗北方侵略,如东晋、南宋等,不仅没被灭亡,反而活的还挺好,存在了100多年。但是明朝末年,北方被蹂躏,被清军
南明为何不逃亡东面,为什么南宋和南明快撑不住的时候不逃往东南
为什么南宋,南明灭亡后不逃亡到海外立国南宋因为民族气节的原因,不愿意逃走,宁愿死。南明的永历皇帝已经逃到缅甸了啊,只是卖国贼吴三桂还是不肯放过他,把他抓回去杀了。为何南明不能跟南宋一样,偏安一隅?公元
宋神宗讨伐西夏时形势一片大好,为什么会败给西夏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宋神宗即位后,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所以任命王安石展开变法,并且计划消灭西夏,一统西北地区。此后宋神宗发动熙河开边
郭松龄在1925年11月22日夜发表了三个通电,这三个通电是郭松龄举兵反奉的政治宣言,代表了他的政治主张。第一个通电是原黎元洪秘书长饶汉祥的手笔。电文是四六骈体,佶屈聱牙。主题是反对内战,主张罢兵,废
郭松龄在1925年11月22日夜发表了三个通电,这三个通电是郭松龄举兵反奉的政治宣言,代表了他的政治主张。第一个通电是原黎元洪秘书长饶汉祥的手笔。电文是四六骈体,佶屈聱牙。主题是反对内战,主张罢兵,废
李泌是中唐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尤其对肃宗、代宗、德宗三朝的政治都有较大影响。而且他一生爱好神仙佛道,围绕他有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简直是一位「”神仙宰相”。纵观他的一身即善
卡塔尔世预赛亚洲区40强赛暨亚预赛分组结果出炉,国足与叙利亚、菲律宾、马尔代夫以及关岛4队相遇马尔代夫和叙利亚上届40强赛和12强赛阶段,国足均有过遭遇,而2000年的亚预赛则与关岛有过相遇,打出19
南明王朝北京失陷了,皇帝也死了,但是南方还有许多明军,还有一个陪都南京,如果处理得当,也未必不能以长江为界重建明朝,南宋不就是个榜样吗?然而这时的统治者比北宋末糟多了。阉党马士英、阮大钺勾结四镇总兵,